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國學者嘗試解決中醫“失譯”問題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7-07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參考消息網7月4日報道,美國每日科學網站7月2日發表題為《研究人員著手解決中醫的“失譯”問題》的文章,文章內容如下:
今天西方有數以百萬的人利用中國的傳統醫學,包括針灸、草藥、推拿和營養療法。然而只有少數教授中醫的美國學校對學生有中文訓練的要求,而且迄今為止僅有很少的中醫文獻被翻譯成英語。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東西方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稱,鋻於這些文獻中語言和概念的複雜性,需要有準確和高品質的翻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該中心發表了一篇論文,其中包含了對中醫翻譯相關問題的詳細討論,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教育工作者、執業醫師、研究人員、出版機構及翻譯人員在更為準確和全面理解的前提下對中醫文獻進行評估和消化。
項目主要負責人、論文作者許家傑是東西方醫學中心的主任。他説:”論文的發表旨在增強眾多中醫翻譯相關人員的意識。”這份論文題為《中醫文獻翻譯芻議》,由UCLA的一個團隊研究和撰寫。該團隊包括一名醫生、一名人類學家、一名中國問題學者和一名翻譯。該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綜合醫學雜誌》網路版上。
論文作者持照中醫執業醫師索妮亞·普裏茨克(中文名彭曉月)和中國問題學者張翰墨希望,該文獻的發表將會促進同行之間的交流,為全面、準確的中醫翻譯的出現起到作用。
論文強調了中醫文獻翻譯中的多個重要問題,包括中醫翻譯的歷史、什麼樣的人能成為理想的翻譯人員以及其他與翻譯相關的具體問題,例如在考慮目標語言的同時把翻譯的著重點放在源文件語言上的細微斟酌。
論文還涉及了專門術語、特定時期的語言和文風以及歷史和文化背景。例如,取決於歷史背景和語言用法,某些翻譯可以考慮西方科學讀者的理解而進行變通,也可以採用某種較為自然和靈活的語言風格。論文作者指出,有時候為了方便在傳統中醫術語與生物醫學診斷之間建立聯繫,同時給出直譯和意譯兩種譯文——例如風火眼和急性結膜炎,是一種有益的做法。
論文的最後部分呼籲展開進一步的討論和行動,特別是在開展國際協作方面,以促進更為嚴格的中醫教科書翻譯指南的問世。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