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與胡慶余堂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6-04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杭州“胡慶余堂”,是清代的“紅頂商人”胡雪岩于光緒四年(1878年)所創辦的中藥房。
“胡慶余堂”創業時稟承南宋的“太平惠民”和劑藥方,精選道地藥材,精製丸散膏丹,因藥效顯著,名震天下,曾被譽為“江南藥王”,與北京“同仁堂”齊名。如今的“胡慶余堂”仍盛譽不衰,是中國最大的制藥企業,也是個佔地7畝多的古建築群,座落于杭城歷史文化街區的河坊街大井巷上。河坊街是條倣古街,模倣的就是古老的宋城,因為杭州(古名臨安)曾是南宋繁華的都城。只見街上賣茶湯的、賣書畫的、賣手工藝品的小店林立,入夜時油燈熒熒,古意盎然,把“胡慶余堂”烘托得有韻味。
“胡慶余堂”的設計頗具匠心,保存完好,高墻大門,氣象森凝,可見胡雪岩當年在商場叱吒風雲的風範。但顧客進門時卻不見店堂,只見到個小小的門庭,往左有條曲折的長廊,蜿蜒而入,眼前才豁然開朗。只見一邊是欄杆花樹,一邊是粉墻,墻上挂滿了黑底金字的木匾,匾上書寫著形形色色的丸散膏丹,方知已登門入室,窺其堂奧。
但“胡慶余堂”的出名,並非由於建築優美,歷史悠久;而在於他們獨特的經營方法和嚴格的管理手段。他們堅守一百多年前胡雪岩創業時就遺留下來的“戒欺”“局方”信條,經營之道首重“採辦務真”,採購藥材時從不經由藥商轉手,而自行到各産地去收購。如去山東、河北置驢皮;到河南購山藥、生地、牛膝南;到貴州、四川收麝香、川貝、天麻等。既省去藥商的中間剝削,又確保藥材品質的可靠,才能長久維持盛譽于不墜。
現在,“胡慶余堂”的營業廳樓上,是家“中藥博物館”,陳列著新石器時期河姆渡文化的原始藥物,和河南出土的商代藥物。陳列物中,還有中國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和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養生方》。所介紹的中醫人物,有神農氏、扁鵲、華陀、葛洪、李時珍等。而且,展覽中還介紹“胡慶余堂”百年老店的流金歲月,從胡雪岩的創業,到清朝光緒皇帝賜與他的黃馬褂、一品頂戴等事跡。
除了制藥、賣藥之外,為了推廣中藥的藥效,“胡慶余堂”也製作精美藥膳,以廣招徠。藥膳廳就設在“胡慶余堂”大門對面,也是棟雕梁畫棟的二層建築。樓上的餐廳陳設高雅,有深濃的翰墨之氣。只要坐在臨窗的餐桌,對面的“慶余堂”三個燙金大字,就映入了食客們的眼簾中,有潛移默化之功。一般人總以為藥膳有藥味,難免苦澀難食。其實“胡慶余堂”的藥膳之妙,正在於有藥效而無藥味,化苦澀為甘美。
但還是那幾道色香味俱全的熱菜:明目魚米、椒鹽人參絲、海鮮燴油條、蓮子千層肉、西芹百合、黃芪燉雞湯等。明目魚米中加了枸杞,海鮮燴油條中加了銀杏,就從普通美食一躍而成高貴藥膳了,而且絲毫不令人有吃藥之感。但我最欣賞的還是椒鹽人參絲、蓮子千層肉兩道菜。人參有補中益氣,生津止渴,安神定智的功能,將人參刨成細絲,炸得迸焦酥脆,再雜以馬鈴薯絲,佐以椒鹽,吃到嘴裏只覺其香,而不覺其苦。蓮子千層肉,以蓮子清蒸五花肉,佐以饅頭進食。蓮子甘酥可口,五花肉近似透明,入口即化。蓮子可以補脾止瀉,益腎澀精,養心安神,可説是最好吃的中藥之一。配著鬆軟的小白饅頭,更為適口充腸。(重慶 王淼)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