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靖西力鑄民族藥都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6-10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記者梁啟成 通訊員蒙 強)在6月2日舉行的2014年中國·靖西端午藥市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藥商和藥農等萬餘人云集靖西,共同謀劃中草藥産業發展和打造民族藥都良策。
千年藥市演繹壯醫藥文化
靖西縣壯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99.4%。該縣野生中藥壯藥材資源豐富,擁有物種資源3000多種,位居廣西之最。據考證和靖西民間流傳之《爺奇鬥“都宜”》神話及從靖西舊志歸順直隸州府城有藥王廟之記載,靖西端午藥市始於宋朝,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年曆史。每年端午節集市一次,當地和周邊那坡、德保、大新等縣以及雲南富寧縣等地的草醫藥農,紛紛將自採的各種野生新鮮中草藥運到靖西縣城交易。
近年來,在當地政府引導下,端午藥市規模不斷壯大,每年交易攤位多達5000個,吸引數萬名群眾參與藥市,入市交易的藥材種類多達1000多種,成交量400噸以上。位於靖西縣城東南部的通靈大峽谷內植被茂盛,蘊藏近兩千多種原生珍稀植物,許多具有藥用價值的中藥壯藥材有待普查和開發利用。2010年5月,廣西民族醫藥協會、廣西中藥材産業協會經過組織專家考察,聯合命名通靈大峽谷為“通靈壯藥谷”。
政府調控催生中草藥産業
靖西縣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壯醫藥事業發展,出臺了《靖西縣中草藥産業發展規劃》、“田七回鄉工程”等一系列扶持中醫藥民族醫藥發展的重大決策,《靖西縣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建立中草藥人工生産基地,把中草藥産業培植成為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先後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扶持貧困村發展中草藥材生産,並採取“政府引導+企業帶動+農戶種植+産品回收”模式發展中草藥種植産業。連續多次舉辦“中國·靖西端午藥市”系列活動,打響了靖西中草藥産業品牌。縣中醫醫院增挂“壯醫醫院”牌子,被列為自治區中醫醫藥民族醫藥重點專科建設平臺,取得了顯著成效。
目前,該縣已成立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5家,建立連片種植中草藥材示範基地14個,種植中草藥材品種20余種,總面積2.1萬畝。其中種植田七3800畝、山豆根1460畝,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廣豆根道地藥材産地”稱號和“現代中藥資源動態監測資訊和技術服務中心靖西站”,廣西民族醫藥協會、廣西中藥材産業協會授予“廣西壯醫藥研究開發示範基地”稱號。建成中國西南地區最大中草藥集散地——“樂活·中藥城”,規劃建設佔地1000畝,集中草藥加工、中草藥旅遊商品、壯藥養生等産業于一體的中越中草藥産業加工園。把握龍邦和岳圩口岸的區位優勢,加快口岸和邊民互市貿易點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中國龍邦—越南茶嶺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靖西縣政府與有關企業簽訂了“田七種植及加工合作”、“姜黃種植及加工”等項目框架協議,總投資15.15億元。
專家建言打造民族藥都
在2014年“中國·靖西端午藥市”民族醫藥發展座談會、民族藥都論壇上,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民族醫藥協會、廣西中藥材産業協會等區內外單位的專家,就當前靖西縣發展中草藥産業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靖西端午藥市和壯族傳統文化、壯醫藥理論與臨床應用、靖西縣壯醫藥特色養生旅遊、廣西特産藥材縣域産業化開發、中草藥類健康産品開發思路、田七本草考證和種植概況及關鍵栽培技術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探討。
專家建議,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關於完善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發展政策和機制,加快建設西南部中醫藥民族醫藥強區步伐,提高“中國·靖西端午藥市”這一純民間民俗元素的節慶活動知名度,使中醫藥壯醫藥文化得到有效保護、傳承和可持續發展。
同時,依託國家、自治區中醫藥民族醫藥醫教研機構重點學科和相關企業的産業技術優勢,利用民族區域、壯醫藥資源優勢,發揮重點專科、端午藥市、通靈壯藥谷的平臺作用,逐步提升靖西縣中醫(壯醫)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在市區建立相應的壯醫養生保健館;在旅遊區建立“壯藥臘葉標本室”;在壯藥谷建立“壯藥活體標本園”,積極打造中國·靖西民族藥都。同時發揮“文旅結合”的品牌效應,構建文化與旅遊相結合模式,推動靖西縣中醫藥壯醫藥文化、養生旅遊産業和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