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排毒湯治痤瘡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5-09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組方依據:本病常由肺經風熱阻于肌膚所致,或因過食肥甘油膩及辛辣食物,致脾胃蘊熱,熏蒸于面;或因青春之體,血氣方剛,陽熱上升,與風寒相搏,鬱阻肌膚所致。治宜清肺涼血,通暢氣血,化瘀散結,使血液迴圈得以通暢,以排除體內毒素。方用生石膏、地骨皮清解肺熱,涼血除蒸;牡丹皮、赤芍活血化瘀,消癰散結;連翹、荊芥、青蒿、防風疏風散熱,清熱解毒;大黃通腑瀉熱,引熱外出;甘草調和藥性。諸藥合用,共奏清肺熱、散風熱、涼血解毒之功效。
加減運用:濕熱火毒偏盛之痤瘡紅腫者,加蒲公英、地丁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肝火偏亢,兼見心煩易怒者,加鬱金、炒梔子以疏肝行氣,解鬱瀉火;痤瘡散在於前胸後背者,去石膏,加生地、玄參以清熱涼血,消腫散結;伴見口乾、鼻孔呼出熱氣者,加蘆根以清宣肺熱;痤瘡日久,質地堅硬,觸壓疼痛者,加桃仁、虎杖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典型病例
王某,女,26歲,未婚。2013年2月26日初診。
主訴:顏面部痤瘡2年,時輕時重,每因過食辛辣、工作壓力大或睡眠不足而加重。兩周前因外出郊遊,睡眠不足,致痤瘡復發。
刻診:顏面部皮疹以紅色、皮色粉刺丘疹為主,大小不一,以額頭及兩頰為著,鼻翼兩側皮膚發紅、油膩,鼻頭亦散在紅色小疹點,局部稍有灼熱瘙癢感,伴見口乾、心煩、多夢、便秘、溲赤,月經週期正常,經量少,經色暗,夾雜小塊瘀血,舌質紅,苔薄白,脈滑稍數。辨為肺胃積熱,循經上攻,泛發顏面。心煩、多夢乃熱擾心神所致;又,心火易下移小腸,故兼見小便短黃;治宜清肺涼血、化濕解毒、導熱下行。方以清肺排毒湯為基礎方,加炒梔子、通草以清心除煩、引熱下行。
處方:生石膏30克,地骨皮30克,炒梔子15克,牡丹皮15克,赤芍15克,連翹30克,荊芥15克,青蒿15克,防風15克,大黃5克,通草10克,甘草10克。取藥10劑。水煎2次,取汁混勻,分2次早晚溫服。藥渣再煎,溫敷面部,每晚1次,每次15~20分鐘,通過外治,使剩餘藥效直達病所,內服、外敷兩相結合。
2013年3月8日二診,面部痤瘡較前減少,潮紅減輕,自述顏面部癢熱感已消,口乾、心煩及多夢略有改善,小便清、大便通,服藥效彰,原方繼取10劑,服用方法同前。
2013年3月18日三診,面部痤瘡明顯減少,身體未述明顯不適,唯鼻頭部紅色疹點消退緩慢,考慮原因有二,一為脈絡受阻,瘀血停留;二則與螨蟲感染有關。在原方基礎上加炒桃仁以化瘀通絡,並囑患者保持枕頭、枕巾及被褥清潔衛生,杜絕二次感染。此後,患者又間斷服用中藥20余劑,待痤瘡基本消失後給予生活指導,至今未再復發。
按:痤瘡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除遺傳、飲食、睡眠及環境等因素外,精神因素和面部接觸物(尤其是化粧品)也與痤瘡的發生和加重不無關係。臨床觀察發現,青中年女性痤瘡發病率較高,一則表明痤瘡的發生與情緒和女性月經週期相關,屬內分泌失調;二則考慮與過度美容、破壞皮脂腺功能有關,屬人為造成。因此,強調治療痤瘡,不是藥物就可以完全解決的,還要靠自己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保持飲食均衡,心情愉快,睡眠充足,適當運動,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長在面部的痤瘡不能用手去擠,以免細菌進入血腦屏障,引起嚴重後果。
□ 劉荔 劉啟廷名醫工作室 山東省臨沂市中醫醫院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