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仲景方説細辛運用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4-15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中醫理論認為,細辛主祛風,散寒,行水,開竅。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痹痛。細辛辛香透竄、解表通竅溫脈之力皆強;其用途較多,但有“用不過錢”或“用不過五分”之説。筆者認為,丸散劑可遵此説,湯劑則不儘然。在此從仲景方討論細辛的運用。

臨證運用

發散風寒:細辛辛溫,能發散風寒,尤善散少陰經之風寒。傷寒少陰病,脈沉發熱,仲景有麻黃附子細辛湯。方中附子溫陽,細辛配麻黃入裏使風寒外達而散。

溫經祛寒:細辛辛溫,能達經脈,與桂枝配伍,溫經祛寒。如傷寒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仲景用當歸四逆湯,以歸芍養血,細辛、桂枝溫經祛寒,通草通血脈,草棗益氣,合為養血溫通經脈之方,臨床用之以治下肢寒凝厥冷痹痛,往往收效。

行滯止痛:細辛香竄,具有行滯散結止痛之功,經絡臟腑無處不到,故胸腹疼痛亦可用之。如脅腹疼痛,陽鬱發熱,脈弦緊者,為陰寒聚著所致,仲景以溫寒之法,立大黃附子湯,以大黃之通下,配附子之辛熱祛寒,細辛去痛,組成溫下行滯止痛之劑。另如烏梅丸,在寒熱並用中,復加細辛,而起行滯止痛的作用。

溫肺化飲:風寒閉肺,痰飲咳逆,常用細辛與五味子、幹姜等同用,如小青龍湯、射幹麻黃湯、苓甘五味姜辛湯等。痰飲為水所化,水為少陰所主。

清代名醫唐容川曰:“少陰為寒水之臟,寒則水氣上泛,細辛散少陰之寒,故能逐水飲。”寒痰咳逆,則細辛辛開溫化痰飲,五味子之酸以斂肺降氣,以成開闔相濟之妙。

行陽化水:細辛溫腎,有行陽化氣行水之功。如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治療心下堅大如盤,水飲所作。本病陽虛陰凝,水飲積于胃脘。尤在涇注:此證水停氣結,“不直攻其氣,而以辛溫藥,行陽化氣,視後人襲用枳樸香砂者,工拙懸殊矣。雲當汗出如蟲行皮中者,蓋欲使既結之陽,復行周身而愈也。”

唐容川説:“用細辛以達水中之陽,用附子以助水中之陽……陽出則陰消,而寒飲之水自化。”即説明細辛行陽化水之功。

劑量特點

《傷寒論》中細辛用量最重者烏梅丸6兩,最輕者真武湯用1兩,一般用2~3兩。觀其凡用細辛于湯劑者,在1~3兩之間,約相當於今之3~10克。

而用於丸劑者,則用量遠較湯劑為輕。如烏梅丸共10味藥,總量可達258克,其中細辛18克,佔總量7%。其服法,“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十丸,三服,稍加至二十丸。”則每服烏梅丸所含細辛量甚少。赤丸由4味藥組成,總量11兩,約合今之33克,細辛佔1/10強,約4克,其丸如麻子大,每服3丸,則每服赤丸所含細辛量亦甚少。

後世發揮

後世對於細辛的運用,在仲景基礎上多有發展。或取其辛散風寒,或取其香竄去滯止痛,或取其辛潤祛痰,或取其溫陽行氣治水液諸病,未可盡述。

至於其用量,宋唐以前亦承仲景法。丸散不及數分,湯劑可用2~3兩(約6~10克)。如孫思邈治肝氣不足,兩脅下滿,筋急不得太息等症,用補肝湯。其方甘草、桂心、山茱萸各1兩,細辛、桃仁、柏仁、茯苓、防風各2兩,大棗24枚煎服。(《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一·肝臟》)

其他凡用細辛之湯方者,用量與相組方之藥無甚懸殊,多在2~3兩。又如“治胸痹達背痛短氣”之細辛散方,用細辛、甘草、桂心、茯苓各2兩,枳實、生薑、白術、瓜蔞實、幹地黃各3兩,為末酒服方寸匕(《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臟》),其散劑每服含細辛量亦甚少。

至宋代陳承明確指出細辛“若單用末,不可過1錢,多則氣悶塞不通者死,雖死無傷。近年開平獄中嘗治此,不可不記。非本有毒,但不識多寡耳。”(《本草綱目》卷十三)

陳承係元祐年間名醫,為將仕郎,曾參與校正《和劑局方》,其所記之事可信,而影響亦較深遠,以後多遵其説。

然而,明代張隱蒼則非之,謂細辛“乃辛香之藥,豈能閉氣?上品無毒之藥,善詳察而遵信之,伊黃之門終身不能人矣”。(《本草經讀》卷一)

張氏不分湯劑丸散,混而抨擊陳説,實屬欠當矣。不過細辛入湯劑配伍之用量,原不拘服不過錢之説,觀仲景用法可知。

筆者于臨床治療內傷病時,即遵仲景用法用量;而治腰腿痹痛,于方中配用細辛,每在6~20克之間,並無大弊。當然過大劑量使用細辛應慎重。

□ 胡本先 陜西嵐皋縣中醫醫院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