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經世:“從中調治”學術思想內涵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12-03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從中調治”是國醫大師徐經世治療內科雜症的主要學術思想,是其獨特中州學術理論體系在臨床實踐中的集中體現。先生提出“雜病論治,重在中州”“從脾論治,調肝為主”。
•“中州”即肝、膽、脾、胃,四者同居中焦,治療雜病強調“中氣”,昔人有雲“人身中氣如軸,四維如輪,軸運輪行,輪運軸靈”,中氣者乃脾胃二經中間之氣也,人身之十二經氣升降變化皆以中氣為核心,然脾胃之升降又賴於肝之升發,膽之順降,方可運化為常,保持常態。
•在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工作壓力增加,內傷雜病多由鬱而致,臨證辨治雜病重在圖治中氣,條達木鬱,使肝疏脾運,氣機升降正常,陰陽平衡,則病可獲愈。
國醫大師徐經世出身中醫世家,自幼學醫,熟讀經典,尤其推崇李東垣、朱丹溪、葉天士等人的學術思想,反覆研讀專著,用心領悟,體會尤深,先生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思想體系,內科雜病“從中調治”是其主要學術思想之一。筆者有幸跟隨先生學習,耳濡目染,略有所悟,現就先生“從中調治”學術思想內涵作初步闡釋。
【“中”從部位上講是指“中州”包括肝、膽、脾、胃四個臟腑】
徐經世先生提出的“中”內涵豐富,從部位上講是指“中州”,此有別於一般中焦脾胃的概念,而是指位居中焦的肝膽脾胃四個臟腑。脾胃同處中焦,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兩者以膜相連,經絡互相聯絡,臟腑表裏配合。脾胃兩者納運相得、升降相因、燥濕相濟,胃主受納水谷,是津液、宗氣、糟粕所出之處,其精微之氣全靠脾的運化,兩者密切合作,才能完成消化飲食、輸布精微,發揮供養全身之用。“納食主胃,運化主脾,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臨證指南醫案》)。故脾胃健旺,升降相因,才能維持胃主受納、脾主運化的正常生理狀態。脾為陰臟,以陽氣用事,脾陽健則能運化,故性喜溫燥而惡陰濕。胃為陽腑,賴陰液滋潤,胃陰足則能受納腐熟,故性柔潤而惡燥。故曰:“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故也”(《臨證指南醫案》)。燥濕相濟,脾胃功能正常,飲食水谷才能消化吸收。胃津充足,才能受納腐熟水谷,為脾之運化吸收水谷精微提供條件。胃潤與脾燥的特性相互為用,相互協調。
脾胃屬於中焦早已是學界共識,毋庸多言,然肝膽屬於中焦還是下焦歷來有所爭議,“肝屬下焦”之説自明清溫病學説興起,三焦辨證理論體系創立以來逐漸盛行,其本義是指肝的病變在外感熱病發展過程中,常與腎的病變出現于熱病的晚期,是三焦辨證理論體系的一部分,並不指肝的解剖部位在下焦。
徐經世先生認為,臨床中不管是從解剖部位、臨床診斷,還是從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上講,肝膽都當屬中焦。原因如下:
從解剖部位看:《內經》《難經》中對三焦的位置早有描述,如《靈樞·營衛生會》説:“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 “下焦者,別回腸,注于膀胱而滲入焉”。《難經·三十一難》説 :“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根據描述可知中焦當是指膈以下、臍以上的上腹部,應當包括脾胃和肝膽等臟腑。《素問·金匱真言論》亦云:“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王冰注:“肝為陽臟,位處中焦,以陽居陰,故為陰中之陽也。”肝膽位居右脅裏,隔膜下與脾胃相鄰,當屬中焦。
從臨床診斷看:中醫舌診、脈診也將肝膽歸入中焦。如舌診分部,以臟腑分,舌尖屬心肺,舌中屬脾胃,舌根屬腎,舌邊屬肝膽,如《筆花醫鏡》所説:“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邊主肝膽,舌根主腎。”;以三焦分,則舌尖部屬上焦,舌中部屬中焦,舌根部屬下焦。脈診上,《素問·脈要精微論》中的尺部診法,將尺部分為尺、中、上三部,分別主察下焦、中焦及上焦相應臟腑的病變,並指出“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王叔和在《脈經·分別三關境界脈候所主第三》中説:“關主射中焦”“肝部在左手關上是也”;《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訣》中亦云:“左關候肝、膽、膈;右關候脾胃”,皆指明肝屬中焦。
從生理功能看:中焦具有消化、吸收並輸布水谷精微和化生氣血的功能,如《靈樞·營衛生會》所雲“中焦如漚”。所謂“如漚”,是形容中焦脾胃腐熟、運化水谷,進而化生氣血的作用。然而中焦的生理功能是肝膽與脾胃的協同作用,只重視脾胃,而忽視肝膽在中焦的生理作用是片面的。胃主腐熟,脾主運化,肝膽主疏泄,並分泌、排泄膽汁以助消化,肝膽與脾胃同居中焦,在生理上相互支援,相互制約,共同完成“中焦如漚”的生理功能。
從病理變化看:肝、膽、脾、胃四者關係密切,《難經》及《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中均有“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言,肝臟病變多與脾胃有關,且多反映于中焦部位。肝失疏泄,不僅導致局部氣滯不暢,而且會影響中焦脾胃的功能,而致脾胃升降失常,出現“濁氣在上,則生月真 脹;清氣在下,則生飧泄”等肝氣乘脾或肝氣橫逆犯胃之證。反之,脾胃有病,亦常常累及肝膽。如脾胃濕熱,蘊蒸肝膽,則見脅脹口苦,或目睛黃染。另外,肝藏血功能失常,亦會影響脾主統血功能,而導致月經過多,甚或崩漏等症。因此肝臟病變,常常累及脾胃,導致氣機失常,影響飲食物的消化吸收,或血液運作,出現中焦功能失常之症。
【“中”從功能上講是指“中樞”即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
肝、膽、脾、胃同居中州,是人體氣機升降之樞紐,肝疏脾運是中焦完成各項生理功能的基礎,因脾胃之氣的運動,全賴肝膽之氣的疏泄,肝膽對於人體氣機上下升降、內外出入都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正如周學海《讀醫隨筆》雲:“凡臟腑十二經之氣化,皆必藉肝膽之氣以鼓舞之,始能調暢而不病。是以肺之宣降、心之主血、脾之運化、腎之氣化,無不賴肝氣之樞轉,氣機之通暢。”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肝主疏泄,脾胃的納運功能有賴於肝氣疏泄作用的協調,如唐容川雲:“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氣入于胃,全賴肝木之氣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對脾運化功能的正常與否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同時與脾的升清有密切關係。肝為剛臟,體陰而用陽,肝得脾所輸布的水谷精微滋養,才能使疏泄功能正常運作,而不致疏泄太過。如葉天士指出:“木能疏土而脾滯以行。”另外,脾運健旺,生血有源,統攝有權,則肝有所藏。病理上肝失疏泄就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從而出現“肝脾不和”的病理表現,可見精神抑鬱、胸脅脹滿、腹脹腹痛、泄瀉便溏等症;若脾虛氣血生化無源或脾不統血,失血過多,可導致肝血不足。因此肝脾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聯繫、密不可分的。
胃為水谷之海,容納、腐熟、消磨水谷,與脾共同起消化飲食、攝取水谷精微以營養全身的重要作用。膽主貯藏和排泄膽汁,以助胃腑腐熟水谷,膽與胃均宜和降,共滌腑中濁逆。若遇膽腑疏泄失利或膽汁排泄受阻等原因,均可致膽疾。過量膽汁反流入胃,侵罹日久還可導致胃病産生或使原有胃病加重,故臨證常見膽病兼有胃疾之症。膽腑藏泄膽汁的功能與脾胃升降關係密切,膽氣的升發疏泄,有利於脾胃升清降濁,而脾胃升降納運有常,膽氣才能升清,膽腑才能藏泄有度,排泄膽汁,所謂:“土氣沖和,則肝隨脾升,膽隨胃降。”若膽胃升降失于協調,則可出現膽胃同病的病理變化。
【五臟疾病皆可“從中調治”】
徐經世先生認為,中州氣機失調則雜病叢生,臨證時應著眼于肝、膽、脾、胃,調氣機,行氣血,和陰陽,使中州氣機升降平衡,使人體在新的基礎上達到肝疏脾運的平衡狀態。
五臟疾病皆可“從中調治”。脾胃處中焦,主運化水谷精微,必籍肝氣的疏泄。只有肝氣條達,脾胃升降適度,方得調和不病,共成“中焦如漚”之功。若肝氣不和,氣機失常,則可直接影響脾胃之運化。正如《血證論》雲:“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氣入胃,全賴肝木之氣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設肝之清陽不升,則不能疏泄水谷,滲泄中滿之證在所不免。”脾胃與肝的關係早在《金匱要略》中就奠定了基調:“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肝病在病理上容易傳脾,故治脾可防肝傳,另肝主疏泄,脾胃升降,兩者在氣機上相互影響,正常時疏發與升降相因,異常時肝木太過易橫逆犯脾胃或疏泄不及土壅木鬱,故臨床上針對肝膽脾胃同治的法則多為:和胃疏肝、和胃利膽、養胃疏肝、健脾平肝等法,代表方劑有逍遙丸、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痛瀉要方等。
肺居上焦而主氣,而氣血皆源於脾胃,故前人有“脾為生氣之源”,“肺為主氣之樞”之論。津液生於脾胃水谷之精微,水液亦必由脾輸運上行于肺,肺主通調三焦水道,宣肅輸布水液,兩者共同完成津液代謝。脾胃與肺的關係,生理上體現為氣的生成和水液代謝的關係,病理上除氣的生成和水液代謝異常外,還有病理産物痰飲的互相影響。而肺所主之氣必籍肝之樞調而得以正常宣降,若肝氣鬱滯,氣樞不和,則肺氣不利,而見咳嗽、喘息、胸悶等症。如《醫學入門》所雲:“驚憂氣鬱、惕惕悶悶。引息鼻張氣喘,呼吸急促而無痰聲者”即是。《素問·經脈別論》曰:“有所墜恐,喘出於肝。”《素問·咳論》曰:“肝咳之狀,咳而胸脅下痛”等,均揭示了肝之氣樞不和,犯肺而致咳喘之機制。
心位上焦,主血而藏神。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且脾統血,與心同為氣血生化的重要臟器,心藏神,心神賴陰血以滋養,故心脾的關係主要體現為氣血的生成運作和心神有關,《血證論·臟腑病機論》雲:“血之運作上下,全賴乎脾”。病理上如素有心繫疾患,加之脾胃受損,運化失健,從而産生水濕、痰濁、血瘀等病理産物,使血運失暢,心脈痹阻,胸陽不展,可出現各種心臟功能失常的病理表現,如胸悶、胸痛、心悸氣急、口唇青紫等症。然血的正常運作有賴於氣的推動,氣的正常宣達有賴於氣機的調暢。若肝氣鬱滯,氣機失和,則宗氣不暢,心血瘀滯,常致胸痹、心痛等;如暴怒傷肝,氣機悖逆,上乘於心,則見驚悸、怔忡,甚至厥逆等證。
腎為先天之本,陰陽水火之宅,脾胃為後天之本,兩天相互資生,後天以先天為主宰,先天賴後天以滋養,在病理上互為因果,腎病治脾,常用培土制水、健脾溫腎等法。水雖賴於腎陽的蒸化,但與肝氣之疏達亦不無關係。若肝氣不暢,氣機失調,勢必影響腎與膀胱的氣化,致水液停蓄而為癃、為閉,或為水液氾濫之病等。《靈樞·經脈》曰:“肝足厥陰之脈……是主肝所生病者……遺溺閉癃。”《素問·大奇論》曰:“肝壅……不得小便。”《難經·十六難》曰:“假令得肝脈……閉淋,溲便難。”均為肝失疏泄致腎與膀胱氣化失常之證機。
其他如情志之病也可“從中調治”。情志活動與脾之運化、肝之疏泄密切相關,情志以血(精)為本(物質基礎),以氣為用(功能基礎),情志活動均借氣的推動。情志異常對機體的影響,也主要表現干擾正常的氣血運作。脾為後天之本,飲食物經脾運化而生成氣血精微對它臟有支援和營養作用,是人體情志活動的物質基礎。肝喜條達而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機調暢,氣血和調,長期情志不遂,肝失疏泄,可引起五臟氣血失調。肝氣鬱結,橫逆乘土,則出現肝脾失和之證。憂思傷脾,思則氣結,即可導致氣鬱生痰,又可因生化無源,氣血不足,而形成心脾兩虛或心神失養之證。
“從中調治”學術思想為解決中醫諸多疑難雜病提出新的思路,這不僅豐富了中醫學理論,而且對於指導中醫臨床實踐,提高中醫臨床療效,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作者:汪元)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