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牡蠣消瘰疬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5-16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舌尖”季節,美食有蠔。《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二集“心傳”,其中展示了誘人的潮汕小吃“蠔烙”。蠔是牡蠣的別名。吃過牡蠣肉,牡蠣殼並非廢物,牡蠣是一味可攻堅消積的中藥。

名醫張錫純解説牡蠣善消瘰疬,他舉了一則親治的案例。這則案例讓他有深刻的體會,所以在《醫學衷中參西錄》“醫方篇”和“藥物解”都提到了它。

有一個貧窮的少年,他的脖子上長了一個大包塊,已經長得像個長茄子了,上面連到耳朵根,下面延伸到肩膀上的缺盆穴。找人醫治,有位醫生説,這麼大的包塊,就是吃上百劑湯藥,也不能保證治好。而這位少年為別人當雇工耕田,不要説沒有錢買藥,就算是買來藥甚至連治病煎藥的時間都沒有。

張錫純遇到這一案例後,他看到少年的體格比較強壯,食量很大胃口也不錯,就因貧施藥,給他出了一個簡便的招法:每天三餐的時候,用飯湯送服牡蠣打成的細粉七八錢。少年連用了一個月,巨大的包塊竟然完全消解。

既然療效如此之好,遇到瘰疬積塊的時候,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試用一下呢?

張錫純感慨地説,這是因為少年勞作出力,身體強壯,並且胃口好,才可以用此單藥重劑。如果脾胃稍微弱些的,就應當配伍一些健脾和胃的藥。不然的話,恐怕不僅沒有消除掉瘰疬包塊,而是先把脾胃給損傷了。

這正是重鎮的礦石藥存在的不足,讓胃弱者難以承受。凡物有一利必有一弊,要正確認識事物的兩面性,趨利避害。運用礦石藥時,一定要注意到顧護脾胃,雖然礦石藥威力比較大,但如果沒有脾胃的運化作後盾,藥效並不容易發揮出來。

牡蠣殼入藥,有生有煅。到底什麼情況下該用生的,什麼情況下該用煅的呢?張錫純對此有詳細的交待:“牡蠣若作丸散,亦可煅用,因煅之則其質稍軟,與脾胃相宜也。然宜存性,不可過煅,若入湯劑仍以不煅為佳。今用者一概煅之,殊非所宜。”

□ 丁兆平 山東中醫藥大學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