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轉筋路難行 火針承山速解痙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5-13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穴性特點】
承山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穴,因在腓腸肌兩肌腹分開的下端凹陷處,猶如在山麓之峽谷,承山巔氣勢之下行,故名。又,《金針梅花詩鈔》雲:“兩腨任重可承山”,故名承山。
一直以來,古代醫家就把承山穴作為主治肛門疾患和小腿局部病症的常用要穴。《十四經要穴主治歌》雲:“承山主針諸痔漏,亦治寒冷轉筋靈”;《玉龍歌》載:“九般痔漏最傷人,必刺承山效若神”。《針灸心悟》中指出:“委中、承山二穴,有專治腰背諸疾之功。腰為腎府,背為膀胱之部分,其強其痛,乃該經之經氣塞滯之故也。此二穴皆位於下,猶如河流之出口,倘河道為淤泥所阻塞,已無出路,茍決其出口,則流自通暢,而痛自止。”故取刺承山穴以舒筋活絡止痛。
該穴不僅能治療腿肚轉筋之局部病症,還可取其“遠道取穴”原則治療腰背疼痛等症。現代又常用於治療坐骨神經癰、痛經、足下垂、足內翻等病症。臨床上,筆者常用該穴治療小腿轉筋等症,取得良好療效。
【操作技法】
令患者俯臥,雙下肢自然伸直,承山穴常規消毒後,取火針(鎢錳合金針)在酒精燈上燒至通紅髮白後,採用速刺法,對準穴位快速刺入0.5寸後迅速出針。燒一次點一痏,每次治療刺3痏,隔日施術1次。
火針療法中,燒針的操作十分關鍵。在針燒紅後,還要在火上再燒至針體通紅髮白時,方可迅速刺入穴位。為了取得良好效果,燒針用的酒精燈要儘量靠近預刺穴位。針刺後,可用消毒幹棉球覆蓋針刺部位,以防感染。
【診療現場】
腓腸肌痙攣俗稱“小腿轉筋”、“小腿抽筋”,是痛性肌肉痙攣中最常見的一種。臨床採用火針承山穴治療該症,療效頗佳。
案例:王某,女,54歲,主訴:腿肚轉筋疼痛10余天。自述不明原因致左腿肚轉筋,以行走勞累後及夜間發作較頻,數分鐘後可自行緩解。發作時疼痛劇烈,影響工作、睡眠。至某醫院擬診為缺鈣致腓腸肌痙攣,給予鈣片及維生素B1口服效不顯,求針灸治療。
刻診:小腿肚轉筋疼痛,伴眩暈、口乾、舌淡紅、苔少、脈沉。辨為氣血不足,筋脈失養,治以補益氣血,舒筋解痙,緩急止痛。治法:火針承山穴。治療1次後,當夜未發作。隔日治療1次,3次後痊癒。隨訪半年未復發。
□ 侯中偉 北京中醫藥大學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