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芝銀:溫補脾腎、化痰祛瘀治癭瘤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03-23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許芝銀,男,漢族,安徽來安人。主任中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名中醫。曾任江蘇省中醫院外科主任、江蘇省中醫院副院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外科甲狀腺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從事中醫外科專業50年,臨床經驗豐富,尤其擅長診治甲狀腺疾病、乳腺疾病。研製成功“固化小鼠甲狀腺球蛋白檢測人血中抗甲狀腺蛋白抗體”用於診斷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並獲得專利;運用具有理氣化痰、破瘀散結的癭瘤散結湯治療甲狀腺腫瘤;用養陰清熱法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用疏散風熱法、溫補法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均具有控制症狀快、不易復發等優點。

主編參編著作10部,其中主要有《甲狀腺疾病的中醫診斷與治療》《常見外科疾病的中醫治療》《瘍科醫論選》等。編導製作電視教學片《丹藥的研製》《膏藥》《脫疽》3部,發表論文30余篇。多項研究成果獲國家專利,1993年完成江蘇省科委課題“升丹及其製劑毒性作用的研究”,並獲江蘇省中醫藥科技二等獎;1994年主持完成江蘇省中醫局課題“EJY型自動煎中藥機”並通過鑒定,獲江蘇省科技進步四等獎;研製“克乳痛膠囊治療乳腺增生症的臨床和實驗研究”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並將成果順利轉讓生産企業。

•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又稱橋本甲狀腺腫,是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屬於中醫“癭瘤”範疇,病程進展緩慢。許芝銀教授將治療分為三個階段:早期病程較短或為一過性,其主要病機為肝郁氣滯,血行不暢,瘀熱傷陰。治宜疏肝理氣,化瘀散結或清熱養陰,方選柴胡疏肝散與一貫煎合方加減;之後迅即進入中期,病機為氣滯血瘀,痰瘀互結,以局部腫塊,質硬不消為主要表現,治宜行氣活血,祛瘀化痰散結,方選桃紅四物東加丹參、川楝子、夏枯草、三棱、莪術等。病程稍久即進入晚期,表現一派脾腎陽虛之象,臨床上此期病人最多,病機為脾腎陽虛,寒痰凝聚,痰瘀互結,治宜溫補脾腎,軟堅化瘀散結。此病後期治療,醫者患者均應耐心,切勿操之過急。

唐某某,女,45歲。2009年7月22日初診。

患者因頸部腫脹伴隱痛3個月余,在外院診斷為“橋本氏甲狀腺腫”,而以西藥治療(口服優甲樂每次25微克,每日1次;一週後改為每次50微克,每日1次),服藥3個月,效果不明顯而求治中醫。就診時症見:頸部腫脹,隱痛不適,畏寒時冷,夜寐欠安,大便溏薄,精神不振,面色無華,頸部腫脹,甲狀腺漫腫質偏硬,無明顯結節觸及,輕壓痛;舌淡紅,苔薄白,脈細數。血清TGA-Ab↑,TPO-Ab↑,T3、T4↓,TSH↑。B超示:甲狀腺左葉5.0cm×2.0cm×2.3cm,甲狀腺右葉5.0cm×2.18cm×1.8cm,峽部厚0.75cm,回聲不均,血流增強。

辨證:脾腎陽虛,痰瘀互結。

治法:溫補脾腎,化痰祛瘀。

處方:黨參10克,黃芪10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麻黃10克,白芥子10克,制附片10克,肉桂3克,雷公藤10克,丹參10克,制半夏10克,茯苓10克,陳皮5克,甘草5克。14劑 ,每日1劑, 水煎服,日服2次。

二診(2009年8月7日):服上方後自覺精神轉振,畏寒肢冷,夜寐不安,大便溏薄等症均有改善,但頸前腫塊未見明顯變化,苔脈同前。原法出入續治:原方加莪術10克,桃仁10克,皂角刺10克。14劑 ,每日1劑, 水煎服,日服2次。

三診(2009年8月26日):服藥後訴自覺症狀明顯好轉,頸前隱痛亦已消失,局部觸診亦感甲狀腺較前變軟。舌淡紅,苔薄白,脈平。復查甲狀腺功能五項已全部在正常範圍,B超示:甲狀腺左葉3.54cm×1.2cm×1.56cm,甲狀腺右葉4.39cm×1.36cm×0.41cm,峽部厚0.41cm。效不更方,原方續服28劑。2月後電話隨訪告知,自覺症狀以基本消失,就近醫院復查甲狀腺形態,體徵等均已趨正常。囑其注意生活飲食起居,並需定期復查。

按 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又稱橋本甲狀腺腫或橋本病,是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屬於中醫“癭瘤”範疇,病程進展緩慢。許芝銀教授將治療分為三個階段:早期病程較短或為一過性,其主要病機為肝郁氣滯,血行不暢,瘀熱傷陰。治宜疏肝理氣,化瘀散結或清熱養陰,方選柴胡疏肝散與一貫煎合方加減;之後迅即進入中期,病機為氣滯血瘀,痰瘀互結,以局部腫塊,質硬不消為主要表現,治宜行氣活血,祛瘀化痰散結,方選桃紅四物東加丹參、川楝子、夏枯草、三棱、莪術等。病程稍久即進入晚期,表現一派脾腎陽虛之象,臨床上此期病人最多,病機為脾腎陽虛,寒痰凝聚,痰瘀互結,治宜溫補脾腎,軟堅化瘀散結。本例即是後期,醫者患者均應耐心,切勿操之過急。 (江蘇省中醫院 朱永康整理)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