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教科院曹培傑:推動教育向“無邊界”突破

發佈時間:2022-10-13 15:32:59 | 來源:中國教育報 | 作者:曹培傑 | 責任編輯:

圖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實驗室副主任曹培傑


當前,5G、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正在突破校園和教室的邊界,重組教學流程,重塑課堂形態,推動“大規模標準化教育”轉向“大規模個性化學習”。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實驗室副主任曹培傑認為:“實際上,人工智慧技術本身並不能帶來教育變革,必須結合先進的教育理念、靈活的教學方式以及開放的辦學格局,才能實現教育創新。”


AI賦能精準學習


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教育應用,實現了把握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AI+課堂”在學生數字畫像和學科知識圖譜的支援下,制定個性化的資源推送方案,實現“尊重差異、發現差異、利用差異、發展個性”的精準學習。


一是學情分析,利用人工智慧對多模態的學習行為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幫助教師準確把握學生個體的認知特徵和班級群體的共性問題。


二是學習資源自動推送,通過建設大規模、細粒度的數字資源庫,對知識內容進行特徵標記,建立學科知識圖譜,制定個性化的推送方案,實現學習者和學習資源的雙向匹配。


三是學習關係的精準匹配。真正的個性化學習不僅是學習路徑的定制化,而且是學習關係的精準匹配。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通過分析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呈現出來的非認知特徵,包括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投入程度等,幫助教師真正讀懂學生,匹配適合的學伴和導師,更好地滿足他們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AI賦能跨界學習


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為實現“停課不停學”提供了關鍵支撐,但不得不承認,目前的線上教學更像是複製出來的“網路教室”,以班級為基本單元、以統一講授為主要方式、以分科課程為內容載體,學生通過線上觀看教師講課來學習知識。


然而,“AI+課堂”不同於班級集中授課,任務驅動、自主學習和社會化參與是關鍵。未來課堂將打破班級、年級、學科的界限,開展跨班級共用教師、跨學校選修課程、跨區域協同教學等實踐創新,探索形成一種全新的教學組織形態。比如,學校可以將生活中的真實問題轉化為學習任務,組織教師開展跨學科的課程設計,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和社會資源,引導學生開展主題探究,全方位理解知識背後的原理,從而實現深度學習。


AI賦能無邊界學習


“AI+課堂”不僅把線下教學延伸到了線上場景,還將推動學習從教室場景、學校場景走向社會場景。學生的學習場所隨著課程的不同,既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社區、科技館和企業,甚至可以去不同城市遊學,任何可以實現高品質學習的地方都是“學校”。比如,美國的THINK Global School的總部位於紐約,但學生上課並不在這裡。學生在三年高中期間要前往12個國家,可以在斯德哥爾摩研究一艘沉船的物理科學,也可以在北京馬連道茶城學習普通話,甚至在雪梨與當地作家一起討論當代文學。通過這種沉浸式、體驗式、混合式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獲得國際理解能力,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人才。


實際上,人工智慧技術本身並不能帶來教育變革,必須結合先進的教育理念、靈活的教學方式以及開放的辦學格局,才能實現教育創新。“AI+課堂”要用網際網路思維改造教育,拆除學校與外部社會之間的“墻”,推動學校教育從三尺講臺到無邊界學習的突破。


一是利用可穿戴設備和交互技術,把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資源引入課堂,調動全社會參與教育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教室裏就能和各行各業的專家進行互動,包括與科學家聯合開展實驗、與工程師共同研發項目、與藝術家合作完成作品等,最大限度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二是利用網路學習空間拓展教育邊界,推動線上線下教學有效銜接,開發體系化的數字教育資源,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獲取所需的資訊,實現無處不在的無邊界學習。


三是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更多采用體驗、創造、探究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把知識學習與創意製作、研學旅行、社會實踐等結合起來,把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融為一體,讓全世界都變成學生成長的大課堂。


(作者曹培傑,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學校實驗室副主任,來源:《中國教育報》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報

相關閱讀

 
分享到:
 
中國網教育頻道熱線:010-88824982 商務合作:010-88824915 傳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電子郵箱:edu@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