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舒文學術臨床經驗 腸易激綜合徵辨治心得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03-02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抑木扶土調肝脾 久瀉不止溫腎陽

腸易激綜合徵臨床常以腹痛和腹部不適伴排便習慣改變為特徵,是較難徹底治愈的胃腸道功能性疾病之一。導師沈舒文教授認為,本病的基本病機是肝旺乘脾,脾土受伐,正如《景岳全書·雜症謨·泄瀉》曰:“凡遇怒氣而作泄瀉者,……此肝脾二臟之病也。蓋以肝木克土,脾氣受傷而然”。治以抑木扶土,調理肝脾,以痛瀉要方為主方,“痛責之肝”,抑木即瀉肝,重用白芍30克,配木瓜與甘草酸柔甘緩瀉肝木,緩急止痛;“瀉責之脾,脾責之虛”,炒白術、陳皮配黨參扶土健脾止瀉,防風蕩風化濕。對情志致病明顯者,加合歡皮、白蒺藜解鬱平肝;對瀉泄重者,先配肉豆蔻、幹姜、吳茱萸等以溫中暖脾止瀉;若久瀉不止,認為是“下元失守”,“脾陽之根在命門”,配製附片、補骨脂等補腎暖脾可取效。

典型驗案

寇某某,男,50歲, 2013年9月8日初診。

患者主訴“腹痛、腹瀉、腸鳴1年,加重1月。每因工作緊張則腹瀉,嚴重時日約瀉4~6次,便前腹痛,便後消失,常感腹內作響,多次查腸鏡正常,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徵,多處治療未愈。舌淡紅苔白,脈弦。

辨證:肝旺脾虛,腸失固攝。

治法:瀉肝補氣健脾,溫腎固腸止瀉。

方藥:黨參20克,白芍30克,炒白術20克,陳皮12克,防風10克,木瓜20克,附片10克(久煎),幹姜12克 ,補骨脂15克,肉豆蔻10克,烏藥15克,合歡皮15克,炙甘草6克。12劑,日1劑,水煎服。

二診:腹痛消失,大便正常,以上方為基礎方調治2月痊癒。

便意不盡兼墜脹 運脾罔效升清陽

本病若以結腸運動障礙為主者,常大便次數增多,便後仍感便意未盡,可伴小腹墜脹、腸鳴,此為脾胃清陽下陷,濕濁下滯大腸所致,即《內經》所雲“清氣在下,則生飧泄”之故。沈舒文常從健脾升清、化濕行氣治療,方用七味白術散(人參、白術、茯苓、木香、葛根、藿香、甘草),下腹墜脹加黃芪,與方中葛根升發脾胃清陽之氣,一般泄瀉、墜脹可見效。但若瀉仍不止者,他認為升陽必“蕩風”,所謂蕩風者,以升浮表藥如防風、升麻,方中藿香之屬以鼓蕩脾胃氣機,“以助升騰之氣”(《赤水玄珠》)。他治瀉尤重用風藥,認為腸胃虛而瀉,“空谷”生風,受外風而瀉,風陷“虛谷”,“如地上淖澤,風之即幹”(《醫宗必讀·泄瀉》),對便意不盡在運脾升陽的同時配枳實、檳榔、萊菔子之屬行氣導滯,調理胃腸氣機。

典型驗案

馬某,女,41歲, 2013年1月8日初診,以“腹瀉、小腹墜脹2年,加重2月”為主訴。兩年來大便稀,日約2到4次,排便時小腹墜脹,多次查腸鏡正常,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徵。近2月因勞累症情加重,並有排便不盡感,舌淡苔白膩,脈濡緩。

辨證:脾虛濕滯,清陽不升。

治法:補脾燥濕,升陽蕩風。

方藥:黃芪30克,黨參20克,白術20克,茯苓15克,葛根15克,升麻6克,防風10克,肉豆蔻10克,陳皮12克,枳實15克,木香10克,檳榔10克,炙甘草6克。12劑,日1劑,水煎早晚服。

二診:腹瀉停止,小腹墜脹感消失,排便通暢。以上方為基礎方化裁調理,鞏固療效,5周痊癒。

腹瀉便滯相兼夾 並舉止瀉與通腑

腸易激綜合徵若表現為腹瀉與便滯同時出現或交替出現,此多見於結腸運動障礙與分泌功能障礙的混合型,為脾虛濕盛,腑氣鬱滯所致。脾虛濕勝腸不固則腹瀉,腑氣鬱滯氣不降則便滯,沈舒文用健脾止瀉與行氣導滯並舉,稱之為縱擒宣攝法度,方藥常用理中丸合四神丸溫中健脾固腸而止瀉,配枳實、檳榔、木香或大黃行氣通腑而導滯,縱通與擒止並用,每取良效。

典型驗案

萬某某,女,48歲, 2014年6月18日初診,以腹瀉、腸鳴2年,排便不暢1年為主訴。兩年來常稀便、腸鳴,便前腹部不適,近1年來上述症狀未減,又逐漸出現排便不暢,嚴重時排便像“擠牙膏”樣。多處治療,腸鏡等檢查正常,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徵。舌淡苔白,脈沉細弦。

辨證:脾虛濕盛,腑氣不暢。

治法:健脾固腸止瀉,通腑行氣導滯。

方藥:人參10克,炒白術20克,幹姜15克,白芍30克,陳皮10克,防風10克,補骨脂15克,肉豆蔻10克,枳實30克,炒萊菔子15克,檳榔10克,木香10克,炙甘草5克。12劑,日1劑,水煎早晚服。

二診:大便基本成型,便前腹瀉消失,排便通暢,偶爾有腸鳴。以上方為基礎方調治3周痊癒。

腸鳴腹瀉稀水便 分利兜澀固大腸

患本病者平素多有大便不實,每因飲食不慎或情志變化可突發水樣腹瀉、腸鳴、陣發性腹痛等小腸功能障礙的顯著表現,此為腸內水濕過盛,內迫下注為患,沈舒文用分利水濕與“兜澀”固腸實大便並治,每獲良效。分利水濕常用春澤湯:人參10克,茯苓12克,豬苓15克,桂枝10克,澤瀉15克,白術15克(可肉桂10克易桂枝),稱為“開支河”,利小腸而以實大腸也,正如《醫宗必讀·泄瀉》雲“使濕從小便而去,如農人治澇,導其下流,雖處卑隘,不憂巨浸”,與此同時,配四神丸、烏梅、石榴皮、赤石脂等溫脾兜澀固腸藥止瀉,認為兜澀藥可以擒津固腸,擬制腸蠕動,延長水谷在腸道的停留時間,使得大便轉為正常。

典型驗案

謝某某,男,28歲, 2014年4月16日初診,以“間斷腹痛、腹瀉2年,稀水樣便半月”為主訴。患者平素大便不成形,臍周不適,間斷腹痛,西醫曾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徵。近半月受涼後出現瀉稀水樣便,日約3到6次,腸鳴,臍周隱痛。舌淡苔白膩,脈沉緩。

辨證:寒濕濡腸,水濕下注。

治法:分利水濕,固腸止瀉。

方藥:人參10克,肉桂10克,白術20克,澤瀉10克,茯苓15克,豬苓15克,幹姜15克,補骨脂15克,肉豆蔻10克,烏梅30克,砂仁4克(後下),赤石脂30克(先煎),枳殼10克,炙甘草5克。12劑,日1劑,水煎早晚服。

二診:服上藥後腹瀉止,大便轉正常,開參苓白術散3盒,健脾止瀉,鞏固療效。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