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辨治體會:有熱莫攻熱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02-26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陽氣內鬱 調以桂枝湯

劉金仙,女,65歲,2011年4月5日初診。

患者近一年來,自覺雙側大腿外側似有火烘熱,休作有時,尤以夜間為甚,有時徹夜不眠,伴煩躁,診見面色白少光澤而兼黯滯,體瘦,二便如常,無顴紅升火及夜間盜汗等現象,舌質淡,舌苔薄白,脈弦細,前醫作陰虛內熱治,非但無效,反增熱重,在城市醫院經多項檢查,無異常,轉診中醫。

辨為陽氣內鬱,營衛不和,以小劑桂枝湯消息之,果有效。

二診:處以桂枝9克,白芍10克,黃芪9克,生薑5克,大棗5枚,白術9克,枳殼6克,柴胡6克,當歸10克,5劑,水煎服,每日1劑。

三診:服藥後已不發熱,效不更方,再擬:柴胡8克,枳殼6克,甘草6克,白芍9克,桂枝6克,黃芪9克,當歸9克,白術9克,生薑5克,大棗5枚。5劑。藥後未曾發熱,後仍宜桂枝東加減調理,前後治療半月,愈。

按 本例發熱,熱在局部,似或成條狀或成塊狀,非全身發熱,且無陰虛現象,顯係陽氣內鬱,營衛不和,先以小劑桂枝湯消息之,果然有效,再以桂枝方稍事出入,服10余劑病癒,纏綿年余之疾,豁然而失。方中桂枝辛溫,辛能散邪,溫從陽而扶衛,芍藥酸寒,酸能斂汗,寒走陰而益榮,黃芪益氣,當歸補血,生薑、大棗,甘草,用以調和中氣,枳、芍、柴、甘疏肝解鬱,調和肝脾,斂陰泄熱,如是則陽鬱散,營衛和而發熱除。

脾胃內傷 治宜補中益氣

儲芙蓉,女,67歲,2012年3月2日初診。

患者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已有10餘年,雙足關節及腕關節趾、指關節者已出現畸形,生活不能自理。近三年來出現數度發熱,一發熱就必須到醫院住院,出院後過不了多久又發熱,發熱了又去住院,如此往復兩年來余。家中積蓄耗盡。今又發熱,無錢再進醫院,遂來求治中醫。

觀其患者面色蒼白,骨瘦如柴,四肢關節畸形,自覺體內發熱,用手觸及皮膚又不顯然。舌質淡白,少苔。脈細弱。

久病內傷,氣血被耗,脾胃之清氣不升,鬱而發熱,用補中益氣法治之。

處方:黨參10克,黃芪10克,陳皮10克,升麻8克,柴胡8克,當歸10克,白芍9克,熟地9克,生地7克,甘草6克,知母8克,百合12克,乳沒5克,秦艽9克,鱉甲9克。

二診:進前方5劑後,發熱漸退,納谷漸馨,再擬黨參10克,黃芪10克,陳皮10克,升麻8克,柴胡6克,當歸9克,白芍9克,熟地9克,生地6克,甘草6克,知母6克,百合9克,乳香、沒藥各7克,秦艽8克,鱉甲8克,太子參9克。

三診:在前方基礎上加山茱萸15克,麥冬9克。

按 患者患類風濕十年余,氣血消耗殆盡,陰陽虧虛,臟腑功能失調。脾胃為氣生化之源,今脾氣虧虛,化源不足,非大補脾胃之中氣而清氣不能升,鬱熱難以散,故用補中益氣法為主,兼及養血滋陰。脾氣升,鬱熱退,陰液化,營衛和,發熱可瘳。

方中黃芪補中益氣、升陽固表為君;人參、白術、甘草甘溫益氣,補益脾胃為臣;陳皮調理氣機,當歸補血和營為佐;升麻、柴胡協同參、芪升舉清陽為使。綜合全方,補氣健脾,使後天生化有源,脾胃氣虛諸證自可痊癒。金元醫家李東垣認為“火與元氣不兩立”,故用甘溫補氣之藥以治氣虛身熱內傷之火;病久血必虛,故用當歸、白芍、熟地補血;久耗陰不足,知母、百合、鱉甲滋補陰液,使氣血充,陰火降,而身熱自除。三診在前方基礎上加山茱萸,補益肝腎,澀精固脫。加麥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全方遵“勞者溫之,損者益之”之義,補中之劑得陰滋之藥而中自安,益氣之劑賴益血之品而土益培,補脾使地道卑而上行,益陰使內熱自退。此陰陽平調,氣血並治之法也。

□ 王業龍 安徽省岳西縣王業龍中醫診所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