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克民:治淋巴瘤補氣養陰是大法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01-19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魏克民教授是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浙江中醫藥大學教授、研究員、博士及博士後導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工作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是我國著名中醫及中西醫結合腫瘤專家,從事中醫及中西醫結合治療血液系統和腫瘤疾病40餘年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療效顯著,深為廣大患者信賴與推崇。筆者有幸隨師侍診,聆其教誨,略有心得。現將魏老治療淋巴瘤的經驗總結如下,以享同道。
淋巴瘤是原發于淋巴結和(或)淋巴結外組織或器官的一種惡性腫瘤,可歸屬於惡核、痰核、失榮、石疽、瘰疬、痰毒、筋瘰、癥積、陰疽等範疇。
病因病機
魏克民認為,淋巴瘤形成的病因主要是外因和內因。外因主要是四時八風,邪實相博所致,其指六淫入侵,影響臟腑,氣血受阻,痰濕毒瘀交結,日久成瘤。內因主要是七情、飲食所傷,且痰、濕、氣、血、熱與之並存。魏克民還指出,淋巴結腫大,皆與“痰”有關,正所謂“無痰不成核”,如陳實功《外科正宗》雲: “失榮者,或因六欲不遂,損傷中氣,鬱火所凝,墜痰失道,停結而成。”而“痰”的形成,與脾腎的關係最為密切,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為生痰之源,脾陽虛則運化失司,精微失布,水濕停蓄,凝而不散,聚而成痰,腎為先天之本,主水,腎陽虛則水濕內停,聚而成痰,腎陰虛則虛火上炎,灼津為痰,如《景岳全書·雜證漠》雲:“五臟之病,雖俱能生痰,然無不由乎脾腎。蓋脾主濕,濕動則為痰;腎主水,水泛亦為痰。故痰之化無不在脾,而痰之本無不在腎。”正氣虧虛是腫瘤發生的重要原因,《諸病源候論》認為“虛勞之人,陰陽傷損,血氣凝澀,不能宣通經絡,故積聚于內”,正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腎為先天之本,故與正氣虧虛有直接的關係。無論疾病的發生發展如何,魏老認為淋巴瘤病位主要在於脾腎、其根本病機在於正氣虛弱,邪氣亢盛,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調。
辨證論治
淋巴瘤的臨床表現形式多樣,眾醫家學者的辨證分型各有不同,可謂百家爭鳴,各抒己見。同時,大多數醫家亦有共識,認為淋巴瘤乃本虛標實之證,血瘀、痰凝、邪熱是標;脾腎虧虛是本。魏克民根據多年治病經驗,擬定淋巴瘤辨證主方,分別予以補氣健脾、補腎益精、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軟堅散結、化瘀通絡等法治療,主方用幹蟾皮、全蝎、腫節風、山海螺、三葉青、香茶菜、藤梨根、白花蛇舌草、貓爪草、魚腥草、夏枯草、岩柏、蚤休、半邊蓮、半枝蓮、蛇莓、羊蹄、南方紅豆杉、黃芩等清熱解毒;生黃芪、黃精、太子參(男多用)、黨參(女多用)、女貞子(女多用)、杜仲、枸杞子等補氣健脾,補腎益精,扶正祛邪;三棱、莪術、炮山甲等軟堅散結、化瘀通絡。
用藥特色
魏克民認為,淋巴瘤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發展過程緩慢,一般都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邪氣亢盛為主,第二個階段是邪正相爭,第三個階段是正氣虛弱為主,不管疾病發展到哪一階段,都是正氣虛弱,邪氣旺盛的表現,久病必然耗氣傷津,氣為血之帥,氣虛則血虛,脾胃氣虛則血失統攝而出血,津液大傷,必然出現陰虛為主的表現,“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但凡舌紅苔薄白,脈細數均可採用補氣養陰為治療大法。故魏克民喜用生黃芪、黃精、太子參(男多用)、黨參(女多用)、南沙參、北沙參、女貞子(女多用)、枸杞子、鮮鐵皮楓鬥、白芍、赤芍等補氣養陰之藥。還有一大用藥特點是藥味多,用量大,特別對於淋巴瘤患者,每劑方子中必用三葉青,且用量都為30克。三葉青具有清熱解毒、祛風化痰、活血鎮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高熱驚厥、肺炎、哮喘、肝炎、風濕、月經不調、咽痛、瘰疬、癰疔瘡癤及惡性腫瘤,均具有很好的療效。魏克民還認為,腫瘤多遷延日久,“久病多瘀,久病入絡”,必然會導致氣滯血瘀,故常用三棱、莪術、炮山甲、炙鱉甲等軟堅散結、化瘀通絡。
典型病案
華某某,女,37歲。2012年因發現無痛性、逐漸增大的雙頸部淋巴結就診,在國外某大型醫院診斷為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為T 細胞淋巴瘤,曾予多次化療,後患者因懼怕化療副反應于2012 年7月12日求診魏克民。
初診症見面色晦暗,形體消瘦,胃納差,便爛,舌淡紫,苔白膩,脈細滑。中醫辨證屬氣血兩虛型,治則補氣健脾、補腎益精、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軟堅散結、化瘀通絡。
方藥:三棱12克,莪術12克,炮山甲6克(先下),南方紅豆杉12克,幹蟾皮12克,全蝎3克,腫節風30克,山海螺15克,三葉青30克,香茶菜30克,藤梨根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貓爪草30克,魚腥草30克,夏枯草30克,岩柏30克,蚤休15克,半邊蓮15克,半枝蓮15克,蛇莓15克,羊蹄15克,黃芪30克,黃精15克,女貞子15克,枸杞子15克,杜仲15克。14劑,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用。
二診,患者自訴精神好轉,胃納漸佳,面色較之前有所紅潤,舌質變淡、脈相明顯改善,但是飲食欠佳,予原方加柴胡15克,陳皮15克,炒雞內金15克,炒薏苡仁30克,繼服14劑。
三診,患者自訴飲食尚可,但睡眠欠佳,舌淡苔薄白,脈細。予原方去柴胡、陳皮、炒雞內金、炒薏苡仁,改酸棗仁15克,合歡皮15克,夜交藤15克,制首烏15克,繼服14劑。此後,患者多次門診隨訪治療,辨證調整用藥,未見淋巴結明顯增大,病情穩定。
□ 符陸帥 浙江中醫藥大學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