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衝突與重構

發佈時間:2022-12-12 09:41:47 | 來源:中國網教育 | 作者:申建民 | 責任編輯:

“學會”是學科教學追求的重要目標,是教學品質提升的具體表現。“學會”通常表現為對於特定知識的識記與理解,與已經習得的知識共同形成體現內在邏輯關係的知識體系,能夠在特定情境中運用知識解決問題,並對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原理、方法等進行解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把這個“學會”的過程解釋為認知建構,兒童從最初的懵懂無知到進入大學進行專業學習,就是一個逐步實現認知建構的歷程,而且是一個充滿認知衝突和不斷重構的過程。

認知衝突是學習動力的源泉,教學要重視不斷製造適當的認知衝突。兒童生來從0到1的認知是在具體的情境中發生的,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和興奮,之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學習進階也都發生在不同的具體情境之中,並依託已有的認知作為基礎。現實的情況是:學習情境千差萬別,認知基礎迥然不同,個性差異普遍存在,認知衝突無處不在。作為學習動力之源的認知衝突通常以問題的形式錶現出來,所有的問題又都蘊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這就啟示面向未成年中小學生的教學要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有創意性地製造學生的認知衝突,激發學生們在已有認知和新知學習之間的思維活動。

製造認知衝突的方式可以區分為首尾相連的兩組過程,一是創設情境拋出問題,二是組織展示促進討論。創設情境拋出問題通常在開始一項新的學習之初,由教師提供一個真實性的社會或學術情境,蘊含一個或若干有待解決的問題,讓學生自主調動學習儲備嘗試解決,探究教學法把這個過程叫做“創設情境,點燃激情”。在基本完成問題思考後,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彙報個人思考的成果,接受小組內其他同學的點評,也聽取組內同學的思維分析,不同學生觀點的差異其實是又一次的認知衝突,學生們通常會為一個問題的解答爭論得面紅耳赤。好不容易達成小組內的意見統一,或者是求同存異,小組代表在班級內展示本組討論結果時又會引來新一輪更大更深入的爭論,第三波認知衝突簡直就是“世界大戰”。探究教學法把第二、三次出現的認知衝突叫做“多元互動”,基於相同的問題情境,學生們就有了學習對話共同的基礎,小組討論、班級交流都成為了同一問題情境下認知衝突的迭代升級。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能成為學生認知衝突的終結者,教師的裁判性結論很容易澆滅好不容易點燃起來的思維之火。

認知建構是“學會”“會學”的表現,教學要重視創造促成認知建構的每一個機會。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所有的“學會”都是學生自己認知建構的結果,所有的“會學”都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表現,教師主導的教學要服務於學生主體學習的需要,給學生留足自主建構的空間,還要進一步創造促成認知建構的更多機會。

與教學中的兩組三次認知衝突高潮相對應,學生的認知建構有穿插其中的四次重要機會,一是學習新知之初“創設情境,點燃激情”後的學生自主嘗試調取知識儲備嘗試解決問題,二是小組討論引起的自我質疑和完善,三是班級展示交流引發的理解鞏固和歸謬矯正,四是情境問題學習活動後的遷移應用和拓展學習。

學習新知之初的“創設情境,點燃激情”把學生吸引到具體的問題情境之中,新情境、新問題、新知識與原有認知之間的差異性就會激起學生對於獲取資訊的思維加工,與原有知識保持一致的部分得到強化,與原有認知産生差異的部分則動搖了原有認知,從而進入一個新的辨別真偽、去偽存真、重構認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質疑新情境中蘊含的新知,也會引起對於自我“閱歷”認知的質疑,在質疑中糾結、取捨,最終形成新的認知,探究教學法把這個過程稱為“自主探究”。剛剛建立起來的新知,經過小組討論、班級展示交流後迅速受到衝擊,有一番糾結不斷、艱難取捨,在“兼聽則明”的背景下,學生逐步靠向“合作探究”的結論,完成了接二連三的顛覆與重建,這個過程是驚心動魄的,也是刻骨銘心的,正是因為驚心動魄所以學生沉浸其中才有了深度學習,正是因為刻骨銘心所以學生能對新知學習和學習建構牢牢掌握。完整的情境問題學習結束了,但學生的認知建構還需要繼續,探究教學法強調還需要進一步進行“目標探究”“拓展探究”。對照學習目標的品質描述檢查自我建構的完整性和科學性,反思學習建構的過程提升認知的邏輯性和流暢性。

作者簡介:申建民,河南省濮陽縣第一中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國培專家、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自我教育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指導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教師教育專家、河南省家庭教育講師團高中分團副團長、河南省教師發展評估院研究員、湖北科技學院兼職教授、安陽師範學院兼職教授。編著出版《四步探究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等35部著作,獲得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本文由“田野工作坊”供稿


“田野工作坊秉持“綠色教育,營建生態,涵養生命,科學發展”的理念,以“發展教師,成長學生,成就學校,支援家庭,引領社會”為願景,本著“自覺、自願、自主、自治”的原則,建設學習成長共同體,以團隊的方式實施“學術沙龍,共建共用,內引外聯,抱團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網教育

相關閱讀

 
分享到:
 
中國網教育頻道熱線:010-88824982 商務合作:010-88824915 傳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電子郵箱:edu@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