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大解密:食療佳品赤小豆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10-11  內容來源: 中國網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唐朝詩人王維這首膾炙人口,表達男女相思之情的咏情詩“相思”。但王維所説的“紅豆”是指豆科植物相思子的種子相思子,俗稱“紅豆”。而中藥中赤小豆有時也俗稱“紅豆”。

赤小豆,又名紅豆、紅小豆等,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乾燥成熟種子。中醫認為,赤小豆性味甘、酸、平,歸心、脾、小腸經,有健脾益氣、利水除濕、解毒排膿之功。能補脾,性善下行而利水,為滋養性食療佳品,對脾虛濕盛,水腫脹滿,肢體重困等,療效甚佳。《神農本草經》言其“消熱毒癰腫,散惡血不盡,煩滿,治水腫及肌脹滿”。《食療本草》言其“甚治腳氣及大腹水腫,散氣,去關節煩熱,令人心孔開,止小便數”。

相思子,又名紅豆、相思豆等,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成熟種子。廣布于熱帶地區。中醫認為,本品性味辛、苦、平,有毒,入心、肺經,有清熱解毒,祛痰殺蟲之功,適用於瘡癰腫痛,腮腺炎等。《本草拾遺》言其“通九竅,治心腹氣。止熱悶頭痛,風痰。殺腹藏及皮膚內一切蟲”。《現代實用中藥》言其“治皮膚病疥瘡、頑癬等,為浸劑或糊劑”。

需要注意的是,赤小豆來源有二,功效應用大致相同。赤小豆偏涼,藥用力優,赤豆甘平略偏于補,多當食物。現在二者已混用。而相思子,性味辛、苦、平,有大毒。赤小豆與相思子兩者不可混用,以免中毒。

(作者:胡獻國 湖北省遠安縣中醫院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