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從中醫體檢開始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11-18 內容來源: 邯鄲新聞網
“上醫治未病”最早源自於中醫的經典《黃帝內經》所説:“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治未病”即採取相應的干預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發展及惡化。其在中醫中的主要體現是: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瘥後防復。現在研究表明:疾病譜由感染性疾病轉換為慢性疾病,所以提早的保健干預是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準的基石。保障健康從治未病開始,治未病從中醫體檢開始,中醫體檢從體質辨識開始。
1.治未病與亞健康
亞健康狀態,是指人的身心處於疾病與健康之間的一種健康低質狀態,機體雖無明確的疾病,但在軀體上、心理上出現種種不適應的感覺和症狀。亞健康是人體健康狀態的轉捩點,積極對亞健康進行干預,是保護健康的一個積極必要手段。早在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就如此闡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且特別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其“未病”的概念即包含著“亞健康狀態”。中醫把亞健康概括為:機體在病因的作用下,雖呈現出陰陽失調,但尚未達到已病的標準,是處於健康與已病之間的陰陽失調臨界態。相當於“微病”、“欲病”、“萌芽”、未病中的“先兆”等狀態。中醫的“治未病”就像戰爭的上策是“不戰而勝”那樣,把疾病消滅在未病階段,最終實現“不醫而治”的境界。
2.中醫體檢
中醫體檢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根據人的時間生命資訊,運用“天人合一”,人體陰陽平衡,五臟相生相剋的原理,用傳統的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確定被檢者的先天病理、體質狀況及身體健康狀態,針對不同體質和健康狀況給出中醫治療的對策和日常養生調理的指導,包括飲食禁忌,食療建議、健康習慣培養、音樂治療、環境、色彩調理、四季進補注意事宜等等。
中醫體檢的適宜人群
1)少年兒童:了解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以便有針對性地呵護孩子,使孩子少生病、不生病。
2)主動健康者:希望了解自己身體狀況的健康人群。
3)亞健康人群:身體有明顯不適,西醫體檢又無明顯指標異常者。中醫師可從總體上把握患者的身心狀況及環境對他的影響,指出健康隱患,提出個性化的養生防
病方案。
4)西醫檢查正常的老病號:身體感覺不適,疲倦、氣短、多汗、怕冷或怕熱、口乾或口淡,但經西醫檢查結果正常,或雖有異常但治療效果不佳。
5)打算進補的人:進補需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辨證地補,所以建議進補前作中醫體檢,以更好更準確地進補。
中醫體檢項目
體檢方法:望、聞、問、切、斷五診合參;
整體檢查:神、色、形態;即醫生運用視覺對病人全身局部的一切徵象以及排出物等進行觀察以了解疾病情況的診察方法。望診應以自然光線為佳。望神以目光、面部表情和精神意識活動為重點,是判斷臨床預後、生命活動的重要環節。望面色以面部顏色光澤變化為主要內容,包括面部的青、赤、黃、白、黑五色變化與出現的部位,可反映臟腑氣血的盛衰變化和病邪所在的部位。望形態為通過觀察病人形體和姿態進行診斷的方法。
局部檢查:面色、頭顱五官九竅、絡脈、肌膚、手足、胸腹;望頭面頸項,頭面頸項是督脈、任脈與手足三陽經循行交會之處,足厥陰肝經亦上行于頭。腦居頭顱內,是精神意識的中樞。腦為髓海,為腎所主。心主血脈,血脈上榮于面,故心之華在面。因而對頭面頸項望診可了解臟腑氣血盛衰。實際上望神、望色也以頭面部為主。望五官(目、耳、鼻、口、舌)與五臟氣血盛衰有關,望五官神色形態變化,可直接診察臟腑病變。皮膚為一身之表,衛氣循行其間,內合於肺,具有排泄汗液、調節體溫、抵禦外邪侵襲的作用。五臟六腑精氣通過經絡循行,將氣血津液輸布于皮膚,以維持其溫煦榮潤與正常功能。所以,觀察皮膚的色澤形態,可了解病邪性質與臟腑氣血盛衰狀況。望脈絡是通過兩手魚際、食指、指甲絡脈的形色變化診察疾病的方法。
舌象檢查:舌質、舌苔、舌下絡脈;脈象檢查:浮、沉、遲、數、滑、澀、虛、實、儒、芤、緩、弱、結、代、促、緊、弦、洪、細、微等等;
問診:身體情況、感覺、飲食、習慣、疾病史等。
聞診:氣味、聲音;根據聲音的大小、高低、清濁,區別寒熱虛實。太息多與肝鬱有關。嗅氣味可分病體和病室兩方面。病體的氣味主要是由於邪毒使人體臟腑、氣血、津液産生敗氣,以致從體竅和
排出物發出,據此,可辨臟腑氣血的寒熱虛實及邪氣所在。通常,凡酸腐臭穢者,多屬實熱證;無臭或略有腥氣者,多屬虛寒證。病室氣味,則是由病體及其排泄物氣味散發的,如瘟疫病人室內有霉腐臭氣;失血證病人室內有血腥氣味;尿臊味多見於水腫病晚期患者。
辯證分型(體質分型):人的體質分為九種體質型。
保健防病指導:①飲食調節、②起居調節、③情志調節、④音樂調節、⑤經絡調節、⑥色彩調節、⑦運動鍛鍊、⑧其他
中醫體檢小貼示
體檢前不宜吸煙或飲酒,因為吸煙飲酒對脈象和舌苔均有影響;體檢前不要吃烏梅、葡萄、橘子等食物,這些食物容易造成舌苔假像,影響醫生診斷;不要使用香水等氣味濃烈的護膚品,以免影響聞診的準確性;體檢前不宜化粧,化粧品會掩蓋本來的膚色,給醫生的診斷帶來因難,甚至作出錯誤的判斷;體檢前不宜進行劇烈運動,以免影響脈象;近期服藥情況告訴醫生。
《黃帝內經》中指出醫學的最高境界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中醫體檢對於促進與保持身心健康還是完全適用的。中醫體檢,作為覆蓋西醫體檢盲點的手段,在我國已成必然。
3.體質辨識
體質是指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後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的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了解自己的體質類型和生理狀態,能夠幫助您讀懂您的身體,辨別您的體質,從生活中獲取健康,掌握健康的主動權。祖國醫學認為,各種體質偏頗是疾病發生的內因,也導致了疾病的轉歸各不相同。下面為您介紹中醫體質的九種類型。
1)平和體質是先天稟賦良好,後天調養得當,以體態適中、面色紅潤、精力充沛、臟腑功能狀態強健壯實為主要特徵的一種體質狀態。
2)氣虛體質是由於元氣不足,以氣息低弱、機體、臟腑功能狀態低下為主要特徵的一種體質狀態。形體特徵:肌肉不結實。
3)陽虛體質是由於陽氣不足,以虛寒現象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
4)陰虛體質是由於體內津液精血等物質虧少,以有關組織器官失養和內熱為主要症狀的體質狀態。
5)痰濕體質是由於水液內停
而痰濕凝聚,以黏滯重濁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
6)濕熱體質是以濕熱內蘊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
7)血瘀體質是指體內有血液運作不暢的潛在傾向或瘀血內阻的病理基礎,並表現出一系列外在徵象的體質狀態。
8)氣鬱體質是由於長期情志不暢、氣機鬱滯而形成的以性格內向不穩定、憂鬱脆弱、敏感多疑為主要表現的體質狀態。
9)特稟體質是在稟賦遺傳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特異體質,在外界因子的作用下,生理機能和自我調適力低下,反應性增強,其敏感傾向表現為對不同過敏原的親和性和反應性呈現個體體質的差異性和家族聚集的傾向性。表現為一種特異性體質,多指由於先天性和遺傳因素造成的一種體質缺陷,包括先天性、遺傳性的生理缺陷,先天性、遺傳性疾病,過敏反應,原發性免疫缺陷等。
中醫體質辨識,即以人的體質為認知對象,從體質狀態及不同體質分類的特性,把握其健康與疾病的整體要素與個體差異的手段,從而制定防治原則,選擇相應的治療、預防、養生方法,進行“因人制宜”的干預。研究顯示:各種偏頗體質與亞健康關係密切。如疼痛型亞健康與陽虛質、濕熱質、血瘀質相關;早衰型亞健康與陽虛質、痰濕質相關;疲勞型亞健康與氣虛質、濕熱質、氣鬱質相關;心理型亞健康與氣虛質、陰虛質、氣鬱質相關;疼痛型亞健康與陽虛質、濕熱質、血瘀質相關等。通過中醫的干預手段,依據不同體質類型,制定相應的調理措施,改善體質,從而預防疾病。
每個人有自己獨特的體質,體質也是夾雜及偏頗的,所以要跟醫生溝通辨識,切勿自己亂扣帽子。特別提醒的是,由於生活環境、飲食的作用,人的體質類型可以改變,現在的檢查結果數年後未必適用。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