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的編寫故事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7-08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吳貽谷在查閱資料
《中藥大辭典》、《中醫方劑大辭典》、《中華本草》,是目前最好的綜合性中醫藥工具書。南京中醫藥大學的前輩們為完成這些學術工程,立下了不朽功勳。
聊起《中藥大辭典》的編纂,不得不提我國著名中醫文獻家、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員吳貽谷。就在該校成立60週年前夕,他離世了。淵博的知識,巨大的貢獻,在學校建校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淡泊的生活,高尚的人品,給人們留下了無盡的思念。
記者雖未見過他,但在建國後高等中醫教育的歷史長河中了解了他。吳貽谷是第一套中醫藥教材《中醫學概論》和《中藥學概論》以及第一部中藥學巨著《中藥大辭典》的主編,參與編寫了《中醫大辭典·中藥分冊》、《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藥學》、《中國大百科全書·傳統醫學卷》、《中華本草》,一生著作等身。
研窮義理之精微 辨析古今之異同
《中藥大辭典》是一部集大成的鴻篇巨制。該書起步于1958年冬,一年後,吳貽谷加入編寫組,1961年擔任編寫組組長,1977年出版。
為使《中藥大辭典》達到“全、新、精、準”的理想目標,吳貽谷從總體設計、規劃到編篡體例細則及技術規範的制訂,從樣稿的選擇、寫作到資料的採集,從編撰工作的品質控制到出版時校樣及付印樣的審閱,真是跑斷了腿,操碎了心。
治學嚴謹的他,提出了“條條追根,字字落實”的原則,可中藥資料浩如煙海,散見於經史子集、諸家百科之中,僅參考文獻就有2000多種,而當時學校資料奇缺。為此,他與編寫人員一起東奔西走跑圖書館,南京找不到去上海,上海沒有赴北京……往往為了澄清一組藥物的名實混淆,為了追考一個藥名、一個方劑的原始出處或核對一條引用原文有無錯誤,他查了明清查宋元,查了隋唐查兩漢,仿佛大海撈針。又如“臨床報道”一項,需從報刊上找案例,他找到原單位、原作者,或寫信詢問,核查是否可靠,有否修正、補充。有回音經核實的才使用,沒回音的就不用。
一味藥涉及19個項目,每味藥都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全書5000多種藥中,各類異名及方劑就有四五萬個,各項目內引用的原文則不計其數,要做到條條核準,這是多麼巨大繁雜的工作啊!那時學校還沒有電腦,他們都是依靠手腦並用幹出來的!
長路漫漫曲折行 淡泊名利精神存
上世紀60年代,吳貽谷和同事堅持苦幹。那時候,他們白天工作,晚上還加班兩小時,回宿舍還要帶上資料接著幹。辦公室旁有塊十幾平方米的空地,他們種上苞菜,讓食堂加工,算是對“瓜菜代”的彌補……
“文革”時期,《中藥大辭典》因被視為“一本書主義”而受到批判,編寫工作全部停頓。此時該書已完成初稿,並交付出版社。為了使書稿不被毀壞,吳貽谷幾次去出版社探視,懇求有關同志妥為保護。
“當時我們又要教學,又要寫書,幾乎從早到晚地連續工作,可從沒有人叫苦叫累。儘管沒有稿費,但大家的熱情很高。”吳貽谷踏踏實實地做學問,不爭名利,學術成就斐然,人品廣受讚譽。
吳貽谷認為,做事的過程也是做人的過程,做好人才能做好事。他主編《中醫學概論》時,開創性地列入 “醫德”一章。他主編的《中藥大辭典》多次再版,但書上始終沒有出現其名,他卻不在意。這就是新中國第一代中醫人的廣闊胸懷和精神內涵,一個淡泊名利而注重精神財富的中醫大師。
收穫似在朝夕間 承重卻在一生中
1972年,在吳貽谷的主持下,編寫組又對《中藥大辭典》前稿進行了全面修訂,增補了新內容,並重寫了成分、藥理和現代臨床資料部分。幾經拼搏,一部系統總結中醫傳統用藥經驗,基本反映建國以來中藥科研成果的巨著終於誕生。
1977年,《中藥大辭典》正式出版。該書初版第一次印刷12萬冊尚供不應求。此後,又多次加印,至今仍廣為應用。該書收載藥物5767味,計1000余萬字,自海內外發行以來,累計100余萬冊,並有香港版、台灣版、日文版、韓文版等多種版本,在海內外産生了巨大影響。該書1978年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95年榮獲首屆中國辭書一等獎。這是我國辭書、工具書的最高獎。
“腹有詩書氣自華,人通國學身自重。”吳貽谷是10余個國家級、省部級編委會、學會、專業組的成員,是南京中醫藥大學首位入選《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的研究員,還是該校首批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曾有人問他對成績和榮譽的感想,他淡然一笑,一句“過去了”,仿佛這一切都已與他無關。
凝視他清癯面容的遺照,眼前仿佛出現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在書桌前,吳貽谷埋頭工作;在旅途上,他走南闖北考證一個個出處;在會議中,他微笑著與大家商量編纂體例……這位一生承重的實干家,把自己的血肉都熔鑄到了那一部部權威性的著作之中。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