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補溫養治虛勞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03-02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久虛不復謂之損,損極不復謂之勞,故虛勞又稱虛損。虛勞之證,初則以虛為主,久之則為勞也,其是以臟腑虧損,氣血陰陽不足為主要病機的多種慢性虛弱證總稱。虛勞之治,歷代先賢或從氣血,或從陰陽,或從五臟,治各不同,又創有補中、固本、益氣、養血類諸方藥,皆為良法。

陳寶貴教授治療虛勞之證,認為虛勞初得或虛勞輕證,尋常藥物可治,對於虛勞重症,證屬氣血陰陽大虧,精血內奪者,此非尋常參術、歸芎之味所能勝任,必于辨證組方中加血肉有情之品以大補精血。如證屬血虛之虧者,方中常加阿膠、河車等;如證屬腎陽虛弱者,方中常加鹿角片、鹿茸片等;如證屬陰虛之虧者,方中常加鱉甲、龜板等。另外,對於虛勞重證,多見氣血陰陽虛損較甚,治療時溫陽甚則傷陰,益陰甚而礙陽,補氣甚則傷血,養血甚則礙氣,又有陽損及陰,陰損及陽,“大實有羸狀,至虛有盛候”之證,如辨證不明,用藥無序,則病危矣!故而陳寶貴指出,如遇虛勞重症,應細緻入微,宗“陽中求陰,陰中求陽”之法,除急症外,皆宜溫補溫養為佳,不宜過用過燥過膩之藥,則較為穩妥。以下是幾則醫案,輕重皆有,與同道分享。

案1 中氣不足虛勞

張某,男,54歲,200 7年5月4日診。

主因“氣短半年”來診。現症:氣短,神疲乏力,脘腹怕涼不舒。舌淡,苔白,脈弦細。

證屬:中氣虛弱。

治以:溫中健脾。

處方:黃芪15克,黨參10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甘草10克,大棗3枚,生薑3片。7劑,水煎300毫升,分早晚2次飯後溫服。日1劑。

二診(5月9日):藥後乏力氣短減輕,脘腹已不怕涼。上方又取7劑。

藥後病癒,隨訪1年未發。

按 中氣虛弱故見氣短,神疲乏力,脘腹怕涼不舒。舌脈亦為其徵象。方用黃芪建中湯建其中氣,中氣足,乏力氣短自能恢復。方中桂枝溫陽散寒,可除脘腹冷痛。如遇脘腹冷痛較甚,方中亦可用幹姜代生薑。

黃芪建中湯一方,主治中焦虛弱(寒)之證。但對久病虛勞之重症,氣力較弱,需增加藥味藥力方可。

案2 心腎兩虛虛勞

鄒某,女,61歲,2007年10月17日診。

心梗冠脈支架術後5年以來,總感心悸乏力,汗出,氣短,寐差。舌紅,脈細數。

證屬:心腎兩虛。

治以:養心益腎。

處方:黨參15克,麥冬30克,五味子5克,山茱萸10克,丹參20克,黃精20克,白芍15克,棗仁15克,生牡蠣30克,肉桂6克。7劑,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溫服,日1劑。

二診(10月24日):症狀減輕,舌紅漸退,脈轉有力。又取14劑。

藥後病已痊癒,2年未發。

按 大病之後,心血受損,腎陰虧耗,虛火上炎,故而諸症作矣。方中生脈散加丹參可以益心氣,養心陰;黃精可補五臟虧虛,對於久病虛損甚是有效;又加山萸、牡蠣、滋腎陰,斂心氣;棗仁養心安神以助睡眠;佐以少量肉桂以引火歸源,使諸藥滋而不膩。全方共奏養心益腎之效,患者服用20余劑而取良效。

黃精一藥,張景岳曰:“能補中益氣,安五臟,療五勞七傷,助筋骨,益脾胃,潤心肺,填精髓,耐寒暑,久服延年不饑,發白更黑,齒落更生。”《本草求真》:“能補中益五臟,補脾胃,潤心肺,填精髓,助筋骨,除風濕,久服不饑”,以上皆講其有補益五臟之功。陳寶貴常説,此藥補而不燥,養陰之中又有補氣之能,常服久服,能益氣力、養精神、填精髓,有延年防衰的功效。對於常見虛勞之證皆可加減用之,如遇服後中滿,可佐以理氣之藥。

案3 貧血虛勞

秦某,女,45歲,2005年4月15日診。

主因“周身乏力3年”來診。患者3年前出現周身乏力,常伴有頭暈,心悸,氣短,汗出。在市醫院診斷為貧血,服用一段西藥,病情好轉,停藥後又反覆,遂來就診。現症:周身乏力,心悸,氣短,汗出,頭暈,動則尤甚,月經量少。舌淡,苔白,脈弱無力。查體:口唇色淡,面色淡白。查血常規:血紅蛋白:74g/L。

證屬:心脾兩虛,氣血不足,腎陽亦虛。

治以:補氣健脾,養血補血,溫補腎陽。

處方:黃芪30克,黨參15克,麥冬15克,當歸15克,川芎10克,熟地黃15克,益母草30克,阿膠10克(烊化),砂仁10克,茯苓15克,五味子5克,鹿角片10克,甘草10克。15劑,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溫服,日1劑。

二診(5月4日):藥後諸症減輕,唯偶有胃脹,上方加陳皮6克。取30劑。

三診(6月3日):諸症皆無,經量增加,復查血常規:血紅蛋白:101g/L。又取30劑,改為2日1劑。

之後8月份又來診取藥30劑,仍2日1劑。服藥完後來電告知病已痊癒,血常規已正常,隨訪2年,病未復發。

按 腎藏精,精血互生,心生血,故補腎養心可以治療貧血,如治療得當可治療各種造血功能障礙性疾病,上方中鹿角片可補腎陽、益精血,起到精血互生之作用。經雲:“損者益之,勞者溫之”,方中又加健脾養心、補氣養血之品,使貧血逐漸改善。二診中加少量陳皮起到理氣防補藥壅滯之作用。三診中方藥改為2日1劑,即可鞏固療效,又可防止氣血漸復,補藥過猛之弊,此亦可改為丸藥服用。

□ 寇子祥 天津中醫藥大學武清中醫院 陳寶貴名中醫工作室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