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文:治頸動脈硬化斑塊經驗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10-09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西醫認為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一種大中動脈退行性、增生性、全身性疾病,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彈性減低的原因,是各種心腦血管病的前驅因素和重要病理環節,頸動脈硬化導致的頸動脈狹窄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由於大多數頸動脈硬化沒有臨床症狀,所以常常被忽視。因此早期發現,儘早治療本病,是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環節,通過對本病的早期治療,可起到早期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中醫學雖無“頸動脈斑塊”病名,但其證候則在歷代文獻中早有記載,多散在於“眩暈”“心痛”“胸痹”“厥證”“眩暈”“中風” “痰濁”“痰瘀”等病證門類之中。國醫大師張學文認為,《黃帝內經》的膏脂學説是中醫認識本病的重要理論依據。膏脂與津液同一源流,是津液之稠濁者,並能化入血中。若攝入過多,利用、排泄失常,均可使膏脂增多而為痰濁。痰濁阻于脈絡,氣機不利,久則瘀血內生,痰瘀膠結,留于頸部脈道,脈道狹窄,最終導致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而致眩暈頭痛、頭重如裹、胸悶胸痛、納呆嘔惡、肢體麻木、突然一側肢體無力或活動不靈活等痰瘀膠結之證,血瘀既是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病理産物,又是致病因素,故活血化瘀、通行經脈是本病的治療關鍵,貫穿本病治療的始終。
此病主要是先天遺傳、性格特點、飲食失節、情志過極、勞累過度等,導致臟氣失衡,氣機逆亂,氣滯血瘀,痰瘀互結,阻滯脈絡所致。病機為肝熱血瘀、痰瘀互結、導致脈絡痹阻,故治療當以清肝活血、化痰化瘀、通脈化濁,益氣養陰。
張學文根據歷代醫家及自己多年臨證經驗,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以王清任《醫林改錯》中的補陽還五湯化裁,自擬通脈舒絡湯。藥用黃芪30克,紅花10克,川芎10克,地龍15克,川牛膝15克,丹參30克,桂枝6克,山楂30克。該方具有清肝活血、化痰化瘀、通脈化濁、益氣活血的作用,臨床運用時常根據症狀加減用之,氣鬱或痰濕者加鬱金、菖蒲、僵蠶、膽南星、姜半夏、天竺黃、膽南星等;有頭痛者去紅花、桂枝,加菊花、蔓荊子、葛根、白芷、天麻等;肝陽上亢者去黃芪、桂枝,加生龍骨、生牡蠣、磁石、珍珠母等,濕濁重者加茯苓、白術、薏苡仁、藿香、佩蘭等,嘔吐者加竹茹、姜半夏、柿蒂、旋覆花、代赭石等,便秘者加大黃、決明子、肉蓯蓉、火麻仁等,抽搐者加鉤藤、白芍、僵蠶、鱉甲、龜板等,失眠者加炒棗仁、夜交藤、柏子仁、合歡花。
【典型病案】
患者馬某,男,56歲,2013年4月11日初診。
患者主訴耳鳴30多年,伴頭痛左側肢體麻木1年。患者不明誘因引起耳鳴30多年未治療,一年前突然出現左側肢體麻木,眼花,在當地醫院診斷為“腦梗死”入院治療。經治療好轉後出院,仍有上述不適症狀,為求進一步治療特來就診。頸動脈多普勒示:雙側頸動脈硬化,右側頸動脈可見一個16.3mm×2.6mm的硬化斑塊。患者現頭脹,右側頸部血管跳動,頭刺痛,頭上易汗出,腰困,腿沉,食納尚可,二便調,夜休可。舌暗紅,苔薄白,舌下脈絡迂曲,右脈弦滑,左脈沉細,測血壓120/90mmHg。
張學文辨證為腎虛血瘀,治則為益腎活血。
用藥:黃芪30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紅花6克,天麻12克,磁石(先煎)30克,蟬蛻6克,丹參15克,水蛭5克,琥珀6克,茯神15克,炒棗仁10克,夜交藤30克,黃連6克,葛根12克,地龍10克,赤芍10克,遠志6克,15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囑咐其每日用藥渣加水煎煮後泡腳1~2次。
二診 2013年4月25日:病史如前,服藥後病情進一步好轉,原有症狀,右側頸部血管跳動明顯緩解,耳鳴較前減輕,左側肢體麻木,頭出汗,腰酸腿沉,咽中有痰,量少色白質黏,口乾苦,喜溫食,二便調,舌黯紅苔薄白,舌下瘀絲,右關寸浮略數,余脈沉弱。仍守前法,用初診之方,去赤芍,當歸,加川斷15克,五味子10克,益智仁10克, 15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囑咐其每日用藥渣加水煎煮後泡腳1~2次。
三診 2013年5月9日:病史如前,服藥後病情進一步好轉不適症狀大減,服藥後自覺頸部血管跳動、發熱、耳鳴、左側肢體麻木等症狀消失,腰困腿沉減輕,精神明顯好轉,咽中有痰,量少色白質黏,喜溫食,手足冰,時有晨起腹痛欲大便,大便成形,小便調,舌黯紅苔薄白,舌下瘀絲,脈沉細,左脈弦。仍守前法,用二診之方,去益智仁,加生杜仲12克,15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囑咐其每日用藥渣加水煎煮後泡腳1~2次。
效不更方,後來繼續上方稍事加減,持續調養至2014年5月13日已1年余,現已基本痊癒,復查頸動脈B超示:右側頸動脈斑塊縮小至10.6mm×1.5mm,無其他不適。
(作者:董斌 王向東 張惠雲)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