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診內鏡相參 氣虛瘀熱論病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8-21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江蘇省中醫院單兆偉教授是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他長期從事中醫脾胃病臨床研究工作,曾師從於全國著名脾胃病專家、孟河醫派傳人張澤生教授以及國醫大師徐景藩教授。學術上首先提出了“氣虛血瘀熱鬱”是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前期病變及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病共同的病理基礎,並逐漸形成了完整的診療體系,完善和豐富了傳統的中醫脾胃理論。今就單兆偉的主要學術思想做一簡述。
融匯古今思路 辨證辨病相參
五診合參 重視舌診
傳統醫學“望、聞、問、切”概括了診察疾病的4種方法,各有其獨特的作用,不能互相取代,因此在臨床運用時,必須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也就是“四診合參”。隨著科技的發展,單兆偉認為臨床尚需結合現代醫學的一些檢查手段與方法,有助於判斷疾病的轉變及治療後的變化等情況。
此外,單兆偉在診察脾胃疾患時,十分重視舌象的診察情況,往往舍脈從舌,或舍證從舌。《形色外診簡摩·舌質舌苔辨》中説:“苔乃胃氣熏蒸,五臟皆稟氣于胃,故可藉以診五臟之寒熱虛實也。”舌為脾之外候,太陰脾經連舌本、散舌下,陽明胃腑,多氣多血,常挾邪氣上潮于舌,故古人又有“舌為胃鏡”之語,所以察舌驗苔,是診察脾胃疾病的重要手段。
單兆偉還通過舌診結合內鏡和患者的臨床症狀,判斷潰瘍病的治療及預後、萎縮性胃炎的病情進退、胃動力功能的改善、膽汁反流的情況等等,從而大大提高了此類疾病的治愈率。
他還十分重視舌下絡脈的改變,這對萎縮性胃炎的診斷很有幫助。經長期的臨床觀察和研究,可從舌下絡脈的色澤、脈絡的延伸度、充盈度、脈絡的增粗情況、扭曲度及脈絡的分支等方面來觀察。
如舌下脈絡色淡紫而滯、延伸度較差、充盈不佳、細小等可診斷為虛證;結合舌象、內鏡下黏膜象及病理學表現、臨床症狀可分別診為氣虛、血虛、陽虛、陰虛和兼夾等。
如舌下脈絡色深紫而滯、延伸過度(有時達舌尖)、充盈急脹、增粗,扭曲度大等可診斷為實證,或為熱證或為血瘀,特別是對血瘀證的診斷幫助較大。
闡發經旨 創立新論
單兆偉幾十年來從未間斷臨床實踐,注重理論聯繫實際,不斷探研醫學知識,闡奧發微,並有發展。他針對《素問·調經論》:“有所勞倦,行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這段文獻,結合慢性萎縮性胃炎病程日久,“久病必瘀”的特點,創立了“氣虛濕熱瘀阻”之論。
中焦脾胃氣虛,運化不健,水濕內蘊不去,鬱久化熱,形成濕熱;久病必瘀,加之氣虛,運血無力,又致瘀阻,濕熱蘊中,絡脈不和,亦可致瘀,所以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理機制為氣虛濕熱瘀阻,或夾血虛、或夾食積、或夾氣滯等。臨床可根據氣虛、濕熱、血瘀三者之間關係及病症表現的輕重來推測進展與變化。
經過臨床觀察與研究,單兆偉認為大部分腫瘤生於內臟及肌膚之裏,無紅、腫、熱、痛等陽性病特徵,將腫瘤致病因素概括為“陰毒”。即臟腑功能失調,氣血痰濁凝滯,及各種致病因素致體內氣、血、津液逆亂,聚而成積,日久成毒。故抗癌解毒為治療腫瘤之大法,臨證根據辨證,結合補虛(補氣、補血、補陰、補陽)或祛實(活血、化痰、理氣、消積等)之法。
學習中西 探求新路
單兆偉認為中醫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必須適應社會的需求而發展。作為一名中醫工作者,既要善於繼承,更要有勇氣開拓創新,借鑒現代醫學各種實驗研究方法和檢測手段,為己所用。
單兆偉在多年萎縮性胃炎的研究中,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宏觀與微觀辨證相結合,總結出一套辨證分型與胃鏡下表現及胃黏膜的病理變化、胃動力功能、胃腺體的分泌功能等相結合的診斷方法。
如萎縮性胃炎中辨為脾胃氣虛、胃絡失養者,臨床症狀可有胃脘痞脹、隱痛、納呆、噯氣,面黃乏華,形瘦神疲,短氣乏力,舌苔薄白,舌質淡白、邊緣齒印,脈細弱等。而胃鏡下表現為黏膜蒼灰色、大片蒼白區、色調不均勻、黏膜變淺薄,病理象呈腺體萎縮、部分腸化(或小腸化、或大腸化),胃動力緩慢、血清胃泌素和唾液澱粉酶水準下降、胃蛋白酶活性降低、組織中cAMP含量比正常胃黏膜含量顯著降低等,並以分值來區分脾胃氣虛輕、中、重之程度。
他在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病的研究中發現,幽門螺桿菌可分離為有毒株和無毒株。有毒菌導致的胃、十二指腸疾病臨床多表現為濕熱蘊結,而脾胃氣虛又是幽門螺桿菌入侵之病理基礎,所以氣虛濕熱是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病的病理機制。
研究表明,濕熱內蘊的環境有利於幽門螺桿菌的生存和繁殖,所以此證型幽門螺桿菌的檢出率高、菌量多、分解毒素多,黏膜細胞變性崩解多,炎症的活動度較其他證型高等。由此可見,掌握現代的理化檢查手段,借鑒現代醫學診斷方法,對中醫學的發展大有裨益。
以辨證為準繩 遣方用藥重法度
單兆偉認為疾病乃人體內陰陽、氣血等失衡所致,其治療不外祛邪扶正、調整陰陽氣血,予以補偏救弊,以平為期,欲使平者,必賴其藥力;欲遣方用藥必以辨證為準繩,遵守法度。
師承名醫 用藥醇正
單兆偉早期從師張澤生教授,得其真傳,全面繼承了其論醫樸實切用,用藥醇正,遣方規矩,藥性平和,用藥輕靈,簡約相宜等醫風;並將其發揚光大,主張針對病證靈活多變用藥,藥分等級。
如補氣藥,清補者如太子參,平補者黨參,厚補者有人參、黃芪等;理氣藥,理氣者如佛手、合歡花,行氣者如陳皮、枳殼,破氣者如青皮、枳實等;活血藥,和血者如當歸、丹參,活血者如川芎、紅花,破血者有三棱、莪術等。他于臨證中,盡可能選用性平輕靈之品,且組方嚴格按君臣佐使配伍,用量不宜過大,組方一般在10味藥左右。
擅用藥對 擇而從之
藥對的使用,由來已久。單兆偉在臨證之時除以“君、臣、佐、使”的原則組方外,還擅用藥對,以增強治療效果。
如:黃芩配仙鶴草抗幽門螺桿菌。人參配萊菔子為張澤生所喜用,認為多數脾胃病證反覆遷延,日久脾虛,脾失健運,胃失和降,則可夾濕、夾滯。人參得萊菔子補而不滯;萊菔子配人參消食降氣而不耗散。臨證之時每以黨參、太子參易人參,或平補或清補。半夏配麥冬,兩藥剛柔相濟,潤燥相宜,具有生津養胃、醒脾開胃、降逆止嘔之功。此外,單兆偉認為癌腫之生成乃正虛濕痰瘀阻、陰毒蓄聚所為,故臨證時常遣白花蛇舌草或加用半枝蓮等以抗癌解毒,配合薏苡仁健中益氣化濕以祛陰邪,痰濕無以生成,陰毒無以聚生,則癌腫漸消。
胃氣為本 時時固護
單兆偉認為廣義之“胃氣”乃對中焦脾胃功能最精妙的概括,而狹義之“胃氣”乃指胃之受納、腐熟、轉運水谷等作用。胃既是“水谷之海”,又是“氣血之海”,多氣多血。“胃氣”充旺或和降順達,則水谷能夠被受納、腐熟、轉運;故臨證時,須處處維護胃氣。如患者本就胃氣不足及和降不暢,則先予調和胃氣或和降胃氣,使之旺足和降,再予調治其他;治療其他疾病,亦須處處顧及維護胃氣。
變用劑型 亦重服法
中藥劑型多種多樣,以適應各類人群和特殊病種的需求,既方便患者,又提高療效。有些特殊給藥方法針對某些疾病十分有效。單兆偉亦深刻認識到劑型對治療疾病的重要性。或制以丸劑、膠囊劑以便路途遙遠、病證緩慢的患者;或制以散劑、顆粒劑以適應外出、病證較輕、中途可以變換藥物的患者;或製成冬令膏劑以便調補病證緩慢、體質虛弱者;或製成餅劑、糕劑以適應老人、小孩體質虛弱、脾運不足者;或代茶劑以適應病情較輕、病證在中上二焦或頭面疾病等。
單兆偉還強調服藥時間,如發作性哮喘、痛經等患者,應在病症發作前數小時或數日前開始用藥;一般性胃病患者,應在兩餐間服藥;補虛藥應在飯前服用;有一些疾病還需冬病夏治等等。此外,單兆偉還十分注重服藥劑量、藥液溫度等。如患者嘔吐較甚者,可少量多次服用;熱病者可待藥涼後服;寒性病可予以溫服等。
(沈洪 江蘇省中醫院單兆偉工作室)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