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乏力亞健康 刺絡拔罐尋膏肓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5-09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穴性特點】

膏盲,指心下膈上之脂膜,內與心膈間脂膜相應,邪正之氣由此出入轉輸。其中,肉之肥者為膏,心下亦為膏;膜脂為盲,膈上亦為肓。《左傳·成十年》:“在盲之上、膏之下。”注:“肓,鬲也。”《集韻》:“膈,盲也,字本作鬲。”《説文》:“肓,心下鬲上也。”

《千金方》載:“膏肓俞無不治,主贏瘦虛損,夢中失精,上氣咳逆,狂惑忘誤”。《循經考穴編》載:“膏肓俞主五勞七傷,諸虛百損……骨蒸盜汗……舉重失力,四肢倦怠,目眩頭暈,脾胃虛弱。”

當久病不愈、身體呈現羸弱消瘦狀態時,最宜取膏肓穴施灸以扶陽固衛,濟陰安營,調和全身氣血,從而取得恢復強壯的效果。

現代大量臨床報道和實驗研究證實,針刺或艾灸膏肓對虛損性疾患如肺纖維化、慢性支氣管炎、百日咳等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現代針灸全書》中記載:“膏肓俞為一切血症常用穴”,亦有人報道針刺此穴可改善惡性貧血。筆者臨床使用本穴治療亞健康狀態,收到良好效果。

【操作技法】

刺、灸膏肓穴時,取穴方法十分重要,若姿勢不正確,穴位被肩胛骨擋住,便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古代醫家指出,該穴的簡單取法是:在第四胸椎下兩旁相去各3寸(約4橫指)處。為了避免被肩胛骨遮蓋,故應“正坐,曲脊,伸兩手,以臂著膝前”,胛骨自然相離。

【診療現場】

20世紀80年代中期,前蘇聯學者N.Berkman通過研究發現,人體除了健康狀態和疾病狀態之外,還存在著一種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間狀態,稱為第三狀態,即誘病狀態。這一發現被後來許多學者的研究所證實。第三狀態,我國學者稱之為亞健康狀態,是指人的身心處於疾病與健康之間的一種健康低質狀態。1999年,WHO提出:亞健康狀態是健康與疾病之間的臨界狀態。1994年,由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正式命名為慢性疲勞綜合症(CFS)。針灸治療本病療效可靠。

案例:付某,男,41歲,以失眠2周伴頭痛1周余為主訴來診。由於工作勞累、壓力過大,患者于2周前出現失眠,夜不能寐,既而頭痛,白日周身疲乏睏倦,急躁易怒,血壓:140/80mmHg,其他理化檢查均正常,舌邊尖紅,苔黃膩略幹,脈弦滑。診斷:亞健康狀態(肝陽上亢)。治療:雙側膏肓俞刺血拔罐。治療1次後,患者自覺一身輕鬆,睡眠症狀有所緩解。治療3次後,睡眠症狀完全改善,情緒平穩。

具體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俯臥位,暴露背部,常規消毒膏肓俞。先用左手拇指中指捏住應刺部位,右手持三棱針迅速刺入皮內1~2釐米深後,立即將針退出,同時用手擠壓局部,使血液儘快流出。然後施以拔罐,使血液能充分流出。保留時間視出血量而定,多在5~10分鐘,出血量以10~15毫升為佳。若出血量過少,則治療效果往往不佳。每隔1周治療1次,一般1~3次即可取得滿意療效。

□ 侯中偉 北京中醫藥大學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