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紀廣存:“大忙人”的文字宇宙
已屆耄耋之年的紀廣存被稱為不拿工資的工作骨幹、得力的參謀助手、無私奉獻的“大忙人”。從2001年開始,他的退休生活除了樂享晚年、閒怡弄孫的天倫之樂,便是沉浸在文字的海洋。
紀廣存1933年出生,1956年入伍,1991年退休,現為東城區安貞軍休所軍休幹部。曾任北空後勤部政治部副主任的他,一定不會想到,自己的退休生活會如此繁忙並且充實。
紀廣存喜歡思考,作為一名老黨員,他經常想:入黨是為什麼?退休後幹什麼?能給後代留什麼?於是自覺想幹事、積極找事幹的紀廣存在晚年迎來了一個機遇。
68歲那年,他從搞宣傳寫材料開始,執筆行文,一幹就是20餘年。
他創意主導了評選“軍休之星”、“我和我的祖國”徵文等活動;撰寫研討、總結40多篇;在報刊發稿320多篇、22萬餘字……
紀廣存十分重視理論學習,每天堅持學習一至兩個小時,並聯繫實際、學以致用。
在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學習教育中,他撰寫了《關於老黨員保持先進性的探討》,並在徵文活動中榮獲三等獎;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他撰寫《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努力做合格黨員》等4篇文章,被《東城軍休》刊登;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他建言獻策,發動軍休幹部圍繞“講初心、談使命、保晚節、做奉獻”談認識、講體會,並將發言輯錄成集,通過《東城軍休》推廣;黨的二十大召開後,他撰寫了6篇體會,被軍休所製作成視頻供學習交流……
同時,紀廣存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能。66歲時買來電腦和印表機,從開關機學起,學會了用電腦打字、寫文章。他還積極學習照相技術和智慧手機應用,隨時可以用手機寫稿改稿,提高了工作效率,部分稿子也圖文並茂,生動了起來。
紀廣存把家當作辦公室,不分節假日,哪怕身體抱恙,也“輕傷不下火線”,按時完成寫稿任務,從不拖延誤事。
2019年,86歲高齡的紀廣存擔任“我和我的祖國”徵文活動主編。冒著酷暑對徵文審查遴選,多次打電話找作者協商、充實、修改。一次參加會議返回時,他突然中暑頭暈腹瀉,服藥緩解後又繼續工作,與副主編和編輯合作,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之際,出版《東城軍休“我和我的祖國”徵文集》。
一次,為了徵集軍休幹部的典型事跡,紀廣存來到一位癌症晚期老幹部的病床前,他悉心聆聽、邊談邊寫,記錄了這位老幹部的光榮事跡,及時搶救了這份軍休幹部的史實資料。
多年來,紀廣存撰寫了大量文章,例如《針對軍休幹部特點,紮實細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大力發展軍休文化推動文化養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開創宣傳報道工作新局面》等;撰寫原安貞軍休一所、倉南所、全國先進門診部等20余份經驗材料。
他總結了親情服務的所長王節義、甘為軍休孺子牛的陳文明、被譽為軍休所“110”的甘忠森、把遺體獻給醫學科研事業的趙榮安夫婦、為建設軍休文化奉獻到生命最後一刻的吳艷春、堅持學雷鋒做好事數十載的遊鳳才等30多名先進典型。
紀廣存積極建議,發掘軍休幹部的故事、經驗、體會,這既是寶貴財富,也會激勵軍休幹部發揚優良傳統,珍惜榮譽、愛所建所。“一人一日一時一事”徵文受到軍休幹部的歡迎,其中94篇文稿經過加工整理修改潤色,匯成《歷史瞬間》出版。紀廣存幫助撰寫修改了30多篇徵文。
2007年,紀廣存經過反覆學習,將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社會的和諧引入軍休社區,具體化為自我和諧、家庭和諧、鄰里和諧、軍休和諧、工休和諧、班子和諧、與環境和諧、與社會和諧的“八個和諧”,並制定出標準和落實措施,開展創建活動,推動和諧軍休社區建設。
活動中,他建議開展徵文,並負責整理匯成《和諧讚歌徵文集》出版,在東城軍休唱響和諧讚歌。“和諧文化”成為東城軍休文化品牌,《中國老年報》予以專版報道。
他還建議宣揚老有所為之星、公益之星、和諧之星、健康之星、服務之星等,並將眾星和為“軍休之星”,呈現了“眾星燦爛耀軍休”的生動局面。他對遴選的60篇徵文逐篇斟酌修改,定稿為《軍休之星徵文集》出版。
紀廣存連續多年被評為“宣傳報道先進個人”、“先進軍休幹部”。
這是紀廣存的世界,是屬於他的宇宙,在這裡,一名軍人的信仰和作風,便是引領一切的準則。(北京市退役軍人事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