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中醫醫養服務惠村民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11-16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在這裡養老,能接受中醫治療、康復鍛鍊,還能聽戲聽歌……”正在北京房山區張坊鎮張坊村金海中醫醫院接受治療的高叢林老人樂呵呵地説。

村裏的中醫院建起了老年服務中心和康復中心,原來是全國優秀鄉村醫生、首都十大健康衛士王金海近年來的大動作。他動員家族之力,在原有村衛生室基礎上建起佔地14.4畝,集中醫藥醫療、康復、養老為一體的中醫醫養結合點,將醫養結合、健康指導、精神慰藉、中藥種植與迴圈利用等功能結合起來,為鄉村老年人養老探索新路。

老有所醫 中藥飲片使用佔9成

2012年,北京市在3家基層醫療機構試點中草藥自採自種自用,降低患者的用藥負擔。王金海的房山區張坊鎮張坊村衛生室就是首批試點之一。他利用房山區豐富的中藥資源,上山採集如柴胡、遠志、黃芩、穿山龍、益母草等野生藥材,隨後對這些中藥進行加工,做到無硫、無毒、無害。

2011~2013年,王金海先後在河北唐縣等地種植黃芩、黃芪、桔梗等中藥材1150余畝。他種植或者指導藥農種植健康無公害的草藥,需要炮製的中草藥,除與飲片加工廠家合作外,還提供原生藥,委託藥廠加工。加工嚴格按照古法炮製,一點不含糊。

去年6月,新農合報銷工作啟動後,該院中藥處方約佔總處方的95%,每日業務收入由去年的9000元上升到今年的1.4萬元。經過崗位培訓的煎藥員科學煎藥,確保藥品療效。每份中藥充分浸泡一個小時,並嚴格遵守特殊中藥飲片或先煎後下,或包煎、打碎等程式。醫院還推出免除掛號費、床位費、出診費、針灸費等“六免服務”,只需一個電話,醫生便會下村入戶診療,第二天將藥送到家。

為提高中醫診療技術,王金海與公立醫院結對子,創辦醫聯體,先後接受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的技術幫扶指導,與北京房山中醫醫院和張坊衛生院建立醫聯體,基本實現分級醫療、急慢分治、雙向轉診。

老有所養 少不了中醫“治未病”

王金海認為,養老首先是預防疾病,開展“治未病”。他入戶對每位村民的健康狀況進行篩查,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進行歸類,為每位村民建立健康檔案,並定期回訪。對在外打工人員進行健康體檢,運用中醫中藥相關知識對“治未病”進行宣講,並指導村民正確用藥。醫院定期組織相關專家開展健康講座,並就高血壓、糖尿病等進行專科會診;散發養生知識資料冊,開設轄區健康大課堂。

醫院還推出養老服務醫護人員每天為入住老年人查房、定期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對老年人及殘疾人進行心理指導,並提供中醫膳食、營養配餐。2014年,為養老區36名老人、日間照料區86名老人服務,接受3314人次康復檢查與培訓。

為保證中藥的迴圈利用,王金海將煎藥的藥渣一部分用作種植中草藥的肥料,一部分作為飼料喂羊喂雞;將藥食兩用的中草藥做成藥茶、藥膳提供給老人,如山楂茶、桔梗菜、黃芪燉雞、當歸紅棗羊肉湯等。

近80歲的古顯伶老爺子因腦梗塞住院10天后,來金海中醫醫院接受治療。為防止肌肉萎縮,王金海採取內服外洗中藥和針灸康復治療,以舒筋活血通絡。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與鍛鍊,患者由入院時臥床不起,精神狀態欠佳,到能翻身,能坐立,能在家屬協助下行走,精神轉狀態也有了很大改變。

老有所樂 推出情志養生服務

中醫藥與養老服務相結合,是發揮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優勢,王金海始終按照“弘揚大醫精誠、醫養結合、養老托老”的辦院宗旨,為老年人不斷完善頤養身心和精神慰藉的娛樂環境。

工作日的下午,醫院日間照料區就傳來悠揚的樂器聲、歌聲和笑聲,老人們正在自娛自樂。一首歌曲,高亢動人,讓人們心潮澎湃;一段京劇,字正腔圓,眾人拍手叫好;一曲樂器合奏,清新婉轉;一個眾人合演的紅扇舞,姿態翩躚,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每到週末,北京房山區的書法藝人也會趕來指導老人們寫字作畫。

將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延伸至社區、家庭,用中醫藥理念引導百姓強化健康觀念,是這位鄉村醫生正在做的平凡而偉大事業。王金海相信,有政府支援和群眾支援,醫養結合之路一定能走好,走到底。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