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懋:從經典臨床價值談中醫傳承發展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8-11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中醫經典論著中有大量關於流行病的文獻,是中華民族治療急性病的寶貴財富。解放後中醫治日本腦炎、外感、流行性出血熱等成功案例,亦再次證實了中醫善治急性病的論斷。

•中醫的傳承,首先是思辨,其次是學術思想,再次是具體經驗。三者都很重要,然有高中低之分,所謂授人以漁,就是要建立思辨能力。這個思辨能力,就是辨證論治體系。

•我50多年讀經典、做臨床中形成的思辨體系,就是“溯本求源,平脈辨證”。其中,“本”在經典,“源”在臨床;中醫的根本特色是辨證論治,證是辨證論治體系的核心,而證又依脈而定,因此,脈又是辨證論治體系的精髓、靈魂。

•中醫的發展途徑有傳統、與現代科技手段結合兩種。傳統發展有四個標準:一是有理論淵源,二是有理法方藥的學術體系,三是對實踐有重大指導價值,四是能為後人傳承、印證。中醫與現代科學手段相結合發展,應以證為核心,找好切入點。

我畢生獻身中醫事業,也深深地熱愛中醫事業。中華兒女五千年來,以其勤勞和智慧創立的中醫學,博大、深邃,確如毛澤東同志所説“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習近平總書記説中醫藥學“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在黨和國家的重視與支援下,中醫學呈現出空前大好的機遇。機不可失,老驥自當奮蹄。

中醫善於治急症

我1962年從北京中醫學院畢業後,分到大慶油田總院,當時我國面臨著帝國主義和修正主義的包圍和封鎖,沒有石油,北京僅有的幾輛公交車,燒的是燃氣包。沒有石油,坦克飛機就開不動,哪還有現代國防。所以,北大荒發現大油田後,就調集千軍萬馬戰荒原。北大荒冬天零下30多攝氏度,是一片沼澤地,自然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所以病人特別多,尤其兒科患者死亡率非常高,每年死亡患兒約500余人。主要死因是麻疹、流腦、重度消化不良、肺炎等。我被分配到兒科任中醫會診大夫,8年中,看的全部是急症,累計數萬。在那種特殊條件下,我努力學習中醫經典和溫病著作,打下了中醫治療急症的臨床基礎。

如曾先後診治5例滲出性體質的麻疹患兒,體溫皆41℃以上,麻疹合併肺實變、心衰,疹子出不透,用常規表疹方法皆不治。後見《中醫雜誌》對這類病人有篇報道,以溫托法治之,用附子、幹姜、人參等,後六七例皆愈。中毒性消化不良患兒,吐利亡陽,水瀉無度,手足厥冷,神志昏聵。用《傷寒論》之四逆湯濃煎頻喂,陽復而愈。

有一例中毒性菌痢患兒,來時心跳、呼吸、血壓、脈搏皆測不到,不知是死是活,後用棉花絨放在鼻下,見棉絨微動,知尚有呼吸,那時搶救休克用正腎,已加至1:100仍無反應,於是用艾灸灸小腹,連續3個小時,竟然復生。灸以回陽,竟有此殊功,令人驚奇。

現在我在門診,急診少,但亦有病危者請會診。如近期河北省某醫院中醫科大夫,是我的校友,高燒寒戰,肺炎,約三分之二大白肺,呼吸、迴圈皆衰,心包積液,高熱不退,脈洪大數急,已在ICU室搶救數日,此即《傷寒論》所説“脈數急者為傳也”。數急,即《內經》之躁脈,曰:“熱不為汗衰,脈尚躁盛者死。”用清瘟敗毒飲而愈。

中國歷史有文獻記載的瘟疫流行百餘次,甚至有些民族因瘟疫而消亡,而中華民族雖經歷次磨難,人口卻達13億,中醫功不可沒。從《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到溫病,有大量關於流行病的文獻,是中華民族治療急性病的寶貴財富。所以,中醫最擅長的是急性病,而不是慢郎中。解放後中醫治日本腦炎、外感、流行性出血熱等成功案例,亦再次證實了中醫善治急性病的論斷。

由於對急性病接觸較多,因而對急症有點體會,所以我撰寫了《葉天士溫熱論求索》、《薛生白濕熱論求索》和《溫病求索》3本書,談我對溫病學的見解。

中醫的傳承和創新

作為一名醫生,都有一個共同願望,就是治好病人,若治不好時,就苦悶糾結。怎麼辦?只能苦讀經典,博採眾長。我僅《傷寒論》的讀書筆記,摞起來也有一米高。在50多年讀經典、做臨床的磨礪中,形成了自己的思辨體系,就是“溯本求源,平脈辨證”。

本在何處,源在何方?本在經典,源在臨床。這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的“讀經典,做臨床,拜名師”的傳承發揚工作的指導方針是一致的。《黃帝內經》、《難經》奠定了中醫的理論體系構架,仲景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這一體系的巍峨大廈。欲溯本求源,就必須悟透仲景是如何創立和運用這一辨證論治體系的。

仲景是如何創立辨證論治體系的

仲景把外感內傷百病捆在一起,名之曰《傷寒雜病論》。外感內傷百病紛紜繁雜,欲從中提煉出一套辨證論治的體系,難於登天。科學者,分科之學也。仲景首先把百病進行分類,將外感內傷依據《黃帝內經》陰陽學説,分為陰陽兩大類。正如《金匱要略》所言“陽病十八,陰病十八,五臟病各有十八,合為九十病”。然陰陽各有多寡進退,又將陰陽二病進而分為三陰、三陽六病。六病之中,仍然有陰陽多寡進退,如太陽病分為太陽傷寒、中風、溫病三綱鼎立。太陽病之傷寒、中風、溫病中,又各有合病、並病、兼夾、傳變等諸多不同,因而又進一步分類,如桂枝湯證之中,又分為桂枝去芍藥湯證,桂枝湯去芍藥加附子湯證,桂枝加桂湯證等等,一直分到每位患者、不同時空的證,這就是辨證論治的個體化。

仲景是如何確定每個患者的證的

是依據望聞問切四診所蒐集的有關患者的症狀和體徵。這些症狀和體徵,都是患者外在的個別表面現象。這些現象,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司外揣內,進行分析綜合,最終以脈定證。這個分析綜合的過程,就是思辨。

中醫的傳承,有三個層次。首先是思辨,其次是學術思想,再次是具體經驗。三者都很重要,然有高中低之分,所謂授人以漁,就是要建立思辨能力。這個思辨能力,就是辨證論治體系。《傷寒論》每篇標題的第一個字就是“辨”,把辨字放在突出的位置,意在強調“辨”的重要性。

中醫為什麼要辨,辨什麼,怎麼辨;辨的理論依據是什麼,標準是什麼,目的是什麼,等等一系列問題,皆需回答。

中醫是司外揣內,要依據外在的症狀和體徵來分析綜合,故必須辨,辨的指導理論是《黃帝內經》、《難經》的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體系;辨的內容是由表及裏,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辨的依據是依望聞問切四診所採集的臨床資訊;辨的目的是確定證。證的確定主要靠脈。所以《傷寒論》每篇題目皆曰“脈證並治”;于辨證論治總綱中亦曰“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以脈定證,這是仲景辨證論治體系的精髓、靈魂。脈診雖紛紜複雜,其關鍵在於以沉取有力無力首分虛實,此即“平脈辨證”。

證是平脈辨證體系的核心

每個證,都要明確性質、病位、程度、病勢四個要素,可簡稱為四定。證是辨證論治體系的核心,而脈是辨證論治體系的靈魂、精髓。證確定了,法由證出,方依法立,此即辨證論治的全過程。使人掌握了這套平脈辨證的思辨方法,就是授人以漁,就可駕馭百病。

我們可以把中西醫百病看成是橫向排列的,而證是縱向排列的,每種病都可分為若干個證,我們只要辨明瞭是什麼證,即使不知道是西醫或中醫的什麼病,只要明確了證,就可以立法處方,進行治療。通過證,就可以統轄百病。如脾虛證,幾乎內外婦兒各科均可見此證型,只要我們明確了該病是脾虛證,即使不知中醫、西醫叫什麼病,照樣可以治。

所有的病,都是可以相互傳變兼夾的,如寒證可傷陽,可産生水濕痰飲、瘀血,又可化熱而內竄成六經熱證,亦可傷陰而造成陰虛證。熱證可內竄臟腑經絡,而成六病熱證,亦可壯火食氣而轉為虛寒之證,亦可灼液成痰,或煎熬陰血而産生血瘀等。中醫的百病可以傳變、轉化、互通:中西醫百病也可相互轉化互通,只要掌握了以證為核心的平脈辨證體系,就可看成百病一也,從而駕馭百病。

中醫的根本特色是辨證論治,證是辨證論治體系的核心,而證又依脈而定,因此,脈又是辨證論治體系的精髓、靈魂。這是我們經歷了58年鑽研經典、臨床苦苦求索而確定的“平脈辨證”這一思辨體系,且老而彌堅。

平脈辨證體系的內容

在臨床反覆摸索中,我們將平脈辨證這一思辨體系具體化為以下六點:①以中醫理論為指導,以脈解症,以脈解舌,方無定方,法無定法;②以整體觀為指導,胸有全局,整體辨證;③平脈辨證;​④首分虛實;⑤動態辨證;⑥崇尚經方。

我們以此六點為指導,形成了“平脈辨證思辨體系”。我們前後撰寫的16部專著,已合編為《李士懋田淑宵醫學全集》,就是圍繞“平脈辨證”這一思辨體系展開的,以這一思辨體系為指導,臨床中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

中醫的發展

中醫不僅要傳承,更要發展。中醫的發展有兩種途徑:一是傳統的發展途徑,一是與現代科技手段結合的發展。

幾千年來,中醫代有發揚,名醫輩出。如金元四大家、溫病學等。這種傳統的發展途徑有四條標準:一是有理論淵源,二是有理法方藥的學術體系,三是對實踐有重大指導價值,四是能為後人傳承、印證。這種途徑應予承認、支援、鼓勵。

與現代科學手段相結合的研究,應以證為核心,找好切入點。這種科研成果價值大小的標準,要看對中醫發展有多大裨益。我們已立項的國家“十二五”支撐課題“汗法治療寒凝證的研究”,就是按這個思路進行設計的。汗法自古以來就限于治療表證,“汗以解表”、“在表者汗之”,而我們提出汗法大量用於裏證,其依據就是《素問·舉痛論》:“寒客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蜷,縮蜷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寒客脈絀急則痛,供血減少則引發心絞痛、高血壓、腎病,以及消化、呼吸等諸多病證,發汗散寒解寒凝,就可以改善臟器的血供,治療上述諸多疾病。

為此,我們根據臨床實踐提出了寒凝證的診斷標準、正汗的標準、汗出未透的標準等。寒凝證的標準就是“寒、痛、痙”,痙脈權重佔85%。汗出寒散,則組織器官供血改善而愈。寒凝證,即為汗法與西醫諸病的切入點。這種研究,將對中醫拓展汗法應用有裨益。此類以證為核心的研究課題,我們可以列出多項,這不僅是技術層面的結合,也為中西醫在理論層面的逐漸融合,開啟了一條道路。

我願聯絡多位院士、國醫大師,申報一個國家培訓基地,傳承發揚“溯本求源,平脈辨證”這一思辨體系,為中醫的振興,貢獻微薄之力。

(本文摘編自第二屆岐黃論壇大會報告,作者李士懋為河北中醫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