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加強中醫理論傳承創新的若干意見
國中醫藥科技發〔2016〕6號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6-03-28  內容來源: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衛生局,局各直屬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

為加強中醫(民族醫)理論傳承創新,更好地指導中醫藥臨床和産業實踐,提升中醫藥服務和創新能力,推動中醫藥學術進步和事業發展,根據《國務院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精神,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中醫理論傳承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中醫藥學是中國醫學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醫理論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生産生活實踐和與疾病做鬥爭中逐步形成並不斷豐富發展的,對人與自然、人體生命活動、健康與疾病規律性認識的醫學知識體系,是中醫養生保健、防病治病和産業研發的指導思想和實踐指南,是中醫藥學的基礎與核心。加強中醫理論傳承創新,對於促進中醫理論實踐應用,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提高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保障中醫藥學術和事業健康發展,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促進健康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二)近年來,中醫理論傳承創新取得了一定成績,為深化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礎。然而,隨著經濟社會進步、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與健康需求的增加,中醫理論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一是中醫理論傳承不足,缺乏對中醫理論原創優勢的研究,核心理論現代詮釋與現代科學基礎薄弱,理論對臨床的指導作用弱化。二是中醫理論創新不足,臨床應用不系統,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要。三是經費投入和成果凝練不足,研究平臺條件薄弱,專業化人才隊伍作用有待發揮,缺乏穩定的傳承創新團隊,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亟待優化。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理論傳承創新放在中醫藥發展的先導與戰略地位,遵循中醫藥自身發展特點和規律,加強前瞻性部署與頂層設計,穩步推進實施,以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為出發點,傳承創新中醫理論內涵,豐富和發展中醫理論體系,提升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有效指導臨床和産業實踐,推動中醫藥學術和事業可持續發展,在傳承中創新發展,在創新發展中服務人民。

(二)基本原則。

——堅持傳承與創新相結合。堅持中醫藥原創優勢,強化繼承發掘中醫理論精髓,有效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方法,創新、豐富和發展中醫理論。

——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遵循“實踐、總結、再實踐、再總結”的基本規律,基於臨床實踐傳承創新中醫理論,通過傳承創新提升中醫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

——堅持主體發展與協同創新相結合。增強學術自信,堅持中醫理論的主體性,鼓勵多學科交叉,兼收並蓄、協同創新,不斷豐富中醫理論寶庫。

——堅持政策引導與多元投入相結合。完善政策機制,扶持培育與需求導向有機結合,形成深入系統的傳承創新中醫理論新格局。

(三)發展目標。到2030年,通過實施相關專項工程與計劃,系統深入發掘一批古代醫家學術思想與理論精華,基本闡明一批中醫核心理論的現代科學內涵,全面提升一批中醫藥防治有優勢疾病的理論認識,建設一批中醫理論重點研究室,培養一批中醫理論學術帶頭人,形成傳承、創新、豐富、發展中醫理論新格局,全面提高中醫理論水準和防病治病能力。

三、主要任務

(一)加強中醫藥古籍文獻整理研究。加強中醫藥古籍文獻整理研究與保護利用,制定完善中醫藥古籍文獻整理研究規範,推進《中華醫藏》整理編制,加強海外中醫藥古籍文獻回歸與孤本醫籍整理,強化中醫藥古籍文獻整理研究平臺建設,發掘中醫藥古籍文獻精華,豐富創新中醫理論。

(二)加強中醫理論傳承研究。理清中醫理論源流與框架,闡發理論內涵,規範理論表述,建立和完善概念明確、結構合理的中醫理論體系。加強對傳承脈絡清晰、理論特色鮮明的古代醫家的學術思想研究,深入研究中醫對生命、健康與疾病認知理論,系統總結中醫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理論精華,提升中醫理論指導臨床實踐和産品研發的能力,切實傳承中醫生命觀、健康觀、疾病觀和預防治療觀。

(三)加強中醫理論實踐創新。推進基於臨床實踐的中醫理論昇華和應用研究,結合實踐中面臨的新問題、新需求,提出新觀點,總結新規律,豐富中醫理論;結合臨床研究、新藥與産品研發,促進中醫理論與不同創新領域間的銜接與轉化;運用中醫理論加網際網路、大數據等現代資訊技術,推進中醫理論的廣泛應用。

(四)加強中醫理論內涵詮釋。結合臨床和産業實踐,利用現代生命科學等多學科理論、技術與方法,開展中醫核心理論的現代詮釋研究,闡發中醫理論科學基礎,科學表述中醫認識生命、防治疾病的內在規律。

(五)加強中醫理論重點領域研究。開展治未病、養生、藏象、經絡腧穴、氣血津液、病因病機、診法與辨證論治、治則治法等理論研究,中藥藥性、方劑配伍和方藥作用機理研究,針灸等非藥物療法作用機理研究,重大疑難疾病和新發傳染病等疾病證治規律和理論研究,中醫醫家學術思想及傳承研究,中醫理論相關基礎性工作與共性實驗技術研究,中醫理論文化內涵研究等。

(六)加強中醫理論傳承創新方法探索。深刻理解中醫理論構建模式和方法學特點,廣泛吸納和借鑒現代科學方法與技術,探索建立適合中醫理論傳承創新的新模式與新方法,逐步形成中醫理論傳承創新的方法學體系和評價體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提高認識,將中醫理論傳承創新作為影響中醫藥學術與事業發展的重要任務來抓,加強領導,創新機制,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或機構,鼓勵將中醫理論傳承創新納入本地區、本單位發展規劃,設立專項,在人、財、物方面給予傾斜支援,建立長期投入的保障機制。

(二)加強平臺建設。建設一批中醫理論重點研究室,鼓勵有條件的中醫機構設立中醫理論研究室(所),形成一批國家和省級中醫理論傳承創新基地。加強多層次、全方位、高水準的國際合作;吸引國內外優秀專家參與中醫理論傳承創新,推進多學科合作和協同創新。

(三)加強隊伍建設。將中醫理論傳承創新人才培養納入國家中醫藥創新體系建設,並給予重點扶持,設立專門面向優秀中醫理論傳承創新的人才計劃,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主體,緊密結合臨床和産業實踐,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後備隊伍建設,加強對中醫理論傳承創新學術帶頭人的培育,構建不同層次的人才體系,形成一支中醫信念堅定、理論素養深厚、專業能力突出並且相對穩定的傳承創新隊伍。

(四)完善政策支撐。立足中醫理論傳承創新特點,改進相應的評價和激勵機制,給予有力的政策導向,制定向中醫理論專業人才傾斜的績效、項目、經費和人事等管理辦法,調動多學科研究中醫理論的積極性,提倡學術平等和學術爭鳴,營造風清氣正的研究文化,構建寬鬆的學術氛圍。

(五)創新運作機制。堅持政府支援中醫理論傳承創新的主導作用,強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知識創新中的主體地位,發揮臨床機構和企業的協同創新作用,完善多元投入機制,促進醫教研産協同創新,切實保障中醫理論傳承創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