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申建民:教師的關鍵能力

發佈時間:2022-11-28 13:34:41 | 來源:中國網教育 | 作者:申建民 | 責任編輯:

新時代的中小學教師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之隊的築夢人,教師的築夢能力是未來夢之隊創新發揮作用的重要影響者。教師要具有面對中小學生科學施教、成功築夢的教學力、教育力、領導力、發展力等關鍵能力。

教學力是中小學教師以良好的學科素養引領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開啟研究性學習的重要能力。新時代的教學要引領學生成為兼有學習能力和學術潛力的新時代學生,教師要能夠從宏觀的角度準確理解學科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擁有清晰完整和科學規範的學科知識體系,了解學科學術研究最新動態,理解學科的社會價值,懂得本學科與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人類文明進步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才能更好地站穩自己的教學崗位,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位學生,才能更從容地引領學生走出機械訓練的桎梏、單純應試的泥沼、簡單僵化的學習,才能更自然地引領學生走出單薄的教輔資料,走出單調的教室,走向有內涵的校園學習,走向多彩的社會生活。基於學科、面向社會、引領學生理解學科本質、掌握學科原理、運用學科方法、遷移解決社會真實情境問題的教學力是學生“學會”的源頭活水、“會學”的神來之筆、“樂學”的心動會意。教學力最底線的要求是不能把學生當做知識的容器、考試的機器。

教育力是中小學教師以良好的自身修養引領學生建樹人生理想開啟綜合性實踐的重要能力。新時代的教育要引領學生成為兼有實踐能力和生命活力的新時代學生,教師要能夠從宏大敘事中準確理解自然世界的規律、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人的發展規律和國家宏觀政策,了解其中的基本常識;能夠洞察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領域重大時事變遷、關係格局,了解其中的基本脈絡;能夠把握時代發展的基本趨勢,了解學生對接社會發展的基本路徑;能夠把有關規律、政策、時事的理解融入個人堅定的職業理想、教育信仰、人格修養和修身養性,用深刻的教育理解影響學生的發展規劃,用嚴謹的理性光芒引燃學生的思維之火,用磁性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的學習效倣,用表裏如一的勤勉帶動學生的躬身入局,用細緻入微的關愛感動學生的內心。基於人性、面向未來、引領學生感悟人生和積極利他、領悟社會本質、主動參與社會、奉獻社會的教育力是學生“知之”的源頭活水、“樂之”的馬良神筆、“好之”的自帶動能。教育力最低線的要求是不能把學生當做聽話的奴隸、管制的對象。

領導力是中小學教師以良好的工程學養引領學生配置成長資源開啟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能力。新時代的教育要引領學生成為兼有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傳統精神與現代視野的新時代學生,教師要能夠從古往今來的文明與文化中汲取創新發展的營養,從國際國內的資訊資源中獲取為我所用的價值,能夠充分利用校內校外各種資源和條件,能夠從學生發展的實際出發,聚焦學生成長中具體問題的解決,擁有設計思維,做到教學統籌,有效組織實施,搭建教育目的與教學目標、教學任務與學業發展、社會需要與學生成長的橋梁,建設聯合學習、共同研究、服務學生、服務成長的教學組織。在多元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引領學生視野開闊、開放包容、廣徵博引、為我所用,像科學家那樣思維、像工程師那樣設計、像建築師那樣施工、像軍事家那樣決策、像政治家那樣組織。基於成長、問題導向、引領學生思維靈活、善於綜合配置資源、敢於拼搏、勇於勝利、承受挫敗的領導力是學生“優秀”的源頭活水、“優秀”的充足理由、“卓越”的不二法門。領導力最低線的要求是不能框架學生思維、否定學生創新。

發展力是中小學教師以良好的學習素養引領自我堅持開放包容開啟研究性工作的重要能力。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教師的創新是學生創新的啟示之源,教師的學習狀態與學習能力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能力提升的高度,教師的學術氣質影響著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式和發展樣態。教師應該成為一名持續學習著的學者,學習理論更形成自己的對教育教學問題的思考與表達,形成自己的系統教育教學主張;學習名師名家名校的經驗更積累並提煉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學習鮮活的社會更讓自己成為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學習充滿生命活力的學生讓自己成為點燃學生生命激情的一團火。教師應該成為一名持續研究問題的研究者,研究學生的認知問題,形成簡潔有效指導學生更好認知的理念與策略系統;研究學生的行為問題,建設有效影響學生更好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氛圍與文化系統;研究學生的思想問題,形成理念上下貫通、路徑四通八達、方法左右逢源的觀念和操作形態;研究學生所有的不確定性問題,在調查中發現,在發現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優化,在優化中提升。基於發展、面對問題、成果導向、引領自我不斷從優秀走向傑出、從傑出走向卓越的發展力是教學創新的源頭活水、教育創新的神來之筆,是學生發展的幸運,是教師本人的幸福。

(作者申建民,係河南濮陽縣第一中學校長

文章來源:中國網教育

相關閱讀

 
分享到:
 
中國網教育頻道熱線:010-88824982 商務合作:010-88824915 傳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電子郵箱:edu@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