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全生長週期教育:在中西理念交匯點上開闢教育新篇章

發佈時間:2021-01-05 13:53:47 | 來源:中國網教育-中小學 | 作者:​葉延武 | 責任編輯:

誰也不會想到,在2020年,一片小小的口罩會成為全球社會生活的主角。口罩雖然擋住了我們的臉龐,但擋不住我們探尋的目光、思考的腳步與創造的熱情。生命的活力、生長的動力像阿拉丁神燈的精靈一樣,可以衝破任何艱難險阻,最終收穫意想不到的奇跡。

孩子本身便是一個個鮮活、獨特的生命,其教育發生更是離不開生命、生長之本來。“從搖籃到墳墓”,這是生命週期的通俗釋義。對於個體生命,正如美國發展心理學家愛利克•埃裏克森提出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所述,人的生長是按階段依次進行的,人的生命週期可以劃分為八個階段,即4個童年階段,1個青春期階段及3個成年階段。這八個階段特徵明顯,逐級作用,首尾相應,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命週期。 

教育是一項以人為核心的偉大事業,是一次人之為人的修行之旅。她要使少年兒童身心舒展、免於恐懼,個性豐富多彩,人格日臻完善,進而發現生命的意義;要使之成為一個人、一個家庭社會的成員、一個有創造性的理想家,從而承擔各種不同的責任,為改變世界作出貢獻。從教者不僅要關注某一階段、某一學段課程的傳道授業,更要視野廣闊,放眼關注人的全生命週期的生長。全生長週期教育以西方生命週期理論的豐富內涵為概念基礎,表達中西教育對生命生長的共同追求;以中西先進教育理念的融合會通為內在引領,彰顯出世界兒女對全球價值的共通取向。

全生長週期教育是尊重生命規律,促進天性發展的自然教育。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複雜的生命體,什麼時候走路,什麼時候説話,都有著自然的規律與自我的本性。中國的道家追求天道自然,教育也要回歸自然,復歸人的自然本性。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指出,教育應適應自然的法則和規律,應適應人的自然本性和年齡特徵。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則開拓了以研究個體生長髮展與教育的相互關係為主題的研究領域,促進了近現代教育思想的變革。 

首先,要尊重生命時間的規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各種能力與意識的發展都直接與時間息息相關。七個月的孩子會坐,八個月的孩子會爬,六歲以後的孩子更適合跳繩……這些都是孩子生長的規律,若罔顧常理,急於求成,揠苗助長,則反倒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傷害。《道德經》有言:“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其中“動善時”就是指自然要遵循時間的規律,教育也應如是。

其次,要尊重生命個體的規律。在遺傳基因的決定作用下,受生活環境等因素影響,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即使是同卵雙胞胎也會因時間差異而有不同之處。所以,要尊重孩子的個性特點,發掘孩子的特長優勢,樹立孩子的自我信任;重視孩子發展的多樣性,幫助孩子學會在諸多自由的個性中謹慎的選擇,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第三,要尊重生命“活”的規律。孩子是有生命力的“活系統”,就像自然界的活水、動物、草木一樣,具有自我凈化、療愈、調整、再生的能力。活的生命最需要的不是機械、強制的灌溉、修飾、搬動,而是要給予更多的耐心、空間與等待。外部施加的壓力越小,對應産生的反作用力就越小,內部的智慧就越容易被激發出來。全生長週期教育是貫穿生命週期,強調動態連續的生長教育。唐代文學家、思想家柳宗元以養樹喻育人,其訣竅在於“順木之天,以致其性。”意即順應樹木或人生長的天性。美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杜威這樣説道:“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的過程是一個繼續不斷的生長過程,在生長的每個階段,都以增加生長的能力為其目的。”那麼,好的教育就是持續的生長,就是延續的生活,就是貫穿生命週期的生長性教育。 

時間持續是全生長週期教育的基本前提。這與法國保羅•朗格朗提出的終身教育一脈相承。生長是自然的過程,是連續的過程,前一階段的生長為後一階段作出準備與鋪墊,也會在過程中累積性體現。全生長週期教育應符合生命生長的規律,保持生命各個階段教育的連續性,嚴防教育中斷帶來更多的危機,充分彰顯“生長”價值體系的時間意涵。 

生活延續是全生長週期教育的根本指向。生長是生活的特點,生活是生長的場域。教育一旦與生活脫離關係,孩子就如同缺失土壤的樹木,無法紮根生長。通過延續的生活教育,提供多元化的體驗場景,讓孩子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最終,滿足孩子天性中自我照顧、自我發展的生活需求,幫助他們成為自我驅動、有自主意識的人。

空間連續是全生長週期教育的有效保障。目前,教育發生的空間場景大多是獨立的、割裂的。在學校時,我們能明顯感知到教育氛圍,而走出校門,回到社區、家中,便只能感受到濃濃的生活氣息,教育元素的滲透少之又少。全生長週期教育則倡導教育的空間連續,包括校園、家庭、社區的教育生態一體化,線上與線下空間的適時融合互動。

一、豐盈家庭初始地,夯實全生長週期教育之根基

家庭教育生態的良性迴圈是全生長週期教育實踐的基礎工程。家庭是每一個孩子生命開始的地方,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從蹣跚學步到步伐矯健,孩子嬰兒期、兒童期的絕大部分時光都在家庭中度過。在這一階段,孩子接受了怎樣的教育,便決定了其生長的方向、寬度與高度。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言:“在所有的問題兒童身上,都可以找到他們家庭的原因。家庭教育才是我們整個教育鏈的基礎的基礎,關鍵的關鍵。”

浸潤文化氣息、融合藝術元素、預留成長空間的家庭環境設計是家庭教育生態構建的關鍵。充滿藝術感的壁紙帶給孩子最初的審美啟蒙與創意刺激;清新夢幻的色彩勾勒出奇思妙想的童話世界,激發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飽含創意性的空間構造給孩子無限玩耍、攀爬、躲藏、嬉戲的趣味空間;基於孩子身體尺度和情感認知的功能設計給予孩子舒適自然的成長體驗。 

全週期關懷、獨立性引導、生活化探究是家庭教育生態構建的三大引擎。家庭教育的目標並不在於讓孩子學會多少科學知識,成績提升多少名次,那是學校教育的主要職責。家庭教育的核心在於讓孩子在每一個生長階段都感受到關懷與信任,從而始終有一顆自信、愛人之心;在於讓孩子逐漸養成獨立自主的能動意識,從而能自覺承擔、主動應變;在於讓孩子燃起生活探究的熱血激情,從而能設想未來、試錯創新。

二、堅守學校主陣地,供給全生長週期教育之養分

學校教育生態的用心澆灌是全生長週期教育實踐的中堅力量。英語詞彙中的school(學校),源自希臘文skholee,意為“自由保障之地”。自由是人生來俱有的,是人生命的最高目的,是個人或集體保持創造性活力的先決條件。自由與教育的關係極為密切。校園是孩子自由生長的沃土,學校教育是孩子一生所受教育最重要組成部分。孩子在學校裏接受計劃性的指導,系統性地學習文化知識、社會規範、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念。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學校教育決定著孩子社會化的走向與水準,是生命個體社會化的重要基地。  

厚植中華底蘊、融薈國際理念、多元文化碰撞的校園環境是學校教育生態構建的重點。充分吸收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在校址選擇和校園環境的創設上,借鑒維多裏諾“快樂之家”、巴德利貝達爾斯學校、利茨鄉村教育之家等成功案例,營造自然化的學校環境。同時將體現東方氣質的園林小品、名人雕塑畫像、雅致國風命名、古老圖騰噴畫等中國元素浸染其中,內化為貫穿孩子一生的文化自覺。

立足階段變化、尊重個體特徵、彰顯生命活力是學校教育生態和諧的基本要義。我們的學校教育橫跨學齡期、青春期、成年期等多個生命階段,教育的對象呈現出鮮明的階段變化與個體特徵。學校教育生態的穩固與和諧要適應孩子階段成長,IB等國際課程理念與內容的分段設計提供了很好的示範。包容廣大學子的個性愛好,創立多種多樣的社團組織;激發孩子的蓬勃活力,定期開展校內“戲曲角”“環保馬拉松”“企業家模擬挑戰賽”等活動。

三、深耕社區泛領地,澆灌全生長週期教育之沃土

社區教育生態的不斷構建是全生長週期教育實踐的突破領域。“社區”一詞源於拉丁語,德國社會學家滕尼斯最早將其作為一個專有名詞使用。幾經演變,“社區”的含義指向聚集在一定地域中人群的生活共同體。人的生長離不開社區,人們在社區生活、物質環境提高的同時,普遍要求提高精神生活品質及社區文明建設。於是,以社區為載體而開展的教育活動,即“社區教育”應運而生,成為改革開放後地位漸重的教育形態。

優質資源集聚、教育細節滲透、360°教育服務的生長社區是社區教育生態的願景和目標。在社區空間設計上,細節滲透教育元素。如樓盤戶型設計充分滿足家庭教育空間要求,留有親子房、學習房、娛樂區給予生命成長的新天地。公區設計探索打造教育元素文化長廊,架空層、電梯前通道、樓層大堂等處設計為文化氣息十足的閱覽室、博物館、展覽區。園林設計完美契合生命教育不變追求,種植課程教材提及的花草樹木,預留種植區滿足兒童植樹夢想。康體設施則融匯素質教育多樣需求,兒童樂園、健身房、生態跑道等一應俱全,結合中高考體育考試要求,實現社區康體與學校體育的無縫銜接。 

在軟性産品上,提供360°無憂教育呵護,如形成以學歷教育、職業教育、素養教育、老年教育、家長教育、國際教育等為主的教育産品體系,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提供教育服務。設置業主專屬教育檔案、獎學金,激勵社區教育發展。開設4:30學堂,延請教育專家講座,免去家長萬千煩惱,讓家長省心放心安心。打造社區興趣社團、競賽平臺,讓各個階段的生命在社區教育生態中盡情展示風采。

四、融創課程新體系,培育全生長週期教育之大樹

家校共育、社區協同的生態體系是全生長週期教育實踐的外生環境,而尊重規律、凸顯自由、關注生長的課程體系則是全生長週期教育實施的內生支點。

課程願景:喚醒靈魂 

確立科學的課程願景對於實踐全生長週期教育,幫助孩子自由生長有著重要的意義。作為教育理想、教育價值追求在課程上的意願表達與具體體現,課程願景飽含對現實問題的關注與對未來前景的期待、探究與描繪。全生長週期教育的課程願景應充分彰顯課程與生命、國家、社會、文化間的動態關係,把課程真正建基在對個體生長週期的洞察、國家的發展壯大、社會的和諧進步、文化的領悟傳承之上。全生長週期教育的課程生命願景就是要讓學生在課程中感知到自己是一個獨特的生命體,從而在課程知識開發、課程實施評價時將人的生命、生活、生長置於不可撼動的主體地位。國家願景就是將家國情懷與全球意識有機整合注入課程之中,從而形成對民族、對國家的深刻認同。社會願景就是要承擔起促進社會週期性變革,匡扶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的重大使命,從而滋養出有知識、有道德、有擔當的合格公民。文化願景就是要關注本民族優秀文化的繼承發揚,世界各族文明的吸收並納,從而建立起文化自信,與各形態文化平等對話、交流。 

全生長週期教育課程的內容體系應緊緊圍繞著生命的生長脈絡與階段特徵而展開。據此,可以將其劃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為貫穿整個生長週期的浸潤式課程,譬如系統規劃的生命課程,豐富充實的生活課程,自然無聲的環境課程。

浸潤課程:連通根脈 

生命的新陳代謝不是簡單的同質運動,而是有階段特徵的週期性運動。一旦瀕臨週期終點,一個獨立運轉、自我迴圈的系統便開始解體,這便是死亡。生命教育作為一種理念,萌芽于20世紀60年代的西方國家,現正被全球越來越多的學校所認可。課程化是生命教育實踐的有效路徑。總結彙編專門課程,納入德育體系;學科滲透單元課程,開展主題整合探究;策劃活動課程,通過講故事、演戲劇等形式展開教學等都是可行的方式。這樣,才能喚醒熱愛生命的情感,引導處於不同階段的孩子敬畏、熱愛、感恩生命,並始終以坦然開闊的胸襟面對死亡,讓生命無所畏懼、激情澎湃地自然生長。

生活是指生命個體為了生存發展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它貫穿了整個生命週期,滲透到方方面面之中。生活課程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既有生活的痕跡,又有課程的屬性。生活課程基於日常的生活事件,設計出完整的學習路徑,從行為操作入手,轉向科學知識的傳遞,後上升為哲學文化的高度。它把每一個人都置身於平實的生活環境之中,從當下經驗切入,在自然的對話中完成學習學習交流。譬如,以“做包子”這一生活事件,建構生活課程形態,帶領孩子動手實踐,傳遞發酵科學原理,引導孩子思考探究,教會孩子耐心等待等。 

環境作為一門俯拾皆是、隨處可見的軟性課程,對於教育的影響是悄無聲息卻又持久深遠的。小房間鏈著大世界,小操場鏈著大健康,小花草鏈著大自然。環境教育的關鍵不在於為孩子創造了多麼豪華、多麼享受的條件;而在於孩子能與環境産生什麼樣的連結,讓孩子對環境、對自然投以持續好奇的目光,感受環境與自我的關係。家庭、校園、社區等空間內每一處細節的設計,每一個元素的應用都將匯聚成一門活靈活現的環境課程。

全生長週期教育課程內容體系的第二個層次為符合生長週期特徵,滿足階段最大需求的階段化課程。譬如適用於嬰兒、兒童期、學齡初期的早教、幼兒課程,中小學為高考、留學做準備的升學課程,成年階段為社會工作做鋪墊的社會課程等。 

早教課程:呵護幼苗 

研究表明,早期大腦發育影響兒童大腦神經回路的重塑和各器官生物學功能的完善。孕期開始胎兒的神經元開始發育,2至3歲是神經元連結形成網格化的關鍵時期。在嬰幼兒期(0—6歲)進行良好的行為干預對開發兒童智力,減輕及補償腦功能損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腦發育與智力開發是嬰幼兒期的教育需求重點。此階段,要在充分了解嬰幼兒期日常行為與精細動作的基礎上,結合體能、語言、認知發展變化情況,開發出以概念驅動的探究為核心的幼早教課程,讓孩子思考的種子慢慢發芽,打開孩子內在生長的動力。譬如,針對6到36個月的孩子開設“大自然的親子瑜伽”“野餐盒”“昆蟲記”等綜合課程,用最貼近自然和生活的方式與孩子進行親密的溝通,引導孩子熱愛自然,享受閱讀,親近家庭,學會分享。開設“行走的星星”“奇妙的空間”“奇幻森林”等AR全息課,用科學技術模擬倣真後再疊加到現實世界,給孩子身臨其境的感官刺激,培養孩子的科技探索欲和想像思考力。針對2歲以上的幼兒開設“時空軌道”“影子劇場”等實驗室課程,培養孩子認知世界、模倣反應、邏輯思考、動作協調、集體協作的能力。開設“蔬菜花園”“肥皂雲”“森林狂想曲”等創意美學與音樂課程,培育孩子的節奏感與音樂鑒賞力,滋養孩子的創造力、表達力與審美力等。 

升學課程:繁茂枝葉

無論我們對升學考試秉持著怎麼樣的看法,毋庸置疑,升學是絕大部分人的生命過程中不得不經歷的一段旅程。一方面,這一階段是全生長週期中最有活力、最善學習的時期,內容明確、考點清晰的升學課程為生命後期生長提供了系統的科學知識層面的養分;另一方面,這一階段是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漸趨形成與逐步穩定的關鍵節點,關乎著生命未來生長的縱深與方向。因此,不論是高考為導向還是留學為目標的升學課程都需要豐實與融創。 

對於高考為目標的國家課程,應在體現國家意志、執行國家認同的根本前提下,跨越國別、文化的邊界,借鑒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挖掘課程蘊藏的共同價值,把全球治理、世界責任、民主平等、法治科學、誠信勇敢等國際意識培育與考試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對於留學為導向的國際課程,則應在包容文化差異、融通人類價值的意識引領下,走出制度、階級的局限,融合國內優秀的文化基因與教學資源,根植華夏民族的千年精髓,把以家國情懷、忠孝觀念、抗爭精神、通變意識、天人境界為核心的中國靈魂紮根于海外留學生心中。

社會課程:豐碩成果 

成年階段在我們的整個生命歷程中佔據了最大的時間比例,但同時也是教育逐漸缺失甚至是退出舞臺的一個時期。從考上大學開始,孩子們便遠離父母、奔赴遠方,一方面空間距離讓家庭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上大學了也就放心了”的片面認知讓家庭教育的力度與頻次大幅降低。學校教育也會隨著本碩博的畢業而結束。而之後的五六十年,普遍認知上是一個可以坐享前二十或三十年教育成果的階段,是一個大可不必再主動受教育的階段,是一個憑著故有經驗便可以教育他人的階段。全生長週期教育強調,個體生命週期的每一個階段都要有教育,都要有針對性、個性化的教育。就業、戀愛、婚姻、理財、養生、娛樂、育兒等,這些都是成年階段的現實需求與關注痛點,每一項背後都有著龐雜的知識體系,都需要持續的學習養成。 

儘管在本碩博階段,會開設門類眾多的專業課程、選修課程為工作做基礎技能的準備,也會有形形色色的社團組織豐富課外生活,模擬工作場景。但大多並未將成年人如何處理人際矛盾,把握溝通藝術,化解工作壓力,經營戀愛婚姻,堅持健康生活,妥善教育孩子等現實需求納入常設的課程體系。於是,某某大學高材生投毒室友,某某公司員工面試時慘遭殺害,某某城市男青年不負重壓跳水輕生等一系列的家庭問題、社會問題都在成年階段顯現。

有人會説,這些現象都是小概率事件,不過是個人遭遇不幸與心理素質不強罷了。反思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個人更好、更幸福的生活,並且能將這些幸福帶給他人,帶給社會。某種程度來説,這些悲痛的案例不正是折射出教育的缺失與中斷嗎?因此,構建起完整的成年階段課程體系對於全生長週期教育的實踐至關重要。以學校、公司、家庭、社區的空間連續實現成年各個階段教育的時間持續。在大學校園裏開設溝通、談判、理財、戀愛、婚姻等主題相關的必選課程;在公司中將壓力管理、情緒管理、危機管理等納入年度必培課程;在家庭中將理財、養生、育兒、遊戲等作為家庭成員必修課程;在社區中開設社會責任、治理與服務等公益課程。 

全新的一年必將迎來全新的生活氣象,嶄新的理念必將開啟嶄新的教育時代。2020年,一連串的“疫情並發癥”短時期內讓全球籠罩在典型的VUCA環境之下,充滿了易變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複雜性(complexity)與模糊性(ambiguity)。而我們的教育在深陷過至暗恐懼的“烏卡”開端,經歷過一團亂麻的“霧卡”階段後,迎來了潛心問道的“悟卡”時期。全生長週期教育正是一顆晶瑩剔透、芳香動人的“悟卡”之果,成為打破疫情後教育僵局,解決疫情後教育問題的自然之種。她將為每一個生命體提供自然和諧、自由舒展、自在愜意的生態環境,讓其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生長的每一處空間、生活的每一處細節都能感知生命,感受教育,感悟生長,從而走向一片艷陽的“無卡”時代。 

(作者係深圳大學教育碩士生導師葉延武)

 

文章來源:中國網教育-中小學

相關閱讀

 
分享到:
 
中國網教育頻道熱線:010-88824982 商務合作:010-88824915 傳真:010-88824989 合作QQ:3090653241 電子郵箱:edu@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