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格木德
內蒙古醫科大學主任醫師、教授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8-11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50多年來,他運用蒙藥和溫針療術治療臨床常見病及部分疑難病症療效顯著,並研究配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疑難病專用方;他創立了蒙醫學史課程,培養了我國首屆蒙醫碩士、博士研究生,並提出蒙醫藥學“三大經典”觀點。

吉格木德,男,1939年12月生,內蒙古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內蒙古醫科大學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1963年畢業于內蒙古醫學院蒙醫專業並留校任教,第五批全國老蒙醫藥學術經驗繼承指導教師,我國首屆蒙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8年被內蒙衛生廳、人事廳授予自治區名蒙醫,同年被內蒙文化廳評為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蒙醫藥學代表性傳承人。

一、臨床醫療工作

50多年來,他一直堅持臨床醫療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主要用蒙藥和溫針療術治療神經、消化、心血管系統及婦兒科常見病,尤其對腎結石、高血壓、腦積水、睡眠型血紅蛋白尿、腫瘤、小兒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症等疑難病症的治療取得了顯著療效。

在臨床上,他探索臨床理論問題,提出許多新的見解:如“病因辨證”、“病性辨證”、“辨證總綱”及“以震治震”等理論。他認為:從事蒙醫基礎理論的教學和科研人員,必須堅持參加蒙醫臨床,避免理論脫離臨床的危險。

他研究配製的院內製劑如“塔拉滿92612丸”、“B2號丸”、“脈瀉丸”、“當歸—15湯”及“當歸—12丸”等疑難病專用方在臨床應用中療效顯著。

二、科研課題與科研成果

(一)蒙醫學史研究:著有《蒙醫學簡史》(8萬字,1984年蒙文版、1997年漢文版)、《蒙古醫學史》(10萬字,1991年日文版、2006再版)、《蒙醫學史》(24萬字,2002年出版),是建國以後系統研究蒙醫史的第一部科研專著;任副主編編寫出版《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叢書·醫學卷》(1999年出版)、《內蒙古醫學史略》(1993年出版);70年代立項研究內蒙科委課題,在國內外進行考查研究,發表論文40余篇。

(二)基礎理論研究:70年代立項“蒙醫學基礎理論系統化研究”(內蒙科委課題),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蒙醫學基礎理論》專著(1984年第一版,1988年第二版),是建國以來國內外系統整理研究蒙醫基礎理論的第一部科研專著;在原有65~87年由他編寫的油印版教材基礎上,主編了第一版(1988年)和第三版(2013年)高等教材《蒙醫學基礎理論》。

(三)蒙醫學和阿育吠陀(古印度)醫學古籍文獻研究:70年代開始發表相關論文20余篇;1977年提出蒙醫古代文獻中《四部甘露》、《蒙藥正典》、《方海》等3部古籍為蒙醫藥學“三大經典”的新觀點;2004年出版《蒙醫學史與文獻研究》(蒙文版24萬字,斯拉伕蒙文版于2009年在蒙古國出版);現正在整理編寫《蒙古文醫學古籍文獻集》一套14卷(自治區重大項目),其中《阿育陀醫學古籍文獻集》1~5卷(獨作)已于2013年截稿。

(四)創立蒙醫學史課程:1984年以他的《蒙醫學簡史》為教材在內蒙古醫學院開設蒙醫學史課程;2007年主編出版第一版高等教材——《蒙醫學史》;1993年擔任蒙醫碩士生導師,培養了我國首屆蒙醫碩士研究生;2006年擔任博士生導師,培養了我國首屆蒙醫博士生(醫史文獻學)。

(五)自治區蒙醫藥重大項目研究:任副主編編寫出版《蒙古學百科全書·醫學卷》(2002年);任副主編、總審委員會主任、編寫主持審定《蒙醫病症診斷與治療標準》;任審定委員會主任、主持審定《蒙藥材標準》、《炮製標準》、《製劑規範化》;現擔任多媒體《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蒙醫學》(三大卷)名譽主編、總審委員會主任委員。

三、傳承工作情況

內蒙古醫科大學組織包金榮博士研究他的教學學術思想;松林博士主持整理《吉格木德學術論著選集》;國際蒙醫醫院納順達來博士等傳承弟子整理他的臨床學術思想和經驗。

四、獻計獻策

1977年提出的“蒙醫藥三大經典”的意見已獲學術界公認,並進入第一版蒙醫高等教材;針對藥品管理法規中對蒙藥傳統處方和傳統劑型的臨床應用嚴重受限制的問題,向藥品管理部門提出建設性意見,並被列入《內蒙古自治區蒙醫藥中醫藥條例》第33條。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