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書説方:炙甘草湯 乃心律不齊良方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8-25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炙甘草湯出自《傷寒論》,該書中説:“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本方治療心律不齊等心臟疾患療效確實,屢試不爽。一般服用20~30劑,可收良效。
藥用:炙甘草、生地、黨參各15克,阿膠、桂枝、麥冬、麻仁各10克,生薑3片,大棗6枚。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大便溏去麻仁,加酸棗仁;心悸加龍齒、硃砂;病毒性心肌炎邪盛加黃芩、公英、大青葉。心氣虛者,去麻仁、阿膠、生薑,加人參、黃芪、五味子;心陽虛者,去麻仁、阿膠,加重桂枝用量至30克,附片5克;心陰虛者,重用生地、麥冬,再加玄參;心血不足者,加當歸、赤芍、丹參;心痛甚者,加丹參、元胡、赤芍、三七等;瘀血阻滯者,加丹參、三七、元胡、鬱金、檀香。
病案1
李某某, 男 ,27歲。心慌,氣短,胸悶,乏力,心律不齊,睡眠不好。診斷為胸痹。用炙甘草東加味治之。
方藥:炙甘草、黨參、阿膠、生地、丹參、夜交藤各15克,龍骨、牡蠣各50克,炒棗仁20克,黃連、桂枝各10克,肉桂、幹姜各5克。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連用10劑。
體會:該患者主要症狀是脈結代,心動悸,故用炙甘草湯治之。兼證為睡眠不好,因心主神明,心氣虛,故失眠多夢。方中加丹參、夜交藤、炒棗仁,加黃連、肉桂(名交泰丸)寧心安神。
病案2
劉某,女,35歲。心慌,氣短,胸悶,乏力,心律不齊,晚上頻發。胸痹。診斷為:胸痹。用炙甘草東加味治之。
方藥:炙甘草、太子參、阿膠、生地、苦參、全栝樓、當歸、丹參、麥冬、五味子、川芎、黃芪各15克,龍骨、牡蠣各50克,桂枝10克,幹姜5克。用法同前,連用10劑。
體會:該患者主要症狀是脈結代,心動悸,故用炙甘草湯治之。晝為陽,夜為陰,夜間頻發,心陰不足也,心陰心陽不相接續也。故重用太子參、阿膠、生地滋心陰,佐以桂枝、幹姜以溫心陽,陰陽共理。方中加丹參、麥冬、五味子名曰生脈飲者,養心神、補心力也。加四物湯、當歸補血湯,氣血雙補,龍骨、牡蠣攝斂心氣,苦參、栝樓寬胸理氣。尤其是苦參,據現代藥理研究該藥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用以為主治療室性早搏取得了較好療效。諸藥合而為方,巧妙配合,藥症合拍,故收捷效。
病案3
韓某某,女,56歲。心慌,氣短,口苦咽幹,胸悶,乏力,心律不齊,睡眠不好,全身浮腫,晨起尤甚。診斷為:胸痹。用炙甘草東加味治之。
方藥:炙甘草、沙參、太子參、阿膠、全栝樓、麥冬、五味子、黃芪、丹參、茯苓、白術、柏子仁各15克,生地30克,桂枝10克,幹姜5克。用法同前,連用10劑。
體會:該患者主要症狀是脈結代,心動悸,故用炙甘草湯治之。兼證為睡眠不好,心氣虛弱之故也,故加生脈飲(丹參、麥冬、五味子)、柏子仁寧心安神。全身浮腫,水液代謝失常也,故加苓桂術甘湯(茯苓、白術、桂枝、甘草)溫陽利水也。口乾舌燥,陰液不足也,故加沙參、重用生地、栝樓,以滋陰潤燥也。
服10劑後,症狀緩解,又服10劑,諸症消失。原方加量,製成丸藥,服用1個月,病未再發。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