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7-08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藥材來源

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新鮮或乾燥塊根。主産于河南等地。以色黑味甜者為佳。

    炮製:(熟地黃)一取凈生地黃,照酒燉法燉至酒吸盡,取出,晾曬至外皮黏液稍幹時,切厚片或塊,乾燥,即得。每100kg生地黃,用黃酒30~50kg。二取凈生地黃,照蒸法蒸至黑潤,取出,曬至約八成幹時,切厚片或塊,乾燥,即得。

    性味:鮮地黃:甘、苦,寒。生地黃:甘,寒。 熟地黃:甘,微溫。

    歸經:歸心、肝、腎經。

    功能主治:地黃性涼,味甘苦,具有滋陰補腎、養血補血、涼血的功效。凡陰虛血虛腎虛者食之,頗有益處。此外,地黃有強心利尿、解熱消炎、促進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用於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

    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

    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髮早白。

傳説故事

在唐朝時,有一年黃河中下游瘟疫流行,無數百姓失去生命,縣太爺來到神農山藥王廟祈求神佑,得到了一株根狀的草藥,送藥人將此藥稱為地皇,意思是皇天賜藥,並告訴他神農山北草洼有許多這種藥,縣太爺就命人上山採挖,解救了百姓。瘟疫過後,百姓把它引種到自家農田裏,因為它的顏色發黃,百姓便把地皇叫成地黃了。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否和傳説有關,此後一説到地黃,人們都會認為懷慶府所産的最為地道。明朝名醫劉文泰在《本草品匯精要》中説生地黃今懷慶者為勝,藥物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今人惟以懷慶地黃為上。

[功能主治]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髮早白。

(羅興洪 南京中醫藥大學 趙霞 江蘇省中醫院)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