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名方:百合丹參飲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01-22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趙進喜,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呂仁和教授學術繼承人。現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內分泌重點學科帶頭人,糖尿病腎病“微型癥瘕”重點研究室主任,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大內科副主任,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中醫內科教研室主任。兼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秘書長,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副主委,北京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北京醫學會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編委,《糖尿病天地》雜誌副主編,《中華糖友》主編,《糖尿病之友》雜誌編委等職。
曾發表論文、譯文90余篇,著有《四大經典與中醫現代臨床》(叢書),《糖尿病及其並發癥中西醫診治學》《內分泌代謝病中西醫診治》《疼痛性疾病現代中醫治療學》等學術著作與科普著作22部。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
組成:百合25克,烏藥9克,丹參25克,砂仁(後下)3克,白芍25克,炒白術12克,茯苓12克,枳殼9克,陳皮9克,厚樸9克,雞內金12克,炙甘草6克。
功用:和胃益脾,行氣活血。
主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症見胃痛者,除外消化道出血、胃穿孔等外科病症。可隨症加減,應用廣泛,包括胃陰虧虛、胃氣虛寒等多種類型胃痛,症見胃脘脹痛,拒按或喜按,納呆食少,大便幹稀不調,小便可,舌質暗紅,苔白,或少苔,脈沉或脈細。
用法:水煎400毫升,每日1劑,早晚分服。
方解: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引起的胃痛,病程較長,大多虛實夾雜,陰陽俱損,故本方以調和脾胃,燮理陰陽為大法,臨床以百合丹參飲隨症加減,可取良效。百合味甘,氣平,性潤,《神農本草經》謂其可“補中益氣”,烏藥,行氣止痛,溫腎散寒,《本草備要》謂其“辛溫香竄。上入脾肺,下通腎經。能疏胸腹邪逆之氣,一切病之屬氣者皆可治。”二藥合用為百合烏藥散,行氣而無耗氣傷陰之弊。丹參、砂仁並用取法于善治“心胃諸痛”的丹參飲,丹參補血活血,功同四物,砂仁開胃理氣,增進食欲。已故中醫專家焦樹德教授更有三合湯,即上兩方加用良附丸,主治胃寒氣實,氣血失和之胃脘病,瘀滯較重者,再加失笑散便為四合湯。加茯苓、炒白術健脾益氣,枳殼、陳皮、厚樸理氣和胃,雞內金消食和胃,以助脾胃運化,白芍、甘草酸甘化陰,緩急止痛。諸藥並用,共奏健脾和胃,行氣活血之功。
加減運用:胃寒氣實,遇寒胃痛加重者,加用高良姜10克,香附12克;舌苔黃膩,胃脘按之疼痛者,加黃連10克,瓜蔞18克,法半夏12克;反酸燒心者,加黃連10克,吳茱萸3克,煅瓦楞30克,海螵蛸30克;噁心,嘔吐者,加姜半夏12克,旋覆花(包煎)10克,代赭石(先煎)30克;口乾,口苦,大便幹者,加柴胡12克,黃芩9克,熟大黃9克。(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申子龍整理)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