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德馨
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3-28 內容來源: 中國網
學術
發展氣血學説 首倡“衡法”
他認為氣血是臨床辨證的基礎,提出“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學術觀點,他首倡中醫治病“八法”之外的“衡法”,揭示人體衰老的奧秘,為疑難雜症和老年病診治開拓了新途徑
“你要超過我,才能真正算我的繼承人”,父親曾這樣教誨他,他做到了。在氣血學説的深入研究中,顏德馨可謂是當代攀高登頂、收穫頗豐的探索者。
他提出了“氣為百病之長,血為百病之胎”,“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學術觀點及調氣活血為主的“衡法”治則,在中醫治則學研究中,開闢了新的天地,這一法則在上世紀80年代還應用於“瘀血與衰老”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儘管從小崇拜父親的成就,但顏德馨逐漸發現父親的健脾學説仍不盡完美,顏德馨發覺諸多雜症並非源於脾胃而是源於瘀血。
臨床中,他積極運用活血化瘀法治療各種內外科疾病,並進行了多年潛心研究。他總結,中醫“辨證八綱”中雖然沒有氣血二字,但氣血內容貫穿于八綱之中,故可認為氣血病變是臨床辨證的基礎,也是疑難病證的辨證基礎。氣為百病之長,血為百病之胎,瘀血是氣血不和的重要因素。而活血化瘀能夠疏通氣血,調整陰陽,平衡氣血,其作用超越了前人“通行血脈,消除瘀血”的含義。
他研究發現,中醫治病講究“陰平陽秘”,根據病人的陰陽消長的過程立方用藥,有“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但在臨床上又確實存在著局限性。他通過臨床總結和實踐驗證,提出了人體的健康與長壽在於“調其氣血,令其條達而致和平的”衡法論。所謂衡法,具有平衡和權衡的意義。衡法的組成,以活血化瘀藥為主,配以行氣、益氣的藥組合而成,能夠調暢氣血,平衡陰陽,發揮扶正祛邪、固本清源的作用,適用於陰陽表裏寒熱虛實等多種疾病。
顏德馨的衡法分為升降氣機法、降氣平逆法、補氣升陽法、清熱活血法等十余種治則與方法。這些方法對冠心病、白血病、肝硬化等都有療效。
由此出發,顏德馨在隨後的研究中提出,人體衰老的主要機制就在於氣血失調,內環境失衡,而內環境失衡則是由於瘀血的存在。他所明確的以調整氣血法延緩衰老,與過去補腎、健脾等方法抗衰老的理論截然不同。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據此拍攝了科教片《抗衰老——氣血與長壽》,參加了以“生命的科學”為主題的國際科教電影節,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廣泛重視和強烈反響。他研究出的以益氣活血為宗旨的“衡法聖方”系列中成藥,是抗衰老研究的一大成果,服用後可促進機體的氣化作用,降低血液黏度,加快血液的流速,使機體主要內臟器官得到正常的供血,發揮正常的生理作用。
顏德馨強調對血瘀證的診斷當以四診為主,實驗室檢查為輔,並結合病史,從症狀、體徵、病史、實驗室四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和診斷,此即“顏氏血瘀證診斷法”。在治療上則將衡法融匯其中,用於治療各种老年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療效非常顯著。
他主持的課題“瘀血與衰老的關係——衡法II號抗衰老的臨床和實驗研究”,提出了瘀血實邪乃人體衰老之主因的新觀點,榮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相關課題列入國家“973”計劃專項之中。
傳承
惟願中醫學術代代傳
他上書陳情,為中醫事業發展呼籲;他講學授徒,為人才培養傾注心血;他著書立説,為學術傳承添磚加瓦
老驥伏櫪,壯心不已。顏德馨仍飽含激情,堅守著中醫陣地。雖年屆九旬,他每月還要出半天門診。而他多年來,上書陳情,講學授徒,著書立説,為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奔波操勞,對此他常笑言,不知老之至也。
他曾多次與鄧鐵濤、任繼學諸老聯名上書中央領導,就中醫編制、中醫教育等列陳己見。
他曾數次往返于北京與上海之間,爭取到鐵道部的支援,于1980年建成了上海鐵路局中心醫院中醫實驗大樓。
他于1992年發起創辦了在香港註冊的中醫藥研究中心,為滬、臺、港建立了首個中醫藥學術聯盟。他收台灣中醫師邱維昌為學生,成為海峽兩岸第一對中醫師徒。
他還多次應邀出國講學,被美國及港澳臺機構聘請為特約研究員和學術顧問。
他在1999年2月行醫60週年之際,捐資20余萬元,設立“顏德馨中醫藥人才獎勵基金”,此後又追加資金,2005年擴展為“上海顏德馨中醫藥基金會”,致力於鼓勵青年中醫藥人才脫穎而出。
他倡導舉辦“中醫大師傳承班”,加強學生對中醫經典原著研讀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首次啟動了在綜合性大學中進行中醫教育改革的試點項目。
中醫藥人才的培養關係事業發展根基,對此,他傾注了大量心血,積極帶教進修生、博士生、學術繼承人。他不辭辛勞,登臺講課,勤於查房,隨時講解,理論聯繫實際,循循善誘,他常以先哲墨子“志不堅,智不達”勉勵學生。他還教育學生要多讀經典、早讀經典,尤其是《黃帝內經》;要開放思路、廣泛閱讀。除了熟讀經典著作,還要系統研讀各家學説,廣泛涉獵筆記小説、醫論醫案、醫話藥話等;要多拜老師,學習各流派的經驗。
他曾詼諧地説:“相傳清代名醫葉天士曾拜過十七位老師,而我所拜過的老師怕遠不止十七人了”,“數十年我承先賢之遺風,樂於課徒,循循善誘,以報我師。願我同道能將中醫學術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為了傳承個人臨證心得,他著書立説,多年不輟。其出版的《活血化瘀療法臨床實踐》,並獲雲南省優秀科技圖書三等獎,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根據他的氣血理論,拍攝《抗衰老》科教片,向全世界發行;1992年,他的專著《氣血與長壽》出版,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次年,《中國歷代中醫抗衰老秘要》出版,其間,還先後出版了《顏德馨醫藝薈萃》、《顏德馨先生診治疑難病秘笈》、《中華名中醫治病囊秘·顏德馨卷》、《中國百年百名臨床家叢書·顏德馨卷》、《顏德馨臨床經驗輯要》等,全面反映了其60多年的臨證經驗。
對教學之道,他曾有三句話精彩總結:第一句話是,教學中絕對維護中醫的主題思想;第二句話是:中醫是實踐醫學,“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診多”;第三句話,學中醫必須在思想上掃除民族虛無主義,要堅信中醫具有光明燦爛的前途,中醫將為人類創造最大的財富,中醫工作者在學習、工作中必須嚴謹、勤奮、攀高。(記者 任壯)
顏德馨小傳
1920年,出生於江蘇省丹陽縣城北草巷
1939年,上海中國醫學院畢業
1950年,調入上海鐵路局中心醫院,任中醫科主任
1990年,成為首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1992年,發起創辦了在香港註冊的中醫藥研究中心
1999年,設立顏德馨中醫藥人才獎勵基金,後擴展為上海顏德馨中醫藥基金會
2000年代,發起舉辦中醫大師傳承班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