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中藥戰略方向 促産業健康發展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09-14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預期,到2015年,中藥工業總産值將達到5590億元,年均增長率12%。2013年,中藥工業總産值達到6324.4億元,有關人士透露,2014年中藥工業總産值已超過7000億元。中藥産業發展無論是絕對值還是增速均遠超預期。

今年出臺的《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成為拉動産業發展的強大引擎。從中藥材種植、加工、物流,到中藥材品質監管、規範標準,行業內外對於中藥産業發展充滿著期許和展望。此次在藥都亳州舉辦的中醫藥發展大會高峰論壇和分論壇上,《規劃》成為最熱話題。中醫藥專家及政府管理部門負責人一致表示,《規劃》對中藥全産業鏈謀篇佈局,為中藥産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指明瞭方向。

把控第一道關 規範中藥材來源

“多部門聯合發佈的《規劃》,表明國家對於中藥産業的重視。”已逾耄耋之年的國醫大師金世元對《規劃》最有感觸,他説這將對中醫藥行業産生跨時代的影響。

中藥材的優劣直接關乎中藥産品品質。對於中藥材源頭的把控,在《規劃》中有諸多細緻表述,“其中特別提出‘深入分析中藥材道地性成因’,表明瞭行業對於藥材道地性的回歸”,多年致力於道地藥材研究的金世元看來,中藥材完全依靠傳統的“道地藥材”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創新。

金世元認為,《規劃》對於中藥材生産的各環節都有明確的發展方向,細化標準、規範源頭,有利於從藥材品質出發對中藥品質進行嚴格把關。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其廣在演講中表示,中藥材應作為戰略資源管理,一方面突出中藥材的重要性,另外也為中藥材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戰略資源,中藥材品質保障與合理使用兩者不能偏廢。中藥材品質不僅僅是行業內問題,其生産涉及多環節多部門,應結合整個社會各方綜合解決。中藥材的合理使用問題也不容忽視,對於中藥材的不當使用,表面上擴大了對中藥材的需求,對藥農反而形成了誤導。”

陳其廣認為,中藥材在保障品質情況下,應先滿足醫療衛生需求,以及國內市場的發展需要。發展應有重點,將中藥材作為戰略資源考慮,加強管理,並且更要注重其安全性。

安徽是我國中藥材和中成藥的中藥生産和加工省份之一,以中藥為原料的各類工業産品研究開發也在加快進程,安徽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董明培認為,在保證中藥材産量同時,應以動態監測手段加強對中藥材源頭的保護。

“現代中藥産業從種植到流通環節都在升級,傳統的手段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對於中藥材産業鏈的監測。”董明培説,安徽省正在逐步實現從種子資源保護到規範化種植的引領和推廣,對名貴藥材、瀕危資源建立動態監測體系,為中藥材生産良性發展打下基礎。

厘清各環節 中藥物流更現代化

中藥材産業鏈長,從種植采收到倉儲流通,多環節、多因素都可能對中藥材品質産生影響。

以中藥材物流為例,加工、倉儲分散,包裝不規範,硫磺熏蒸、霉變等養護問題難解決等,制約了中藥材以及中藥産業的發展。

“現在很多種植經營戶都表示,以往的粗放式經營行不通了,應走規範化、規模化、産業化路子。”中國中藥協會秘書長王桂華説,協會已經在道地藥材的標準化種植,重金屬殘留的檢測和控制等方面,研究制定和發佈了很多標準。

“目前,在中藥材流通領域,關於商品等級規格的標準,尤其是適應電商的標準,將要陸續出臺。藥品和藥材的品質在這樣的環境和背景下,將有大跨步的提升。”王桂華解釋。

“建設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是保障中藥材流通安全與品質的有效措施。”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原巡視員溫再興,也是全國中藥材物流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對於中藥材流通領域也有很多深入理解,他解釋,現代物流體系將使中藥材産地初加工更集約,中藥材包裝更規範,中藥材倉儲集中統一管理,中藥材物流管理與追溯管理無縫對接。

同時,溫再興透露,在商務部市場秩序司的指導下,由中國倉儲協會與中國中藥協會組織起草的《全國中藥材物流基地規劃建設指引》將出臺,提出全國中藥材物流基地建設規劃。同時國家標準《中藥材物流管理品質管理規範》(GWP)也將在今後問世,“現在全國中藥材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已經拉開序幕,許多中藥材流通企業正在開始積極行動,參與倉儲物流基地建設。通過運用現代技術,將為中藥材流通帶來重大變革。”

各地探路發展 助力産業整體提升

王桂華説,規劃發佈後,對於各中藥材主産區藥材經營者、種植者,特別是17個中藥材交易市場所在地,拉動效應明顯。各地政府也積極貫徹落實規劃。如河南禹州,兩個月前,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啟動制定當地中藥發展規劃。

雲南省中藥材品種佔全國61%,中藥材産業是該省發展區域經濟的優勢特色生物産業。該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省中醫管理局局長鄭進今年再次來到發展大會現場。作為中醫藥大省的中醫藥管理部門掌門人,他對於中藥資源開發、中藥産業等領域的發展很關注。

今年5月,雲南省政府出臺《加快中藥産業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到2017年,全省中藥(民族藥)總産值達到900億元,打造“滇中現代中藥(民族藥)經濟圈”,建設全省中藥材行業統計資訊數據平臺,引導種植佈局,提供價格預警。

雲南省開展30種重點保護和發展的珍稀瀕危特色中藥資源評價、保護及繁育技術研究,掌握現有資源狀況,制定野生藥材採集規範,建立繁育示範基地。“通過規範生産藥材,可促進中藥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困難再多我們也要克服。”鄭進信心滿滿。

安徽作為全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鼓勵省內大型中藥企業參與制定地方性中藥材標準,正在積極籌建第三方品質評價機構。“下一步我們將在亳州中藥材交易平臺上打造國際期貨貿易,讓中醫藥為更多國家和地區的群眾服務。”董明培説。

亳州市委書記楊敬農介紹,亳州把現代中醫藥作為首位産業,中藥材市場年交易額超過210億元。亳州市將力爭在2020年,把現代中藥打造成千億元産業,確立亳州在全國中藥産業中的龍頭地位。

(作者:胡 彬 丁 洋)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