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秀文
廣西中醫學院主任醫師、教授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3-28 內容來源: 中國網
班秀文,男,壯族,1920年1月出生,廣西中醫學院主任醫師、教授,1940年9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他足跡遍及壯鄉村寨,是現代壯醫藥理的奠基者
◆他常説為醫者既要有割股之心,又須醫道精良,方能拯救難厄
◆他感於壯族婦女辛苦多疾,潛心婦科病的研究,發展創新了中醫婦科學
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班秀文靜靜地坐在簡樸的客廳裏,猶如仰止的青山……
筆者聆聽著班秀文的兒子講述老人曆盡坎坷而又成果豐盈的一生。雖然與老人已無法用語言交流,但他炯炯的眼神和傳奇的人生,呈現出一個豐富多彩、蘊含深邃的斑斕世界。
7個銅板上大學
班秀文,字壯,壯族,1920年1月出生於廣西隆安縣雁江鄉長安村那料屯一個農民家庭。祖父是當地頗有名望的骨傷科醫生,曾用中藥治愈不少跌打損傷、蟲蛇咬傷的村民,深受當地群眾的愛戴。班秀文6歲就常跟祖父上山採藥,在祖父的熏陶下,他幼小的心靈對醫學産生了濃厚的興趣。7歲那年,家庭突遭厄難——祖父和父親患了急性熱病,在1個月內相繼去世。從此家道貧寒,生活維艱,舉家遷往廣西平果縣,他也淪為放牛娃,靠母親賣水維持生計。
苦難的童年鑄就了班秀文堅強的個性,他銘記祖父“勤學刻苦,學醫濟世”的遺訓,一邊放牛,一邊自學。在親戚朋友的接濟和幫助下,他12歲才進入學校讀書,結束了牧童生涯。1937年秋,他以全縣第一名的優秀成績考上廣西省立南寧醫藥研究所(本科)。可是,從家鄉到南寧數百里的路途、上學後的生活來源等等,是那樣遙不可及……
讓班秀文想不到的是,慈祥的母親靠賣水賺的7個銅板實現了他的願望。班秀文就是靠著母親那7個銅板,走爛了5雙草鞋,從家鄉走到了南寧,步入了杏林。
南寧醫藥研究所是一所公費學校,大學3年寒窗,他勤奮學習,寒暑不輟。他把許多中醫經典著作通讀精讀,口誦心記、由淺及深,從博返約、日積月累。他還隨時隨地虛心向老師、同學請教,深得學校教師劉惠寧、劉六橋的喜愛。老師常帶他到自己的診所見習,傳授醫案,使他奠定了堅實的中醫理論和臨床基礎。
仁心仁術濟世民
1940年秋,班秀文畢業分配到淩雲縣平私醫務所當所長兼醫師。當時邊遠山區缺醫少藥,很多疾病無法治療。他經常四處奔走給群眾看病。病人付不起錢,他少收或免受藥費。為減輕病人負擔,他堅持採用針灸和草藥給群眾防病治病,內服外用兼施收到較好的療效。如治乳腺炎常用芭蕉根搗爛外敷,1~2小時即可見效;治食滯泄瀉,用番桃葉嫩苗,其效神速。
班秀文有感於當地壯族婦女忍辱負重、勞作辛苦、飽受婦科疾病的折磨,遂開始注重婦科疾病的研究和診治,曆盡時日、救人無數。由於當局不重視中醫和山區的醫療衛生工作,他的醫術和抱負無法施展,憤然辭職返鄉。其後在平果縣中學醫務室、縣衛生院供職,1946年辭去公職在縣城懸壺開業。他很快就成為當地有名望的醫生,25歲時被選為縣中醫師公會理事長。
1955年,他調到百色地區人民醫院當醫師,負責籌辦中醫科工作,為創建中醫科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和汗水。因工作出色,1957年他奉命調到廣西中醫學院的前身——廣西省南寧中醫學校從事中醫教學、臨床和科研工作。
辛勤耕耘鑄大醫
60多年來,班秀文在教學和醫療一線辛勤耕耘,愛崗敬業。
他熱心中醫教學,先後講授過《中醫診斷學》、《中醫內科學》、《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基礎理論》、《內經》等10多門課程。每講授1門課程,他都認真備課,注意教學方法,理論和臨床案例相結合,深得學生的好評。
他培養的陳慧儂等一批學生已成為全國、廣西名老中醫,18名中醫碩士研究生和3名高級職稱的學術繼承人,均已成為中醫學術界的骨幹力量。李莉是第一批拜師的學術繼承人之一,現在已是全國首屆百名傑出女中醫師、全國首屆中醫藥傳承高徒獎、廣西名中醫。
他積數十年的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擅長治療婦、內、兒科疑難雜病,對中醫經典著作和歷代名家學術思想頗有研究,對中醫婦科造詣尤深。著有《班秀文婦科醫論醫案選》、《婦科奇難病論治》、《班秀文臨床經驗輯要》等學術專著;主編《中醫藥基礎理論》、《婦科講義》、《中醫婦科發展史》等教材;在國內外發表有影響的學術論文70余篇,其中《六經辨證在婦科的應用》受到國內外中醫學者的重視,被日本東洋出版社摘要出版。這些論著內容廣泛,博中有專,集中反映了班氏婦科學術理論和經驗,得到國內行家的讚譽。
責任編輯: 劉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