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陳文勝:“神射手”變身鄉村“頭雁”
“往高鐵站的那條路需要除冰,馬上調一台鏟車過去。”
2月22日,寒風凜冽、漫天雪花。一大早,黃岡市黃州區陳策樓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陳文勝和鎮上的黨員幹部一起,上路鏟冰除雪。
“好在我們準備充分,兩台鏟車發揮了大作用。”陳文勝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説。
不一會兒,他的額頭上已經冒出汗珠。
陳策樓鎮陳策樓村,陳潭秋烈士的故鄉,陳文勝就出生在這裡。
“陳策樓前誰陳策,獨尊山前我獨尊。”
從記事起,陳文勝就對這副對聯稔熟於心,陳潭秋烈士的英雄事跡如同一顆種子在他心裏生根、發芽。
適齡青年報名參軍,是陳策樓村的老傳統。每年,村裏的年輕人都會主動申請。
1986年,陳文勝報名參軍,進入某裝甲部隊擔任射擊手。部隊奔赴內蒙古開展作戰訓練,他和戰友一起,在漫天風沙中歷練,從一名射擊新手逐步成長為彈無虛發的“神射手”,多次受到部隊嘉獎。
1990年,陳文勝退役返鄉,擔任陳策樓村的出納。從部隊“神射手”到村裏“小管家”,陳文勝憑藉在部隊養成的膽大心細、勤學善思、嚴謹自律的作風,在出納崗位上做得有聲有色。1991年,陳文勝被村裏送到財貿學校學習財會知識,學成後他被借調到陳策樓鎮工作。
那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許多青年選擇下海經商,陳文勝也開始嘗試做工程。
“那時候做工程掙錢快,一年能掙十幾萬元,那可是好幾年的工資。”陳文勝回憶,正當他的生意日漸紅火時,村裏的老書記找到府來。
“村裏許多年輕人都出去了,你得做個榜樣,留下來為村裏做事。”老書記的一番話,讓陳文勝的心中起了波瀾。
“從部隊退役後,是村裏培養了我。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退役軍人,于情于理都應該回到村裏工作。”面對家人的不理解,陳文勝思索再三,最終決定返回家鄉。
那時,村裏的企業經營遇到瓶頸,基礎設施建設也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
為了推動基礎設施建設,陳文勝動用親朋好友、生意夥伴的資源,到處籌借資金。最艱難的時候,他帶頭把自家房産抵押到銀行,填補建設資金的缺口。
很快,陳文勝“舍小家顧大家”的做法感動了身邊人,村裏的黨員幹部自發籌集資金,在外發展的企業家也紛紛伸出援手。一招活、全盤活,村辦企業重新運轉起來。
為了發展産業,陳文勝對外招商引資,村裏的3個廠子熱鬧起來,村民務工有了去處,一步步向好發展。
看到附近村子的葡萄種植經濟效益好,陳文勝萌生在村裏發展葡萄園的想法。當時,部分村民怕發展不好虧本,陳文勝帶著村民代表外出考察,最後選定30多畝地進行試種。3年後,葡萄豐收的喜悅讓大家嘗到甜頭,種植面積迅速擴大。
在陳文勝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十多年裏,陳潭秋故居先後經歷了三次大規模的擴建,涉及20多戶村民的房屋徵遷。徵遷工作中,陳文勝團結帶領村“兩委”班子設身處地為民著想,激發村民的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三次徵遷任務都圓滿完成。
2020年,陳策樓村被列入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陳文勝特意請來專業設計團隊,打造了村史館、聚星講堂、澄心園、紅色飄帶路,陳策樓村的紅色旅遊愈發紅火。
在陳文勝的帶領下,陳策樓村先後獲評“湖北省百佳村民委員會”“紅色文化示範村黨組織”“全國紅色美麗鄉村試點村”“湖北省綠色示範鄉村”等。陳文勝被授予2023年度“荊楚楷模·最美退役軍人”稱號。
如今,陳文勝把發展建設陳策樓村的擔子交到了新一任書記手中。他説:“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退役軍人,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未來我會繼續努力,把革命老區建設得越來越好。”(黃岡市退役軍人事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