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哉!馬氏健康四大基石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7-24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馬有度教授在中醫臨床、教學、科研領域成績斐然,還是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席健康科普專家,在健康科普領域辛勤耕耘幾十年,同行尊稱其為“小馬哥”。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在維多利亞宣言中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在我國經過20多年的推廣和宣傳,已廣為人知。馬有度教授認為,我們中華養生之道源遠流長,卻知之者甚少,這讓他這個畢生致力於中醫科普的老中醫感慨萬千。他酷愛中醫養生之道,集多年的實踐和感悟,傳揚中醫經典,提出了“中華養生四字經”等中華養生保健新觀點、新理念,彰顯中國特色。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有幸與馬有度教授閒聊,聽他介紹養生之道。我對他提出的“中華養生四字經”中的“中華養生保健四大基石”特別感興趣。所謂四大基石,就是養生四有:“心胸有量、動靜有度、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我一邊聆聽、一邊請教、一邊探討……直到分手時,還意猶未盡。回家後,我一邊回憶、查證資料,一邊思索、比較推敲,腦海中浮現出了十個大字“妙哉!馬氏健康四大基石”。

一妙是符合當今健康新概念

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在論述健康時提出,健康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四個方面。這種新的健康觀念使醫學模式從單一的生物醫學模式演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這個現代健康概念中的心理健康和社會性健康是對生物醫學模式下健康理念的有力補充和發展,它既考慮到人的自然屬性,又考慮到人的社會屬性,從而擺脫了人們對健康的片面認識。顯而易見,馬有度教授以“心胸有量、動靜有度、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作為中華健康四大基石,完全符合當今世界健康新概念。

二妙是把“心胸有量”居首

首先是突出了中醫特色。按照馬教授自己的説法,“中醫養生既重養形,更重養神,所以我把心胸有量排在首位”。 把“心胸有量”放在四大基石之首,更有利於發揮中醫在養生保健上的獨特作用。二是“心胸有量”從廣義上講涵蓋了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三個方面,與單純的“心理平衡”提法相比,顯然要全面得多。三是“心胸有量”對國人健康的針對性更強。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建設高速發展,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民的生活水準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諸如信仰危機、道德滑坡、分配不公、腐敗現象、精神壓力加大、社會矛盾突出等問題日趨凸顯。而“心胸有量”對解決上述問題是有所裨益的。

三妙是突出亮點“貴在適度”

把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適量運動”與馬氏的“動靜有度”相比,其共性是運動適度,可貴的是馬氏還特別注重了適度的靜養,因為靜養對健康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他強調動靜結合,動靜適度,過度動和過度靜都會影響健康。馬有度教授認為運動有兩個切忌:一忌過量運動,二忌爆發運動。運動一定要因人而異,他主張老年人適度運動概念尤為重要,最好進行輕緩的運動,逍遙散步的效果最好。另外,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同樣也體現出適度的理念。

四妙是其四大子系統妙趣橫生

馬有度的“中華養生保健四大基石”又派生出“養生四貴”、“養生四童”、“養生四樂”、“養生四善”四個子系統,成為中華養生四字經,使其更加豐滿完美,讓群眾更易接受。

“養生四貴”即怡情養生貴恬靜,飲食養生貴平衡,動靜養生貴適度,起居養生貴規律。“養生四童”即童心生童趣,童趣享童樂,童樂養童顏。“養生四樂”即心善自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勞逸享樂。“養生四善”,即一顆善心,多辦善事,必結善果,共用善樂。

健康是生命之基,健康是幸福之源。健康不能代替一切,但是沒有健康就沒有一切。要創造人生輝煌,享受生活樂趣,就必須珍惜健康,學會健康生活,讓健康成為幸福人生的源泉。健康面前有四種人:聰明人投資健康,主動健康,健康增值;明白人關注健康,儲蓄健康,健康保值;普通人漠視健康,隨心所欲,健康貶值;糊塗人透支健康,提前死亡,生命縮水。

想到這裡,我認為關愛健康的朋友們都應學習、宣傳馬有度教授的“中華養生四字經”讓大家都能健康、長壽、快樂,共用美好幸福的人。

(李祥龍 重慶老衛生科技工作者協會會長、重慶市衛生局原局長)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