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鬱清心安神治失眠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4-15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 劉荔 劉啟廷名醫工作室  山東省臨沂市中醫醫院

隨著社會環境、工作競爭、生活起居及飲食習慣等的改變,失眠的發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而且以青中年腦力勞動者居多,患者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或睡眠淺而易醒、醒後不能再寐、早醒,甚者徹夜難眠,因睡眠品質差繼而産生次日頭暈、精神不振、反應遲鈍、體倦乏力,甚則心煩懊惱,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及工作、學習和生活。

失眠症中醫稱之為“不寐”、“不得眠”、“不得臥”。中醫學認為,導致不寐的病理變化總屬陽盛陰衰、陰陽失交。一為陰虛不能納陽,一為陽盛不得入于陰。病位在心,與肝、脾、腎密切相關,因心主神明,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而陰陽氣血之來源,由水谷精微所化生。精血充足,陰陽調和,上奉於心,則心神得養;受藏于肝,則肝體柔和;統攝于脾,則生化不息;調節有度,化而為精,內藏于腎,腎精上承於心,心氣下交于腎,如此則神志安寧,作息規律。若臟腑功能失調,陰陽氣血失和,可由肝鬱化火、痰熱內擾,陽盛不得入于陰而不寐,亦可由心脾兩虛、心虛膽怯、心腎不交,陰虛不能納陽而發為不得眠。究其發病因素,多責之於飲食不節、情志不遂、勞逸失調或體弱病後。病機雖有虛實之分,但久病多表現為虛實兼夾。因此,對失眠病人的治療,劉啟廷教授強調要從根本上解決引起失眠的問題,首先問明引起失眠的原因,通過心理疏導,合理運動,飲食調恒,配合中藥整體調理,標本兼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他總結多年的臨床經驗,依據辨證論治的原則,擬定解鬱清心安神湯,治療多種原因引起的失眠症,療效顯著。

方藥組成:茯苓30克,九節菖蒲15~30克,鬱金15克,合歡皮30克,酸棗仁30克,珍珠母30克,黃連10克,肉桂2克,蓮子心10克,甘草10克。

服用方法:上藥浸泡2小時,武火煮開,文火再煮30分鐘,取汁;加水再煎25~30分鐘,取二汁,混勻,分2次早晚溫服。服藥期間少食生冷、辛辣、油膩食物,保持心情舒暢,每晚睡前溫水浴足30分鐘,然後按摩腳心100次。

功用:解鬱清心,安神定志。

組方依據:失眠,表現為晚上睡不著,或睡眠時間明顯減少,或入睡困難,或睡著易醒,嚴重者徹夜不能入睡,以致白天精神疲憊不振,疲乏無力,心煩易怒。劉啟廷教授認為,引起失眠的病因,與思慮勞倦、內傷心脾,陽不交陰、心腎不交,陰虛火旺、肝陽擾動,心膽氣虛、心神失守等因素有關,飲食豐盛、運動缺乏、憂愁思慮是導致本病發生的直接原因。因此,治療宜解鬱清心,安神定志。藥用茯苓配九節菖蒲、鬱金,以寧心安神,開竅化痰,行氣解鬱;合歡皮、酸棗仁、珍珠母合用,養心開鬱,寧心定志,鎮心安神;黃連與肉桂,取交泰丸之意,寒熱並用,水火既濟,以清心火,交通心腎;用蓮子心清心除煩,平肝安神;甘草調和藥性。諸藥合用,共奏解鬱散結、清心化瘀、安神定志之功效。

加減運用:伴見心煩意亂者,加牡丹皮、炒梔子以清心瀉火,涼血除煩;兼見心悸健忘者,加制首烏、蓮子以補益精血,養心安神;大便幹結者,加大黃以通腑瀉熱,引熱下行;口苦、舌苔黃膩者,加半夏、陳皮、生薑以燥濕化濁;瘀血徵象明顯者,加桃仁、紅花以活血化瘀、通竅安神。

典型病案

林某某,男,37歲。2013年4月29日日初診。

主訴失眠一年,加重半月。患者自訴因工作壓力大、應酬多,經常熬夜到下半夜,造成一年多夜臥不寧、睡眠不實,主要表現為入睡難,睡中易驚醒,多夢,嚴重時徹夜不眠,次日則頭腦不清,心煩健忘,體倦肢酸,有時自汗盜汗,脘腹痞悶,食欲好,大便幹。西醫診斷為失眠(神經官能症),經常服用鎮靜安眠藥,有脂肪肝病史,因服用西藥出現口乾、便結而求助於中醫。舌質紅,苔白,脈弦滑。依據舌脈症候,辨證為肝鬱脾虛、痰濕內擾、膽虛腎損、心神失養。治宜解鬱化痰、清心定志、安神助眠。方用解鬱清心安神湯為基礎方,加牡丹皮、炒梔子以清心瀉火,涼血除煩;加大黃以通腑瀉熱,引熱下行。

處方:茯苓30克,九節菖蒲30克,鬱金15克,牡丹皮15克,炒梔子10克,合歡皮30克,酸棗仁30克,珍珠母30克,黃連10克,肉桂2克,蓮子心10克,大黃5克,甘草10克。取藥6劑,每日1劑,水煎2次混合,分兩次早晚溫服。囑其儘量減少外出應酬,飲食清淡,按時作息,睡前溫水浴足,再以手心對準腳心按摩10分鐘,左按右,右按左,並適當增加運動,以促進血液迴圈,改善臟腑功能。

2013年5月7日二診:治療後睡眠略改善,睡眠時間亦略有延長,體倦乏力明顯減輕,仍睡中易驚醒,夜間口乾,偶見盜汗,大便幹結。予上方大黃倍量,以增通腑泄濁、引熱下行之功。取藥10劑,服藥方法及注意事項同前。

2013年5月18日三診: 睡眠時間延長,睡中有時因口乾而自醒,喝少量溫水再睡,心煩健忘改善,但大便仍幹結。口乾考慮與仰臥張口呼吸有關,故囑其睡眠時取左側臥位,另外煎藥時大黃後入,以增加通便泄熱之功。取藥10劑。

2013年5月28日復診,自述睡眠品質明顯改善,一夜能睡6小時左右,夜間醒1~2次但很快又能入眠,盜汗消失,大便通暢。效不更方,又取藥10劑。另外囑其適當食用蓮子、百合、麥仁、山藥等安神助眠食品,並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患者連續服藥36劑,精神面貌明顯改善,自述偶爾因應酬、勞累失眠幾天,不用服藥僅通過生活起居調理即可恢復。

按 失眠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據流行病學調查,30%的失眠人群中,有70%~80%人的睡眠障礙源於心理和情緒因素,這與當今社會競爭力大密切相關。臨床觀察發現,失眠會引起人的疲勞感、不安全感,使人無精打采,短期效應是反應遲鈍、注意力不易集中,日久則會導致抑鬱症、焦慮症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症等功能性疾病,嚴重者還會導致精神分裂症。因此,對待失眠,劉啟廷教授多在服用中藥治療的同時給予生活起居指導,因中藥治療失眠療效確切,作用持久,無毒副作用,且不成癮,無藥物依賴,患者願意接受。另外,再配合每晚睡前溫水浴足和手心(勞宮穴)按摩足心(涌泉穴),可起到溫經通絡、交通心腎的輔助治療作用。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