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趙木生的“闖”與“創”
一日從軍,終生鑄魂。他叫趙木生,廣州市黃埔區退役軍人就業創業聯合會發起人之一。他是踐行責任和擔當的企業家,是服務大眾、回報社會的慈善家,也是一名退役不褪色的老兵。
不怕吃苦,闖出一片新天地
1999年,退役的趙木生來到了改革開放大潮澎湃的廣州。他一邊打工,一邊努力學習考證,後來進入銷售行業,憑著一股不怕輸、不服輸的精神,半年時間拿到幾十萬業績提成。用趙木生自己的話來説:“當過兵的人,認定了目標就要往前衝。”
當時,廣州開發區迎來工業發展黃金期。與其待時,不如乘勢。2005年底,趙木生成立了一家勞務服務公司。歷經18年風雨兼程,他的公司已聚焦主業發展相繼成立了6家子公司,培育了一批中、高級專業和技術資質人才,累計為50多家國內外企業輸送一線員工和管理人員15萬餘人,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機械製造、工程建設、高端物業和人力資源服務的優秀企業。
趙木生的公司先後獲得廣東省守合同重信用單位、全國“人力資源優秀服務單位”等榮譽。個人也相繼當選黃埔區第一屆、第二屆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專門委員會副主任,獲得廣州首屆“最美退役軍人”、全國“無償獻血銀質獎章”、“廣東好人”等榮譽。這些榮譽,是對這位老兵多年來的樂施好善最好的見證和回應。
樂觀剛毅,回饋社會無怨無悔
趙木生的家鄉在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一處海拔1286米的半山腰上,從小嘗遍了因家境窘迫帶來的艱辛。
村裏人或鄰村人要翻山越嶺去縣城,多半從他家門口路過。只要有路人在此歇腳,不管認不認識,母親都會給人家倒杯水喝。1996年,母親突發心臟病,得知了消息的街坊四鄰和不熟識的“過客”紛紛前來幫忙,他們有人提著雞蛋,有人拿出一小沓皺巴巴的人民幣……這件事深深震撼了趙木生,在他心底埋下了一顆向善的種子。
1997年初中畢業後,趙木生選擇了參軍。一次機緣巧合,趙木生參與了第一次獻血,自此以後的26年裏,前後無償獻血10400多毫升。
趙木生自己很節儉,對需要幫助的人卻很慷慨。從體恤村裏的孤寡老人,為家鄉小學捐贈電腦、書包、體育器材,到後來足跡遍佈西藏、青海、陜西、四川、新疆等地,給環衛工捐款捐物,洪災賑濟,趙木生不斷實踐著“做好事”的初衷。2012年,趙木生開始為老家修路。三年後,當新路把全村家家戶戶連在一起時,期盼了幾十年的父老鄉親喜笑顏。
多年來,哪有災害,哪有需求,趙木生總是“聞令而動”,如今已累計捐款捐物近千萬元。他曾38次走訪15個街鎮,看望孤寡老人380多人。疫情期間,他對武漢、鄭州、焦作、廣州等城市捐款捐物,帶領公司黨員和先進分子支援集團所在地的街道進行防疫工作,累計出動12次,組織180余人參與,服務超60萬群眾。
堅韌不拔,創建退役軍人就業大舞臺
在黃埔區友誼路,一座17層的辦公樓顯得有些破舊。“從最初創業到現在,我的公司沒有離開過這裡。”趙木生説。期間不少地方政府、開發區和産業園區給出了很優惠的入駐政策,但這裡不僅是他事業的起點,也有他奮進的汗水和堅韌不拔的足跡。
隨著企業規模變大該如何管理?趙木生除了到學校求學,不斷充實自己的管理能力,還廣納人才,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在他的企業文化中,有這樣一條準則:鼓勵傳幫帶,鼓勵吃苦耐勞,鼓勵奉獻精神,鼓勵主動擔當,鼓勵對外拓展,鼓勵團結協作,鼓勵大局意識,鼓勵學習提升。
趙木生始終沒有忘記退役軍人身份,期間幫助了不少家庭困難的戰友,還在2021年幾位退役軍人共同努力創辦、成立全省首家區級“退役軍人就業創業聯合會”。兩年來,聯合會共發起會員單位56家,承辦了黃埔區2021年返鄉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邀請企業近300家,幫助132名退役軍人完成就業。(廣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