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醫藥國粹 首創蠟丸工藝為“海絲”護航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12-04  內容來源: 東南網

東南網漳州12月2日訊(本網記者 陳志遠文/圖)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一部分,陳李濟首創蠟丸工藝因促進了中成藥遠洋貿易而備受關注。12月2日,“一帶一路廣東出發”全國網路媒體廣東行采風團參觀廣州陳李濟中藥博物館,了解陳李濟首創蠟丸工藝製作發展過程。  

據介紹,陳李濟始創于西元1600年,由廣東南海人陳體全、李升佐共同創立。店名“陳李濟”寓意“陳李同心,和衷濟世”。2010年,陳李濟榮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 “全球最長壽藥廠”,並成為中國四大中醫藥堂之一。以“首創蠟丸文化”和“百年陳皮文化”為代表的“陳李濟傳統中藥文化”還被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陳李濟首創蠟丸的出現與廣東地理環境有關。嶺南天氣潮濕,多數中藥材含有糖、澱粉、揮發物等成分,極易吸潮、霉變或招惹蟲蛀,如何防潮濕防霉變防蟲蛀,滿足遠足人群甚至海外貿易的需求就成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據陳李濟非遺傳承人莫國強介紹,400多年前,陳李濟當時的成藥銷量高,工人發明瞭煮蠟、串圓子、蘸蠟、鎅殼、入丸、封口、剪蒂、蓋印等八大手工製作工序,從外包裝上解決了這個技術難題,也使中成藥保質期和大大的提高。

陳李濟首創的蠟殼丸包裝製作工藝,開創了傳統中藥湯劑向丸劑發展的先河,為中國古代中醫中藥隨著海上絲綢之路推廣到全世界創造了重要條件。1981年,聯合國世界科教文組織曾委託北京中醫學院和北京科教製片廠,將陳李濟的蠟殼丸生産工藝拍成電視錄影片,向全世界展播。此項技術一經推廣後,北京、杭州等制藥中心就相繼採用。

“抗戰期間,陳李濟附近的一口水井中曾撈上來許多蠟殼藥丸,經過十數年浸蝕而絲毫無損。時至今日,陳李濟大活絡丸、壯腰健腎丸等名優産品仍然保留著蠟丸劑型。”  

據陳李濟市場部部長汪曉斌介紹,國家“一帶一路”經濟戰略發佈後,為了弘揚中醫藥國粹,陳李濟公司、《羊城晚報》、金羊網等單位策劃啟動了“一帶一路”系列專題報道,陳李濟首創蠟丸創意形象徵集大賽,並拍攝“一帶一路”陳李濟首創蠟丸工藝專題片,進一步擴大傳統中醫藥文化在國內乃至全球中藥界的影響,為弘揚中醫藥國粹,繁榮中醫藥産業做出貢獻。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