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救護醫院:近代第一個公辦中醫急救醫院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5-01-16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中醫的急救方法獨具專長,療效確切,並非一些人所誤解的那樣,認為中醫只能治療慢性病而不能用於急救。抗戰時期,中央國醫館與賑濟委員會合作建立的中醫救護醫院,是我國近代第一個公辦中醫急救醫院。

建立中醫救護醫院

1937年8月,日本飛機轟炸南京,軍民死傷甚多,下關難民傷亡尤慘。而當時缺醫少藥,只能眼看著那些無醫藥可治的傷兵難民死亡,而且還很容易導致瘟疫蔓延,軍心民心惶惶。

時任賑濟委員會委員長的朱慶瀾與國醫館館長焦易堂磋商,在南京老虎橋設立中醫救護醫院,下關熱河路設第一診療所,為大江南北的抗日兵民治病療傷。由陳果夫、陳立夫、彭養光、饒鳳璜、陳鬱、張錫君、黎劍虹、焦江定等組成董事會,焦易堂任董事長,朱慶瀾任院長,張錫君、饒鳳璜、黎劍虹任副院長(《中醫救護章則摘要》)。

中醫救護醫院由賑濟委員會與中央國醫館會兩方資助,其中賑濟委員會每月資助5000元。救護醫院主要採用中醫藥治療疾病和內外傷,兼用新式器械進行救護工作,以向參加抗戰的傷病兵民提供服務為宗旨。

醫院每日由中醫師輪流前往義診、施藥,內科名醫有鄒雲翔、隋翰英、周柳亭、沈仲圭、黃堅白等,外科名醫有虞尚仁、薛子仁、錢仲誼、王君毅及魯道南等。起初,收容由上海轉至南京的傷病官兵共八九百人;3個月後,住院人數增至數千人。“舉凡切傷、刺創、擦傷、裂創、搔創、槍創、彈片創等,經本院傷科醫師治療,獲效既眾且捷。尚有一部分負傷官兵,于秋陽烈日之中,或受濕熱之鬱蒸,兼發癰疽疔瘡者,為數亦頗多,皆均應用中藥而臻全治”(《賑濟委員會設立中醫救護醫院工作報告書》)。南京失守後,奉命後撤,所有傷病官兵,移交戰地後方醫院治療。

焦易堂率領部分人員趕赴重慶後,于1938年3月成立中醫救護總院,院址在重慶大梁子,院舍寬敞,每日門診逐漸增加,最多時內外科達一千余號。貧病難民,受惠實多。且與西醫院交換難於醫療之病人,互相為之治療,而痊癒者頗多。又在重慶設立中醫醫務人員訓練班,訓練人才,並於重慶郊區設立中醫診療所18處,每所醫師2人、護士2人,以利疏散至郊區的民眾就醫問藥(《抗戰期間的中醫救護醫院》)。

中醫救護總院設有醫療研究委員會,聘張簡齋、胡書城、藍伯熙、時逸人、饒鳳璜5人為委員,于每星期三舉行例會,討論本市或他處流行性病症之特效藥方及預防方法、本院發生奇異或疑難病症之治療方法。除此之外,醫院臨時發生危險病症隨時會診或開會討論。醫療研究委員會匯集傳統中醫個人經驗,發揮集體智慧,開闔作之風,大大提高了臨床療效。

中醫救護總院除具有門診、送診、住院治療、家庭顧問、機關團體學校衛生顧問等職能外,還經常對抗日軍隊、貧苦群眾送診贈藥,在社會上影響很大。

更名中醫救濟醫院

1939年1月,中醫救護醫院在重慶磁器口改組為中醫救濟醫院,負責難民及市民的救濟醫療事宜(《賑委會設中醫救濟醫院》)。醫院設有病床200張,設備措施一如西醫醫院,並“聘饒鳳璜為院長,陳鬱為名譽院長兼會診委員會主席。遇有危險病症,得臨時集合各中醫會同診斷,救治嚴重病人頗多,一時軍民稱便”(《中華醫藥學史》)。據統計,“自一月一日起,至五月三日止,門診病人各科合計共三千八百三十一人,住院病人二百二十九人”。重慶“五三”大轟炸後,即于5月4日將住院病人遷往北碚石墻院繼續治療,並由沈仲圭擔任院長,“自五月四日起,至九月底止,門診病人四千八百二十六人,住院病人一百九十九人”(《賑濟委員會抗戰時期社會工作報告》)。

中醫救濟醫院在北碚投資一萬多元,修建房屋六十余間,設有內科、外科、骨傷科、助産室、中藥房、中藥製劑室、藥方配置處等科室,住院病室共計18間,有床位74張。醫院工作人員(包括各診療所)共計80人左右,所有經費開支由賑濟委員會撥給,年支出八千至一萬元。聘請了一大批國內著名的中醫師,如張簡齋、邱嘯天、鄒雲翔、王伯岳、黃堅白、黃養民、許錫彥等。診斷疾病除望、聞、問、切外,還應用西醫的化驗手段,對血、尿、糞、痰、膿等進行化驗診斷。藥方配置處專門研製各科中藥方劑,曾製成治療傷寒、霍亂、痢疾等各種傳染性疾病的特效藥,並向全國推廣。

鋻於當時醫藥昂貴、貧病者多無力就醫的實際情況,除醫院總部外,還在重慶夫子池、南岸下新街、青木關、山洞、歌樂山、沙坪壩、姚家灣等處增設診療所各一處。1940年響應全國慰勞總會的號召,在通遠門、小龍坎、菜園壩、黃桷埡、寶蓋寺等處設立了義診處,凡抗日人員及家屬憑全國慰勞總會發給的證書免費就診。還在北碚設有施診處,凡確係貧困者可在門診治療,若需住院,可由賑濟委員會或患者所在機關團體出具證明,免費進行治療。

1942年,奉賑濟委員會之命,中醫救濟醫院與重慶施診所合併,易名為“北碚中醫院”。抗戰勝利後,因醫院名稱有“北碚”二字,被認定為地方性質,未能遷回南京,而是交與北碚管理局。1946年,因經費無源被迫停診(《賑濟委員會北碚中醫院》)。

□ 張效霞 山東中醫藥大學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