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癰治驗一則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5-04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慢性附睪炎臨床上很多見,可由急性附睪炎遷延而成。根據其症狀可歸屬於中醫“子癰、淋證”範疇,易反覆發作,通過中醫治療有一定療效。以下介紹醫案一則。
杜某,男,33歲。
主訴:左側睪丸脹痛半月。患者有慢性附睪炎病史10餘年,近半月睪丸脹痛發作,局部有壓痛,尿微黃,舌紅,苔白微膩,脈弦滑。尿常規未見異常。
診斷:慢性附睪炎。
處方:夏枯草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丹參20克,王不留行20克,烏藥15克,川楝子15克,延胡索20克,生牡蠣30克,橘核15克,荔枝核15克,黃柏15克,知母15克,梔子15克,連翹15克。5劑,日1劑水煎服。
上方服5劑後即腫消,痛減。為鞏固療效,上方加鱉甲10克,繼服15劑,藥後腫消痛止而停藥。
按:本案病程較久,屬濕熱夾瘀之證,治宜行氣散結,活血利濕,止痛。方中橘核、荔枝核一則疏肝理氣散結,二則為疝頹丸痛之引經藥;配王不留行、丹參活血通脈;烏藥、川楝子、延胡索活血行氣止痛;夏枯草、白花蛇舌草、梔子、連翹、黃柏、知母清熱利濕消腫;生牡蠣鹹寒軟堅。諸藥共奏行氣散結,活血利濕,止痛之效。初診因礙于鱉甲滋膩恐影響利濕,故未加。二診效不更方,在原方基礎上加鱉甲增強軟堅散結之功。
□ 呂波 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