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選國醫大師促進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10-31  內容來源: 人民電視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馬建中與第一屆國醫大師李輔仁、第二屆國醫大師金世元日前做客人民網演播室,介紹國醫大師評選意義及第二屆國醫大師評選過程時指出,國醫大師評選工作有助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得到傳承。以下為訪談文字實錄——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您現在收看的是人民網健康訪談節目。2008年10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原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啟動了首屆國醫大師評選工作,在行業內外乃至國內外産生了積極而廣泛的影響。時隔五年之後,2013年10月,第二屆國醫大師評選工作再次啟動。在全國衛生和中醫藥醫療、教育、科研等機構從事中醫中藥工作的人員中評選出30位國醫大師。 今天我們就和廣大網友聊一聊關於國醫大師的相關話題。首先來介紹一下演播室的三位嘉賓,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馬建中先生,首屆國醫大師李輔仁先生,第二屆國醫大師金世元先生。 首先歡迎三位嘉賓。我們知道,第二屆國醫大師的評選是2013年10月啟動的,和首屆是相隔了五年,首先想請馬局長給我們介紹一下,前後相隔五年,這是基於一個什麼樣的考慮?

馬建中:謝謝主持人。我們2008年進行了首屆國醫大師的評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第一次評選中醫藥界的國醫大師,在行業內外以及國際上都産生了重大的影響。可以説,通過這次評選,對於凝聚行業的力量,提振我們這個行業的士氣,對於弘揚國醫大師的精神,傳承他們的學術思想來説,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這次評選,也在我們這個行業産生了積極的影響,對培養和造就新的名醫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而且,也更堅定了中醫藥行業人員奉獻中醫藥事業、發展中醫藥事業的信心和決心,營造了社會各界關心、支援中醫藥工作的良好氛圍,使中醫藥行業的形象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事過五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這五年內,一是狠抓30位大師的學術思想傳承,建立了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而且我們還和教育部一起,建立了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與臨床醫學專業學位銜接制度,創新師承教育與院校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培養高層次人才。二是通過邀請國醫大師參與人才培養和學術活動、編輯出版學術論著等方式,很好地整理和傳承了國醫大師的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惠及了中醫藥行業廣大從業人員。 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中醫藥事業發展進入到一個非常好的時期,有了一個非常好的勢頭,形成了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産業、文化六位一體、全面發展的工作格局。我們這個行業有89萬從業人員,工作在各級中醫醫療機構,工作在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他們中間涌現出了一大批名師、名家,行業內外也迫切要求再評選第二屆國醫大師,這不僅僅是我們這個行業的迫切心願,也是社會各界乃至人民群眾的迫切心願,為此,我們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共同啟動了第二屆國醫大師的評選。

主持人:其實我們知道,在當前國家已經把這個中醫藥發展上升到一個國家戰略的高度,馬局長剛才為我們非常好地闡釋了國醫大師的評選對於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接下來這個問題要問一下金老,知道您是剛剛被評選為國醫大師,國醫大師也是一個非常高的榮譽,當您得知自己獲得這一殊榮的時候,您最想説的話和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金世元:當選國醫大師以後,我很受感動,國醫大師這個稱號對我來講是最高的褒獎。我今後加倍珍惜它,做好工作。雖然歲數大了,一定要做到不用揚鞭自奮蹄了。 我是學徒出身,中藥行業學徒出身,從1940年我14歲開始,今年工作74年了,解放前我就幹了10年了。對於中藥方面的理解和過去一直的信念,我一生熱愛中藥事業,我認為這個事業是一個治病救人的事業,是至高無上的。所以,我在74年的中藥工作中,沒有過一點見異思遷的想法,沒改過行。另外,我做這個工作,堅持一個原則,恪守職業道德。從思想裏就認識到,我們的古人孫思邈説,人命至重,有貴千金;李時珍也説過,飲食者,人之命脈。我畢竟是搞藥的,這些真理名言,一直作為我的工作座右銘。 我過去總是上山去,上外地跑,爬山越嶺,長途跋涉,搞中藥工作,一直是這樣。現在我已經88歲,耄耋之年了,考慮身體具體情況,我就選擇了帶徒、傳承,這個我不用出門,在家裏可能就辦了。評上國醫大師以後,我一定在中藥的傳承方面做好自己的工作,也就是報答黨對我的器重和信任。我只能是做一些傳承工作。現在來看,我從第一批帶徒開始,第一批、第二批都有我,現在一共帶了27個人了。早期畢業生已經都成中藥行業的骨幹了。他們都退休了,都是高級職稱了。我現在帶的學生,主要都是北京市的,過去只帶醫療單位的,現在我考慮還不行,還得擴大點範圍,所以,中藥行業的生産經營、醫療、教學、科研,我都有學生,現在我只能努力做好這項工作了。

主持人:感謝金老用自己的經歷,展現了國醫大師的精神世界和學術境界,其實吐露了很多國醫大師的心聲,而且在這麼高齡的情況下,還對我們這個中醫藥人才的培養和發展給予這麼大的熱情和支援,非常感謝。接下來問一下馬局長,第二屆國醫大師的評選工作和首屆有什麼不同?評選過程是怎樣的?您給我們介紹一下。

馬建中:2013年10月,我們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共同發佈了《關於評選第二屆國醫大師的通知》,本屆評選面向全國衛生和中醫藥醫療、教育、科研等機構從事中醫中藥工作的人員,名額為30名,其中至少包含2名民族醫。要求人選一般應為省級名中醫或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以中醫藥事業發展為己任,忠誠事業、德藝雙馨、獎掖後學,從事中醫臨床或中藥臨床相關工作50年以上,具有主任醫師、主任藥師或同等專業技術職務。首屆是要求從事中醫中藥工作55年,這個條件比首屆評選適當放寬了5年,是希望可以將更多醫德高尚、技術精湛,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名醫名家納入評選範圍。 評選過程有這麼幾個階段。一是高度重視、組織啟動。三部門成立了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國家公務員局原黨組書記楊士秋同志和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同志擔任組長的第二屆國醫大師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導此次評選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和中華中醫藥學會承擔具體工作。同時下設監督組,由紀檢監察部門人員組成,負責對評選過程的監督。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共同研究確定了國醫大師評選範圍、名額分配、評選條件、程式要求和表彰辦法。二是推薦候選人和資格審查。我們向各省(區、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及部分全國性中醫藥學術團體和中央醫療、教育、科研單位共分配推薦名額130名。各地區、各單位高度重視、積極配合,認真組織了推薦工作,截止2013年12月31日,我們共收到30個省(區、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以及8家社團、院校推薦的133名候選人材料。評選表彰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候選人材料進行了詳細審查,最終確定了116名符合條件的候選人,並將候選人情況簡介及主要成就通過《中國中醫藥報》等媒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府網站向社會進行了公佈。三是專家評審。我們首先是組建了專家委員會,由79名專家組成,評審專家通過無記名投票方式推薦産生第二屆國醫大師建議人選。投票前,我們邀請候選人推薦單位對候選人情況進行了現場介紹,向每位專家發放了候選人情況彙編,並提供了候選人原始檔案材料,以便評審專家全面客觀了解候選人情況。整個投票過程封閉進行,保證專家評審的獨立性和公平性,並邀請專家代表、國家公務員局及紀檢監察部門工作人員對投票、唱票和計票過程進行了全程監督,計票結果現場公佈。經兩輪四次投票,最終選出了30位國醫大師建議人選。經評選表彰領導小組審議,確定了擬表彰人選。四是全國公示。我們組織在《健康報》、《中國中醫藥報》等媒體及國家公務員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府網站對30位擬表彰人選進行了公示,廣泛聽取對他們的意見。五是近期我們要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共同召開表彰大會,對這些國醫大師進行全國性的表彰。這是我們整個評選過程,有這麼幾個階段。

主持人:我們知道,這次評選工作是面向全國的。中間會涉及到很多的部門和專家,如何保證這個評選過程的公開、公平、公正呢?

馬建中:這個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也是全國我們這個行業內外最關心的問題。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是確保國醫大師評選實至名歸的一個首要原則。我們在這方面做到了幾條: 首先是程式要科學規範。評審前,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評審工作進行了認真籌備,制訂了評審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對評審材料、會務安排、投票計票等工作環節進行了反覆推敲、研究和確認。評審期間,我們還嚴格執行“兩審三公示”制度,主動接受紀檢監察部門和社會全程監督。所謂“兩審”就是預審和復審,預審是由國醫大師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省級推薦單位報送的推薦材料進行初步審核,預審合格人員名單向推薦單位反饋。復審就是專家評審,提出擬表彰的建議人選。“三公示”就是在推薦人選所在單位、省級推薦單位進行公示。推薦人選由所在單位組織推薦並進行公示,公示結束後逐級上報到省裏;省裏推薦出來之後,要對他們的資格進行審核,既要把關還要公示;評審結束之後,推薦出來30名國醫大師建議人選,我們又向社會進行全國公示,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夠公開、公正、公平。評審期間,我們還分別成立了材料組、會務組和後勤保障組,從專家報到、動員會、情況介紹、評審投票、匯總計票、公佈結果等各個環節都明確專人負責,確保每個步驟嚴格按照規定動作完成。 第二就是要求材料全面準確。每個省、每個推薦單位推薦的這些材料都要進行全面的審核和把關,要經得起行業內的檢驗,經得起社會的檢驗。為保證評審專家全面準確了解候選人情況,評審開始前我們協調中國中醫藥報社出版了國醫大師候選人特刊,編制了候選人名冊,將所有候選人的《推薦審批表》彙編成冊,對所有候選人原始申報材料進行整理分類供專家現場查閱核實。同時,為讓評審專家更深入直觀的了解候選人情況,在保證評審專家獨立審讀材料時間的基礎上,邀請各推薦單位對候選人基本情況及主要成就進行了現場介紹。 第三就是評審獨立客觀。評審開始時,我們組織專家學習評審辦法,保證專家充分了解評審規則,王國強副主任在動員會上就評審條件、評審原則和評審程式進行了詳細解讀,局人事部門對評審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了詳細講解。評審專家就評審辦法和投票辦法展開了充分討論,提出了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評審專家審議確定召集人、副召集人、總監票人、監票人,保證了評審工作的獨立客觀。 第四就是堅持計票公開透明。評審通過無記名投票表決方式進行,在兩輪四次的投票過程中,都有唱票人、監票人全程地計票和監票,同時,還有評審專家和紀檢監察部門的同志在全程參與監督。投票結果現場公佈,確保評審工作的公正性和嚴肅性。 最後就是做到保密工作到位。為做好評審期間的保密工作,防止發生跑票拉票和跑風漏氣現象,評選期間,安排所有評審專家和領導小組成員封閉管理。計票完成後,所有的選票和計票統計表均封存保存,供日後待查。計票結果均由計票人、監票人和負責人簽字確認。整個評審期間所有工作人員分工明確、緊密協作,各環節銜接順利,未出現違規違紀現象。從這些方面,我們力爭能夠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讓行業內外放心,讓社會放心。11:34

主持人:您剛才也提到專家委員會,我們接下來就想請馬局長介紹一下評審專家是怎樣構成的?

馬建中:為了體現公平、公正這麼一個原則,經過評選表彰領導小組研究決定,我們請31個省(區、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和8家社團、院校推薦了79名評審專家。這些評審專家主要是來自中醫藥醫療機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專家學者,也有部分專業能力較強的衛生、中醫藥管理部門負責同志,這些評審專家熟悉全國中醫藥行業情況,具有較高的學術科研水準或豐富的行業管理工作經驗。其中,男性68人,女性11人,平均年齡57歲,最小45歲,最大78歲。漢族70人,少數民族9人。大學以上學歷77人,佔97.5%。醫學相關類專業78人,佔98.7%。博導和碩導61人,佔77%。專業技術人員60人,佔76%,全部為正高級職稱。行政管理人員19人,佔24%,其中具有高級職稱16人。院士3名、首屆國醫大師1名。第二屆國醫大師評審專家名單已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文件面向全國公佈。

主持人:我們知道,第二屆又評選出來30位國醫大師,我們這30位國醫大師的地域分佈有沒有什麼特點?我們這次評選出來的人選構成與上屆相比呈現出哪些新的特點呢?

馬建中:這次國醫大師人選共覆蓋了22個省(區、市),其中:北京6人,天津3人,江蘇2人,河北、山西、內蒙、吉林、黑龍江、上海、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重慶、貴州、西藏、陜西、新疆各1人。與首屆相比,本屆當選的國醫大師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地域分佈更加廣泛。剛才也提到了,有25個推薦單位産生了國醫大師,共覆蓋22個省(區、市),與首屆相比,實際增加了8個省份。二是平均年齡有所下降。首屆國醫大師當選時的平均年齡為85歲,本屆當選的國醫大師平均年齡80歲,其中年齡最大的102歲,為江蘇的幹祖望教授,最年輕的68歲,為西藏的佔堆教授。與首屆相比,整體年輕了5歲,當選者會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保證臨床、科研、教學和傳承等工作的開展。三是從事專業更為廣泛合理。本屆當選者中,不僅有內科、外科、婦科、骨科、針灸等專業,還産生了中藥專業1人,為北京金世元教授,民族醫3人,分別為西藏佔堆教授、內蒙古吉格木德教授、新疆巴黑·玉素甫教授。與首屆相比,增加了中藥專家和維醫專家。四是産生了第一位女國醫大師,為四川的劉敏如教授。

主持人:從政府層面來看,我們會對新評選出的國醫大師給予哪些扶持?以便使他們的學術思想更好地傳承,更好地發揮他們的典型模範作用呢?

馬建中:在首屆評選的基礎上,因為首屆評選到現在已經有五年多的時間了,這五年多,我們也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也知道該從哪方面做進一步的努力。對於第二屆國醫大師評選出來之後,我們對首屆國醫大師和第二屆國醫大師一樣,第一,還是要建立國醫大師的傳承工作室,要把他們的寶貴經驗,他們的學術思想好好地傳承下來,讓他們帶一帶學生,帶一帶弟子。而且還要幫著他們組建一支團隊,幫著他們整理他的學術思想,因為這一屆國醫大師平均年齡已經是80歲了,首屆平均年齡是85歲,又過了五年多,平均年齡已經是90歲以上了。要有一支團隊幫助他們整理。第二,就是支援國醫大師參與重點學科建設,邀請國醫大師擔任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國醫大師是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全國的學術帶頭人,從國家層面來講,要給予這個學科以支援,更好地發揮國醫大師在科研領域的經驗和智慧。第三,要發揮國家博士後制度在高層次中醫藥傳承工作中的作用,繼續推薦國醫大師參與全國中醫藥傳承博士後培養工作,通過傳承博士後在站工作,傳承國醫大師學術經驗。這樣對於創新、傳承和院校教育相結合這種方式,也是一種創造。第四,就是繼續邀請國醫大師參與人才培養項目及教育工作,培養和造就一批高層次學術骨幹。鼓勵並支援國醫大師通過出版著作、參與學術交流等方式總結並傳播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我們準備通過現代的手段,電視、多媒體的手段,把他們臨床的一些實際資料和學術經驗記錄下來,讓這些經驗能夠更多地惠及我們行業,因為大師們的寶貴經驗,僅僅幾個弟子傳承還是不夠的。第五,就是宣傳他們,要把他們作為我們行業的典範,作為我們行業的模範來宣傳,擴大國醫大師的影響力,凝心聚力提升全行業水準。讓大家不僅僅學習他的學術、他的思想,他的寶貴經驗,還要學習他們崇高的醫德。

主持人:接下來這個問題要請教一下李老,我們知道,在中醫人在的培養上,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是各有側重、各有所長,您覺得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好兩者的關係,從而培養出合格的中醫師呢?

李輔仁:您提出這個問題,我覺得很重要。畢竟是要一代代地傳下去,一代更比一代強。我有一個這麼多年來的想法,解放後中醫的社會地位和受人尊敬的程度,比舊社會不知道強多少。這幾年在黨的領導之下,咱們原來的衛生部和中醫藥局,做了很多史無前例的工作,比如説評選國醫大師、建設中醫學院和中醫藥大學,更好的提高中醫知識水準、文化水準、愛護病人的程度,視病人如親人,視人之痛為己之痛,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準,努力去工作,並且把自己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承下去。可以説是開天闢地地做了很多利於工作、利於中醫學術發展的工作。 在現代教育模式下,院校教育是中醫藥人才培養的主要渠道,具有成規模、管理規範、體系完整等優點。中醫藥師承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個性化培養,注重理論與臨床結合,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等,兩者各有所長。要培養合格的中醫藥人才,必須深化中醫藥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既要解決現階段院校教育模式中凸顯的人才培養模式較為單一、學生學習熱情不夠、臨床機會少等問題;又要彌補中醫藥師承教育,因強調一師之技、一家之言,易使學生在知識結構和認識能力方面的局限及難以大規模培養的缺陷。要在中醫藥院校教育中,注重強調多臨床、重經典、名師帶、啟悟性的師承教育特點;注重突出中醫藥特色優勢,提高臨床能力;注重強化中國傳統文化的修養。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才能培養出具有中醫藥思維、掌握中醫藥技能、運用中醫藥知識、傳播中醫藥文化的優秀中醫藥人才。 對這些年中醫的發展,我們是很高興,教育方法各有所長,希望能夠在中西醫結合之下,在中醫藥局的很好的領導之下,把中醫學術水準提高,造福於人,提高療效,提高知識文化水準。

主持人:非常感謝李老,這麼高齡還給我們中醫藥人才培養方面提出這麼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非常感謝您。最後一個問題還是留給馬局。我們知道,您作為中醫藥管理局的領導,長期從事中醫藥相關的工作,請您展望一下我國中醫藥發展的未來。

馬建中:謝謝主持人。中醫藥發展這些年進入了一個發展最快、最好的一個時期之一。中醫藥發展也被納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個全局戰略的高度來部署安排。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完善中醫藥發展的政策和機制。國家領導人也對中醫藥方面做出過多次的指示和批示,比如習近平總書記出訪墨爾本的時候講過一段話,他説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以及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深入研究、科學總結中醫藥對豐富世界醫學事業,推進生命科學研究具有積極意義。總書記這段話讓我們深受鼓舞。國務院各部門也對中醫藥的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援,出臺了一系列符合中醫藥發展特點的文件和政策,中央財政對中醫藥的投入這些年也是大幅度增長,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和對外交流,都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環境。

中醫藥在國際上有非常好的發展空間。隨著大家都經常講的醫學模式的轉變和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國際醫療保健市場對中醫藥的需求也是巨大的。我們知道,中藥學很貼近人們的生活,中醫藥不僅僅作為一個醫學科學體系,還作為一種文化深深滲透到中華民族的骨子裏面去了,對指導我們中華民族防病治病、養生保健都發揮著非常大的作用。世界現在對中醫藥的認識也在不斷地提高,中醫藥容易獲得,財政負擔比較小,易於滿足解決醫療體系可持續發展這麼一個國際社會普遍面臨的難題。它在國際上也有很大的需求,以中醫藥為代表的傳統醫學在國際社會上迎來了一個發展機遇,在67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通過了咱們國家提出來的傳統醫學發展的決議,為中醫藥走向世界打開了一扇大門。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現在中醫藥已經傳播到了168個國家和地區,針灸在103個國家是得到了法律的明確許可,可以明確使用。中醫藥在國內,有89萬的從業人員,我們在海外工作的中醫藥人員有30萬人,可以説,中醫藥走向世界也是一個有非常大的空間。

再一個就是中醫藥在健康服務業方面也發揮著非常大的作用,對於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對於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産業升級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作用。中醫藥作為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它蘊含了巨大的潛力和發展的潛力。它既和我們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衛生道路有關,同時,它還可以更好地服務於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的中國夢,也順應了世界醫療市場對健康保健的需求,也符合現代醫學發展的趨勢。剛才提到的醫學模式轉變,過去醫學是針對疾病的一種對抗,是以病為中心,醫學模式的轉變是要求以人為中心,不是以病的對抗為中心,中醫藥恰恰和這個理念是相吻合的,所以,它展示了一個強大的發展潛力。中藥事業發展的未來,我們想就是要讓人民群眾能夠更容易、更方便地獲得中醫藥的服務。在這方面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具體做法上,從幾個方面來把握: 一是從中醫藥發展的宏觀層面上,黨和政府加強了對中醫藥的領導。國務院已經建立了中醫藥發展的部級協調機制,有19個部委局辦參加這個協調機制,對於中醫藥的發展起到了一個非常好的保證作用。同時,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文化、産業要求“六位一體”發展,中醫藥發展也就涉及到了各個層面,也涉及到了各個地區,所以,對中醫藥工作的組織領導、經費的保證,這方面都要加強。我們也正在制定中醫藥的長期發展規劃,中醫藥的戰略發展規劃,和中醫藥的“十三五”發展規劃,從政策和機制這個層面,要建立健全對於中醫藥的服務管理的政策,完善中醫醫療機構分類評價機制,還要建立鼓勵提倡中醫藥服務的使用政策。還要完善中醫藥的補償機制,中醫藥的投入,因為中醫藥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就是簡便驗廉,很便宜,中醫藥怎麼能夠在便宜的情況下發展好,就需要建立一個補償機制。財政的保障、財政的投入等等,需要各級政府給予支援。而且,健康服務業也是國務院要大力發展的,中醫藥作為健康服務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也有無可限量的前途。從中醫藥發展的目的性上來講,那就是把這個服務體系健全、建好,保健的體系健全、建好,讓人民群眾都能夠享受到中醫藥的服務,方便地、及時地獲得,可得性強,這需要我們通過不斷地努力,來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的需求,這是我們改革與發展的最終的一個目的。謝謝主持人。

主持人:今天再次感謝三位嘉賓接受人民網採訪,我們也衷心祝願我國的中醫藥事業能夠抓住發展機遇,更加壯大,國際化的步伐能夠邁得更快,能夠得到世界更廣泛的認可。 今天的節目就是這樣,感謝廣大網友的收看和關注,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