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文化:青燈黃卷與信口雌黃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06-15  內容來源: 中國網

成語中的青燈黃卷與信口雌黃都與古書有關,又分別與兩味中藥有關。

青燈黃卷,本指光線青熒的油燈和紙張泛黃的書卷,常借指清苦勤勉的攻讀生活。如宋代陸游《劍南詩篇·客愁》:“蒼顏白髮入衰境,黃卷青燈空苦心。”元代葉顒《書舍寒燈》:“青燈黃卷伴更長,花落銀釭午夜香。”古書本來抄寫或刻印在白色宣紙上,為什麼稱為黃卷呢?這是因為古書常遭蟲咬而損壞,古人為了防止蟲蛀,常以中藥黃檗汁浸染紙張,然後用以抄書或印書。以黃檗汁染紙的工藝稱“入黃”(又作“入潢”“染黃”),賈思勰《齊民要術》就有“染潢及治書法”一節,詳細敘述了用黃檗汁染書的方法。入黃後紙張顏色發黃,稱“黃紙”,以之抄寫的書稱“黃卷”。黃檗,今作“黃柏”,為芸香科植物黃皮樹的乾燥樹皮,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等功效,是一味常用中藥。

在雕版印刷之前,古書主要靠抄寫,如果不慎寫錯了怎麼辦呢?古人常用雌黃磨汁塗抹後重寫。雌黃,又名雞冠石,橙黃色,半透明,既是中藥,也可用作顏料。以雌黃改正書寫錯誤,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雜説》即有記載:“雌黃治書法:先於青硬石上水磨雌黃令熟,曝幹;更于瓷碗中研令極熱,曝幹;又于瓷碗中研令極熟。乃融好膠清和于鐵杵臼中,熟搗,丸如黑丸,陰幹。以水研而治書,永不剝落。”宋代沈括《夢溪筆談》記載:“館閣新書凈本有誤書處,以雌黃涂之……惟雌黃一漫則滅,仍久而不脫。”

後來“雌黃”便有“改正,駁正”之義。若有人對古書妄加改易或對説過的話隨意更改,常被譏諷為“信口雌黃”或“口中雌黃”。

信口雌黃最早見於《晉書·王衍傳》:“每捉玉柄麈尾,與手同色。義理有所不安,隨即改更,世號‘口中雌黃’。”王衍是西晉人,有名的清談家。他喜歡老莊學説,每天談的多半是老莊玄理。但是往往前後矛盾,漏洞百齣,別人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質疑,他也滿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隨口更改。於是時人説他是“口中雌黃”。宋代週密《齊東野語·著書》:“近世諸公,多作考異、證誤、糾繆等書,以雌黃前輩。”因此,對待前人留下來的文字,應採取慎重的態度,正如《顏氏家訓》所言:“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

(作者:實子 山東中醫藥大學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