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人才 院校教育成主流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06-29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 王興伊 上海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新中國成立後,黨中央及國家領導人十分重視中醫教育。從1954年開始,先後出臺改善中醫進修教育、開辦“西學中”班、師帶徒、創辦中醫學院等措施,解決中醫後繼乏人問題,推動中醫事業發展。

1950年第一屆全國衛生工作會議後,衛生行政部門在“中醫科學化”思想指導下,開辦中醫進修學校,讓中醫學習西醫,最終目的並不是培養中醫人才,而是西醫化。1954年初毛澤東主席指示要改進中醫工作。1954年10月26日,中央文委黨組在《關於改進中醫工作問題的報告》中強調“改善中醫進修問題”,隨後中醫進修教育轉變為培養在職中醫人才的“繼續教育”。

“團結中西醫”是新中國三大衛生方針之一。毛澤東強調問題的關鍵不是中醫學習西醫,而是西醫學習中醫。1954年6月,《光明日報》社論指出:“西醫學習中醫,是作好中醫工作,發揚祖國醫學遺産的關鍵所在。”1955年衛生部中醫研究院(今中國中醫科學院)創辦全國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研究班,招收84名西醫師學員。1958年10月,毛澤東對衛生部黨組關於組織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總結報告上批示:“這是一件大事,不可等閒視之。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之後,“西學中”教育在全國達到高潮,到1960年5月,全國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已有37個,學員3000余人。其中涌現了一批中西醫兼通的高級醫生,為中西醫學術深層次結合打下基礎。

中醫師承教育,自古以來就發揮著培養中醫人才的主要作用。新中國衛生部也很重視傳統的師承教育,1956年4月發出《關於開展中醫帶徒弟工作的指示》,計劃到1963年,全國各地培養48萬師帶徒的學員,基本解決人民大眾對中醫醫療的社會需求。

中醫教育納入國家現代高等教育體系,是民國以來中醫界前輩幾十年來為之奮鬥的理想,也是中醫順應時代潮流發展壯大的需要。為了落實中央關於改進中醫工作的指示,1956年2月,周恩來總理親自拍板,決定首先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地成立中醫學院。之後,全國其他省市自治區也相繼建立了中醫學院。自此開始,中醫高等院校就成為培養中醫藥人才的主要基地,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實現中醫人才培養的規模化、現代化,有著深遠的意義。

新中國初期,中醫院校的教學大綱、教材延續民國時期民辦中醫院校教育,以中醫原著為主要教材。為了改變這一狀況,衛生部于1958年7月、1959年4月先後在南京、成都召開座談會,討論、編寫全國中醫學院統一教材;于1960年,召集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南京等5所中醫學院,審定了中醫基礎、臨床各科共17門教材,並於1962年出版(一版)。1962年7月16日,北京中醫學院秦伯未等五位老中醫針對第一批中醫正規大學畢業生所存在的問題,向衛生部黨組提出《對修訂中醫學院教學計劃的幾點意見》,建議加強中醫基本功訓練,增加醫古文課時和中醫課程比例,補充原著選讀等,突出中醫主體性,史稱“五老上書”。隨後,衛生部組織修訂教材,在一版基礎上增加《金匱要略講義》等教材共達到18部,1963年出版(二版)。同時大幅增加中醫理論、中醫經典及傳統文化課的課時。二版教材奠定了中醫高等院校統編教材的基礎,對中醫教育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中醫院校正是在黨和國家中醫政策支援下,從創立、探索、改進、壯大,最終成為中醫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對傳承中醫、保障人民大眾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培養的人才現今正承擔著我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管理的重任。師承教育對於中醫教育尤其是臨床學術和經驗傳承有著獨到的作用,西學中教育是中醫現代化人才培養模式之一,應當得到充分的重視。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