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習總書記講話中的中醫觀 中醫藥學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9-28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讀懂習總書記講話中的中醫觀(一)

——關於中醫藥學在中華文化復興和國際交流合作中的重要地位、意義與作用(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建設與科學普及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 孫光榮

編者按:古有明訓:“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中醫藥學以天地一體、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思想為基礎,以人為本,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認知方式和價值取向,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民族文化精髓,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天人合一的“整體觀”、燮理調平的“中和觀”、養生防病的“未病觀”、因時因人因地制定治療方案的“制宜觀”等中醫觀,既可用於臨床,以“中國式辦法”利於救死扶傷;亦可用於施政,以“中國式辦法”利於民富國強。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細心的人們會注意到總書記講話中在諸多方面熔鑄了上述中醫觀,作為治國理政的方法論,巧妙運用、深刻體現中醫思維和理論的中醫術語,深刻、恰當、生動地闡明瞭其執政興國、執政利民、執政惠世的理念。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多次強調:“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是新時期管黨治國的指南,適用於包括中醫藥在內的各個領域的宏觀、中觀、微觀的各項工作,我們要深入學習、深入解讀、深入領會、深入運用。”

國醫大師、著名中醫藥文化學者孫光榮教授虔誠研讀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有感於當下中醫執業者,雖嫺熟其中醫用語,但甚少聯繫治國理政之思考;黨政領導同志,雖具執政之謀略,但甚少研究中醫之用語,遂輯錄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體現中醫觀的部分,並予詮釋。讀此,更知“中醫大道”、“上醫治國”絕非虛言。

【原文輯錄】

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深入研究和科學總結中醫藥學對豐富世界醫學事業、推進生命科學研究具有積極意義。

中醫孔子學院把傳統和現代中醫藥科學同漢語教學相融合,必將為澳大利亞民眾開啟一扇了解中國文化新的窗口,為加強兩國人民心靈溝通、增進傳統友好搭起一座新的橋梁。

——輯自2010年6月20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澳大利亞出席由南京中醫藥大學與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合辦的“中醫孔子學院”授牌儀式上的講話

【關鍵詞語】

1.中醫:是中華民族原創的以天人合一、陰陽平衡的基本理論為指導,以望聞問切“四診”為主要手段採集臨床資料,通過四診合參,運用辨證論治診斷疾病及其證候,採用天然藥物組方或採用非藥物療法,實施預防、治療、保健的醫學行為主體。

2.中醫藥學:是歷史上中華民族的主流醫藥學,是當代中國特色醫藥學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傳統醫藥學的傑出代表,是中華民族醫藥學者在認識自然、認識生命、防治疾病與衛生保健活動中原創、應用、傳承、發展的醫藥學體系。

3.哲學智慧:意指揭示事物的本質、規律的認知方式與辨識方法。

4.健康養生理念:以中醫養生理論與歷代養生家實踐經驗為基礎,結合日常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天人相應,順應自然,神形合養,注重從心、食、性調養精、氣、神的實用、有效、科學的養生、防病、延年的健康理念。

5.中華文明:是以易學為基礎,以推崇“仁義禮智信”為基本理念,由黃河文明、長江文明、北方草原文明三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昇華的中華民族的整體文明,又稱“華夏文明”。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

【解讀釋義】

習近平總書記的上述講話,重要意義有三:一是全新、明確地界定了中醫藥學在中華文化復興新時期的關鍵地位,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二是指出了深入研究和科學總結中醫藥學的積極意義,是“豐富世界醫學事業、推進生命科學研究”;三是揭示了中醫藥學在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是“開啟一扇了解中國文化新的窗口,為加強兩國人民心靈溝通、增進傳統友好搭起一座新的橋梁”。

鑰匙,是開鎖的工具。為守護、防衛、珍藏、保密需要,人類約在西元17世紀就發明瞭“鎖”和“鑰匙”,且約定俗成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所以,鑰匙是開鎖的必備工具,是打開鎖固範疇的開路先鋒。

中華文明開啟于上古炎黃,世世代代繼承發揚,天人合一的宇宙觀、陰陽平衡的整體觀、統一變易的世界觀、義利相濟的人生觀、仁者愛人的處世觀、貴中尚和的價值觀等六大核心理念,持續傳承至今已越五千年,獨具特色,生生不息。但近百年以來,中國受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攻擊,中華文化也隨之受西方文化直接、巨大的衝擊,致使中華文明寶庫蒙塵受垢。進入21世紀,“東方之獅”覺醒,中國和平崛起,中華文化亦隨之洗塵滌垢而生輝,世界各國和地區正在重新認識、積極探索、日益認同、增進交流曾被他們曲解、貶低、排斥的中華文化,世界正在尋求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雖然,蘊含體現中華文明特色的瑰寶數不勝數,但能擔當“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的唯有中醫藥學。因為只有中醫藥學全面、系統、完整地保有中華文明的核心理念;只有中醫藥學在基本觀念、實質內容、思路方法、表述方式等方面,能夠全面、系統、完整地保有中華文明的基因;只有中醫藥學在凝聚中國古代哲學智慧、健康養生理念、防病治病的理法方藥等方面,能夠全面、系統、完整地保有中國古代科學的成果。所以,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就是這一把:中醫藥學。換而言之,中醫藥學是中華文明復興的開路先鋒。

中醫藥學既是中國的主流醫學科學,又是古老而現代的生命科學。作為中國獨有的醫學科學,具有豐富的原創內涵。歷代醫家通過不斷深入觀察和反覆的臨床實踐(不是動物實驗),以獨特的視角和思維方式,創造性總結了對人體健康與疾病的規律性認識,形成了系統的理論與技術方法。誠然,中醫學、西醫學,都是人類防治疾病、維護健康的醫學科學,目的一致,但又是不同的醫學體系:西醫學屬於自然科學;中醫學既屬於自然科學,也屬於社會科學;西醫學屬於生物醫學模式,現在公認是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模式,中醫學是整體醫學模式;西醫學在還原論指導下,基於解剖學基礎發展而來,診療思維著重于尋求致病因子和精確病變定位,然後採用對抗式思維,定點清除致病因子,使機體恢復健康;中醫學是在整體觀指導下,基於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中國哲學基礎發展起來,診療思維著重于尋求致病因素(內因、外因、不內外因)和正氣、邪氣的消長定位,然後採用包容式思維,並非定點清除致病因子,而是通過扶正祛邪、補偏救弊使機體恢復健康。因此,中醫治病的最大特點不是定點清除致病因子,而是調理、矯正致病環境,使致病因子難以生存和發展,使之“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人類的生命科學至今還是一個尚未打開的迷宮,而中醫藥學關於天人關係、臟腑關係、經絡關係、表裏關係、精氣神關係、“生長壯老已”關係等的理論與實踐經驗,都涉及醫學和生命科學之“鑰”。因之,深入研究和科學總結中醫藥學,必將凸顯中醫藥學的鮮活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對豐富世界醫學事業、推進生命科學研究具有積極意義。”

防病治病、維護人民健康是各個國家和地區生存與發展的永恒主題。中醫藥作為中國“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與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幸福息息相關,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有著重要意義。澳大利亞的中醫孔子學院把中醫藥學同漢語教學相融合,把中醫藥作為中華文明“走出去”的重要載體,充分體現我國文化軟實力,契合國際文化交流、養生保健的雙重需要,所以習總書記寄望中醫藥學的傳播“為澳大利亞民眾開啟一扇了解中國文化新的窗口,為加強兩國人民心靈溝通、增進傳統友好搭起一座新的橋梁。”

推而廣之,從中國和平崛起、中華文化偉大復興的大局出發,應將發展中醫藥事業納入國家戰略,用好中醫藥學這把“鑰匙”,打開中華文明的“窗口”,搭起國際友好交流的“橋梁”,讓中華文明走向世界,為人類健康事業和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做出更大、更新的貢獻。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