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醫案】馮世綸:經方治重度抑鬱症一例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09-14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典型驗案】

衛某,女,56歲,2013年10月10日初診。

主訴:失眠1月余。患者在綜合醫院診斷為“重度抑鬱症”,一直服用“三辰”等安眠藥,每晚僅能睡2小時左右,夜間驚醒10余次,烘熱汗出。

來診時心情抑鬱,精神緊張,惡風寒,左側偏頭痛、牙痛,心煩,口乾口苦,心慌,耳鳴,乏力,兩小腿發涼,納差,二便調,舌淡紅苔白根膩,脈弦。3年來體重下降30余斤。

辨六經: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合病。

辨方證:柴胡加龍骨牡蠣去大黃鉛丹加花粉遠志菖蒲湯證。

方藥:柴胡12克,黃芩10克,姜半夏15克,黨參10克,炙甘草6克,生龍牡各15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天花粉10克,遠志10克,菖蒲10克,生薑15克,大棗4枚。7劑,水煎服,日1劑,並囑停服西藥。

10月17日二診:服上藥後失眠明顯好轉,已停服安眠藥,每晚能睡5~6小時,耳鳴減,足涼已,口苦已,但仍心悸,口乾,左側偏頭痛,尿頻,夜尿1~2次;舌紅苔白根膩,脈細。

上方加蒼術15克,增姜半夏為30克,7劑,水煎服,日1劑。

10月31日三診:眠可,心悸減,口乾已,夜尿1次,尿頻不明顯,左側偏頭痛較前減輕,枕骨處自覺鳴響,納少,舌自感灼熱,夜間明顯,汗出不多。舌暗苔白膩脈細。

上方去姜半夏,加清半夏15克,白芍10克,吳茱萸10克,生石膏45克。7劑,水煎服,日1劑。

後隨訪,繼服前方7劑,諸證已不明顯。

【按】:本案先辨六經、繼辨方證,初診根據患者惡風寒、烘熱汗出、頭痛,此為太陽表證。耳鳴之辨,或為少陽鬱熱或為水氣上衝;結合納差,牙痛,心煩,口乾口苦,當為半表半裏的陽證,即少陽病之小柴胡湯證。結合乏力、腿涼,心慌可辨為太陽太陰、外邪裏飲之苓桂術甘湯證。

失眠、焦慮、抑鬱、烘熱汗出,此為太陽陽明合病之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證;加花粉清熱止渴,針對陽明熱;加菖蒲、鬱金安神定志解鬱,故辨方證為柴胡加龍骨牡蠣去大黃鉛丹加花粉遠志菖蒲湯證。

囑停服西藥,一則防止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影響湯藥療效;二者西藥安眠藥副作用頗多,藥物依賴後更難入眠。

二診症狀明顯好轉。仍心悸、口乾,出現尿頻,此為飲重、水氣上衝,故加蒼術利濕,主治太陰;結合頭痛、心悸,為外邪未解,取苓桂術甘湯之意,以解表化飲;增半夏加強降逆化飲之功。

三診諸證減輕,仍有頭痛。頑固性偏頭痛多屬外邪裏飲,飲邪上衝所致,故加白芍,合桂枝以解表,兼調和營衛;加吳茱萸溫化寒飲,又加生石膏清陽明之熱,兼以佐治吳茱萸之熱。

胡希恕常以吳茱萸、生石膏寒熱並用,治療頑固性頭痛、偏頭痛,效果甚好,當然,所治之證必當有飲逆之象,又有陽明熱象,以溫中降逆去飲兼清標熱。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出自《傷寒論》第107條,傷寒八九日,病已傳少陽,醫者誤用下法,症見胸滿,則知柴胡證還未罷。濕熱上結,故煩驚而小便不利。胃不和,邪熱擾神明故譫語。水氣外溢,故一身盡重而不可轉側。

總之,本方以小柴胡湯去甘草扶正達邪、和解清熱為主,加桂枝降衝、茯苓利水、大黃瀉下、龍骨、牡蠣、鉛丹鎮靜安神,用於小柴胡湯證而見氣衝心悸,二便不利,煩驚不安者。

此外,因本方主治“煩驚、譫語”之症,中日友好醫院馮世綸教授常用於治療精神不安、焦慮、狂癇病等精神疾患。應用時,常根據病情需要加炙甘草,取小柴胡湯之意。去鉛丹,因其有毒;或加蒼術,兼治太陰,外邪裏飲,取苓桂術甘湯之意;或易大黃為生石膏,用於陽明病僅現外證,而腑未實者……

通過歸類六經(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合病),擴大了本方的應用範圍,故本方可看做小柴胡湯合苓桂術甘湯(去蒼術)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東加大黃。臨床中凡符合上述方證,均可考慮應用。

(作者:朱夢龍)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