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發展 中醫自有立腳點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05-18 內容來源: 中國網
近代西方科學文化傳入後,我國原有學科開始脫離傳統模式,向西方科學文明融會,大多數傳統學科或被外來科學所取代,或被肢解成新式學科中的構件。只有中醫藥學,雖然遭受前所未有的衝擊、打壓,甚至險遭取締,但總體上仍然保持著傳統學術風貌,可謂一枝獨秀。這得益於民國時期中醫藥界的抗爭圖存和自強發展。
余雲岫早在1916年就著書《靈素商兌》,用西醫解剖、生理、病理學作為標準,對《內經》開展全面批判,“痛詆陰陽五行、十二經脈、五臟六腑之妄”,試圖使建立在《黃帝內經》基礎上的中醫理論大廈土崩瓦解。
在時勢的緊逼下,為了生存,中醫界進行多種探索,改良、革新、科學化,其中“中醫科學化”成為一時潮流。陸淵雷認為中醫確有實效,但科學畢竟是真理。主張以西醫學為參照,用科學方法來整理中醫學。陸氏主持起草中央國醫館《統一病名建議書》指出:“國醫原來病名向來不科學……西醫病名既立於科學基礎之上,今若新造病名,必不能異於西醫,能異於西醫即不能合於科學”。還有譚次仲、謝仲墨等也主張中醫科學化,視科學為真理,用西醫作為標準。
面對嚴峻挑戰,中醫界有識之士從學理、醫理上進行反駁、抗爭。惲鐵樵《對於統一病名建議書之商榷》明確指出:“天下之真是原只有一個,但究此真是之方法則殊途同歸,方法卻不是一個。……西方科學不是學術唯一之途徑,東方醫術自有立腳點。”中醫陰陽五行學説尤其是五行最受當時科學人士的抨擊。而惲鐵樵獨具慧眼,指出 “《內經》言五行配以五臟,其本源本于天之四時”(《群經見智錄》),認為五行是四時的代名詞,不過是用來演説四時之變化,從方法論上闡釋了中醫樸素辨證的認知思維,回擊了對中醫的責難。
楊則民著《內經之哲學的檢討》,認為“中西醫之不同,不在生理、解剖、病理、實驗,而在整個之思想系統上矣”。指出《內經》的“最高理論為陰陽五行、生長收藏與調節……自以辯證法為最正確之途徑”,認為《內經》的方法論是辯證法,只有站在哲學的高度才能認識到它的真正價值。
陸士諤認為“凡是一種學術,必有其根據地,必有其立腳點”(《士諤醫話》)。時逸人認為中醫的特長在於“運用虛實寒熱等為辨證之方針,選用歷代相傳之經驗良方,尤注意於人體自然之機能,以及風土氣候之變遷,方藥之配合加減等”(《研究中國醫學的幾個信條》)。辨證論治為中醫立腳點已躍然紙上。
民國時期,雖然有過一些迎合“科學”的探索,但是惲鐵樵、楊則民、陸士諤、時逸人等醫家堅持中醫自有立腳點,積極維護基於《黃帝內經》所建立起來的中醫理論體系的完整性,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這一時期的醫家非常重視傳統學術的繼承,如《中國醫學大辭典》《中國藥學大辭典》等首部中醫藥辭典問世;《三三醫書》《中國醫學大成》等大型叢書編輯;《清代名醫醫案精華》《全國名醫驗案類編》等醫案佳作編撰。同時在繼承基礎上不乏創新提高,在診治理論和臨床實踐上取得可圈可點的成績。診斷方面,祝味菊繼承明代張景岳“兩綱六變”之説,明確提出“八綱”,並指出它具有“執簡禦繁”的重要作用。傷寒、溫病方面,黃竹齋《傷寒論集注》集傷寒之大成,更有惲鐵樵《傷寒論研究》、陸淵雷《傷寒論今釋》、余無言《傷寒論新義》、祝味菊《傷寒質難》等多部傷寒新作;何廉臣《重訂通俗傷寒論》等,主張寒溫融合。臨床各科,名家輩出,如治溫病有丁甘仁,針灸有承淡安,一指禪推拿有丁鳳山。學術思想,傳承有序,如治中風有張山雷,上承張伯龍,下及張錫純。這些大師名家踏著時代的節拍,或繼承傳統,或融會新知,有力地推動中醫臨床的發展。正是這些前輩的積極作為,自強進取,才奏響了民國中醫發展的主旋律。
(作者:朱建平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