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中藥評價應“毒”“效”結合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4-17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近年來,因中藥在境外頻頻被檢出重金屬超標或含有毒成分,一時間“中藥有毒”的觀點甚囂塵上。香港衛生署曾發佈公告稱,一批同仁堂健體五補丸被檢測出汞含量超標,牛黃千金散及小兒至寶丸的硃砂成分含量超標;漢森制藥旗下産品四磨湯被曝出含致癌物檳榔;2013年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佈公告,要求含毒性中藥飲片中成藥品種説明書必須增加其含有毒性飲片的警示語……

波瀾四起下,使人們對中藥的安全性産生種種懷疑。到底什麼是有毒中藥?它有哪些特點?這些毒性可控嗎?如何能提高用藥安全?一項2009年立項、關於有毒中藥的973計劃中醫理論基礎研究專題項目,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初步探索。

解釋何為有毒中藥

研究有毒中藥毒性特徵

“中藥的‘毒’性是在功效表徵過程中逐漸被發現的,其毒性受到諸多因素影響,通過準確辨證、配伍使用可達到減毒增效的目的。”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所研究員葉祖光解釋,中藥的毒性有輕重之分,重者可對機體造成強烈的傷害,甚者危及生命,也就是現代藥理學上的毒性作用,“還有一種廣義上的中藥毒性,這其中就包括中藥的偏性,中醫常常利用中藥的偏性來治療或者糾正機體病理狀態上的‘偏性’。”

  有毒中藥,指服用以後所産生的與治療作用無關,且對機體産生損害較大毒性作用的中藥。2010版藥典記載有毒中藥83種,此外,列入原衛生部“毒性藥品管理品種”範圍,受《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約束的28種。

  “從中藥藥性上來説,毒性較大的中藥主要是熱性者居多,多為峻厲之品。”葉祖光介紹,研究發現,這些有毒中藥毒性表現存在一定規律:“通過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較研究,我們發現多數有毒中藥採用傳統水煎提取方法毒性較低。並且,對於化學物質基礎的研究也表明,毒性成分以脂溶性居多。這也進一步提示了使用傳統提取方法還是相對安全的,而在現代中藥生産過程中,使用有機溶劑進行提取必須要考慮其安全性。”

毒性不同,對人體的傷害不同。據此,人們又常常將“有毒”藥物分為各種不同的等級。但傳統對於中藥毒性的分級主要源於臨床實踐,對於毒性的認識往往以臨床觀察到的藥後反應程度為依據。這種研究方法雖與臨床緊密結合,但卻具有局限性與隨意性,缺乏準確性、量化性、統一性,故常給毒性中藥的分級帶來混亂。

項目組從文獻學角度開展研究,厘清中醫學中藥藥性理論中的“有毒、無毒”,以及“毒”概念發生、發展的過程,“大毒”、“毒”和“小毒”的分級思路和歷史沿革,從而了解有毒中藥的“過去”和“現在”。將相關資訊整合,建立有毒中藥古代、現代數據庫、中藥不良反應數據庫和檢索系統,以及有毒中藥的資訊服務平臺。  

建立中藥減毒理論和方法

闡述傳統減毒控毒理論內涵

我國古代醫家對於中藥的毒性早有認識,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控毒經驗,其中,炮製減毒和配伍減毒是兩種常見的控毒方法。“通過系統梳理和總結這些經驗,應用現代的藥理毒理研究方法,闡釋科學內涵,總結規律,也能更好地為有毒中藥在臨床上安全有效的應用提供科學依據。”葉祖光説。

“比較明確的中醫傳統減毒方法就是七情配伍中的相殺相畏。”葉祖光介紹,項目組在根據古代所記載的相殺相畏藥物配伍,逐一進行配伍減毒試驗研究。此外,還通過中西醫結合方法,建立新型配伍減毒途徑與方法,即以有毒中藥毒性反應特徵為目標,在中醫的治法治則理論指導下,進行配伍減毒的研究,證明了中醫傳統相殺、相畏配伍減毒方法的合理性。

在減毒作用評價方法和標準方面,通過對急性毒性、長期毒性、靶器官毒性、減毒存/增效、減毒機理研究,形成一般毒性實驗、有針對性毒性實驗、減毒存效實驗、生物效應和毒性檢測等具體方法。

“有毒中藥的評價應當是‘毒’和‘效’相結合,不能就毒論毒。”葉祖光表示。項目組通過毒理學和藥效學相結合的平行研究,並以治療指數和安全窗作為評價標準,對部分有毒中藥的毒性進行了綜合評價。“我們發現有毒中藥毒性的大小不能單看毒性大小,還應結合其藥效學強度進行綜合評價,治療指數和安全範圍的大小更能全面反映中藥毒性大小,從而指導臨床應用。”

從實驗室和臨床兩方面研究有毒中藥毒性與藥效,以及毒性與中醫證候的相關性,重點研究中醫“證”對毒性的影響,尤其是研究臨床超劑量使用有毒中藥附子和中醫“證”的關聯性。將中藥毒性放在“毒性-功效-證候”中進行權衡與評價,闡述了中藥毒性和證候的相關性。“在適宜的證候背景下,治療指數加大,提示合理辨證可大大提高有毒中藥的安全使用。進一步證明了‘有病病受之,無病體受之’的科學性。”葉祖光説。

建立有毒中藥毒性預警系統

科研成果服務於中藥生産、研發

針對中藥的肝腎毒性,項目組開展有毒中藥肝腎毒性早期發現的研究,採用生物標示物、組學技術等檢測方法,建立肝腎毒性的早期檢測指標。此外,採用計算毒理學技術,研究與建立基於電腦預測技術的有毒中藥毒性預警系統。

“相似化學結構的化合物可能具有同樣的毒性和機理,為此,項目組還建立了有毒中藥結構預警的系統。”葉祖光介紹,數據庫資訊不僅有美國FDA提供的化合物結構數據庫和歐盟提供的天然産物結構數據庫數據,還增補了我國中藥及天然産物結構及毒理學資料,增加系統對中藥毒性預測的準確性。

課題組建立的肝腎毒性預警體系被蘇州市科學技術局認定為“蘇州市藥物毒性預警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可為企業及研發單位提供中藥肝腎毒性的結構預測,為新藥研發前期提供有關肝腎毒性的資訊,降低研發風險。(記者 胡彬)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