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所論傷寒的證候及特點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9-28 內容來源: 中國網
傷寒的含義有二:一是《素問·熱論》謂“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明確指出“傷寒”為外感熱病之總稱,此即後世所稱之“廣義傷寒”。《難經·五十八難》亦云:“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何以把外感熱病總稱為傷寒?後世醫家曾作過論證。
如《備急千金要方·卷九》説:“其傷于四時之氣,皆能為病,而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為殺厲之氣也。”《傷寒大白·陳序》又説:“然六氣皆足以傷人,而寒之入人為最毒,人之受之者為最酷。”這種認識,是從寒邪毒厲的特性而言。又陳修園《醫學三字經》説:“太陽主一身之表,司寒水之經,凡病自外來者,皆謂傷寒,非寒熱之變也。”這種認識,又是從外感病位而言。
二是《素問·熱論》雲:“人之傷于寒也,則為病熱。”《素問·水熱穴論》又雲“人傷于寒而傳為熱。”其所謂“傷于寒”,是指人被寒邪所傷,此即外感寒邪之“傷寒”,後世稱之為“狹義傷寒”。仲景《傷寒論·太陽篇》所雲“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即狹義傷寒之謂。
《內經》論傷寒病證,以《素問·熱論》為專篇,討論了六經分證、兩感於寒證及熱遺、食復等。此外,《內經》還提出了中寒、寒栗等證。
六經分證 《熱論》雲:“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俠鼻絡于目,故身熱目痛而鼻幹,不得臥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原本作‘主骨’),其脈循脅絡于耳,故胸脅痛而耳聾。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于嗌,故腹滿而嗌幹。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于肺,係舌本,故口燥舌幹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于肝,故煩滿而囊縮。”
《熱論》所述六經病證,都是指的傷于寒邪發病,然其證候又是以熱證、實證為主,而且主要是經脈病證。諸如太陽之“頭項痛,腰脊強”;陽明之“目痛而鼻幹”;少陽之“胸脅痛而耳聾”;太陰之“嗌幹”;少陰之“舌幹”;厥陰之“囊縮”,皆明顯體現了經脈辨證的特點。
張仲景的《傷寒論》則以此為基礎,並作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他將《熱論》所指六經的熱證、實證,推衍為三陽經屬表證、熱證、實證;三陰經為裏證、虛證、寒證。並將《熱論》所指的經脈病證推衍為六經所屬臟腑的臟腑、經脈病證。
兩感於寒證 所謂“兩感於寒”,指陰陽表裏兩經同時感受寒邪。《熱論》雲:“兩感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而煩滿。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言。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兩感於寒屬危重病證,以其表裏俱病,邪盛正衰。
故高士宗説:“其兩感於寒而病者,陽脈受寒,陰脈亦受寒,陰陽俱受,腑臟俱傷。故必不免於死。”如果出現神志昏迷,飲食不入,則可預知死期。如高士宗所説:“三陽以胃氣為本,三陰以神氣為先,水漿不入,胃氣絕矣;不知人,神氣亡矣。”(均見《素問直解》)
熱遺、食復 指餘熱不清病證。食復,謂因食而導致熱病復發。《熱論》雲:“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谷氣相薄,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外感熱病熱邪未盡之時勉強進食,則餘熱之邪與強食谷氣之熱相合,出現餘熱不清的情況。楊上善《太素》注:“遺,余也,大氣雖去,猶有殘熱在臟腑之內外,因多食,以谷氣熱與故熱相薄,重發熱病,名曰餘熱病也。”
不僅如此,外感熱病熱邪未盡時也不可食肉,以“肥者令人內熱”,食肉則可導致熱病復發。故《熱論》明確指出:“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這是外感熱病在飲食護理中的一條重要理論。
中寒 《素問·調經論》雲:“厥氣上逆,寒氣積于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中寒是指寒邪積于胸腹而出現的寒證。由於陰寒之氣厥逆,或感受外寒,或飲食寒涼,導致陽衰陰盛,寒氣獨留于中,成為中寒證。
寒栗 《素問·調經論》雲:“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于外,故寒栗。”《靈樞·口問》又雲:“寒氣客于皮膚,陰氣盛,陽氣虛,故為振寒寒栗。”寒栗為外感寒邪常見症狀之一,馬蒔《素問注證發微》説:“寒氣獨留于外,故寒而且栗也,此外感之證也。”由於寒為陰邪,寒盛則傷陽,張景岳所謂“寒氣在外,阻遏陽道,故上焦不通,衛氣不溫于表,而寒氣獨留,乃為寒栗”。
(作者:熊繼柏 湖南中醫藥大學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