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非遺

西安市的市級非遺項目——六村堡道情

發佈時間:2021-10-21 14:44:42 | 來源: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臻

在未央區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申遺過程中,作為文化館的幹部,我有幸接觸到“六村堡道情”這一鮮為人知古老戲曲曲種。因對演奏者所持樂器比較感興趣,於是對“六村堡道情”做了些了解。

前世

道情是由道教音樂即道歌演變而來的,道教音樂吸收了古代中國宮廷音樂和漢族民間音樂的精華,滲入道教“無為”思想,形成道教音樂的獨特藝術風格,成為漢族傳統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道士作為道教的傳播者,用音樂的演唱形式布道就形成了道情。因此,道情這種曲藝的主題以勸人向善為主,開始主要演唱道教故事的曲子,後來隨著時代發展用漢族民間故事做題材。

六村堡道情就是一種起源於六村堡的道情唱腔,而六村堡坐落在西安市漢長安城遺址內,村裏有一座距今近兩千年的東漢時期的三台庵,據傳六村堡道情與三台庵有密切關係。六村堡道情帶有濃厚的道情音韻,曲子多以忠孝為主,勸人學好、向善,演唱形式與秦腔的豪放大相徑庭,唱腔音樂十分豐富,曲調婉轉纏綿,優美動聽,故此溫婉優雅的六村堡道情又稱為“北方的越劇”。六村堡道情保存了中國道教音樂曲牌,語言純樸自然,通俗易懂,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體現了古長安淳樸的民風、厚重的歷史,被稱為“漢代的活化石”,為人們研究民間宗教文化的發展提供依據。

六村堡道情演奏樂器有漁鼓、簡板、三叉板、笛、三弦、板胡、二胡、碰鈴、梆子等。特別是漁鼓、簡板、三叉板三種獨有樂器相傳為八仙中的張果老手中所持,民間傳説他常背一道情筒,倒騎毛驢,雲遊四方,宣唱道情以勸化世人。

唐玄宗李隆基執政期間奉道教為國教,道情發展迎來鼎盛時期。傳教道士雲遊四方,傳道時皆唱道情,道情的影響和活動範圍達到頂峰。我國大約流傳有二十余類道情藝術,僅陜西就有“關中道情”“商洛道情”“安康道情”“陜北道情”等。六村堡道情屬於 “長安道情 ”脈係,主要是“坐唱”(坐下不動表演),唱腔特點是凡到落音拖腔的地方眾人相和,以增強氣氛,跌宕婉轉,富有表現力,清悠婉麗,優美動聽,細膩有神。在音樂上形成了獨具魅力的“七彎八轉”的長安特色,可以想像在漢、唐盛世的長安(西安)城“六村堡道情的曲調音樂飄蕩在廟宇街巷得宏大氣勢。

今生

道情主要流行于黃河流域,是一種民間小劇種,在較偏遠的地區,由於鄉間生活封閉,傳統道情豐富著人們的業餘文化生活。

在上世紀50年代由西安市文聯米舍之等3人入駐六村堡整理長安道情曲譜、劇本,並組織藝人排練錄音。主要曲譜有《皂龍袍》《觀音》《一點梅》《墨韻粉腔》等。傳統劇目有《三英卷》《二堂拜壽》《賣道袍》《王祥臥冰》等。西北五省民間文藝會演時,由“六村堡道情”藝人毛萬祿、毛永賢、杜福善等代表西安市獻演《二堂拜壽》選段。由於曲調優美,古樸典雅博得聽眾喝彩。

上世紀60年代初,匈牙利音樂協會訪問西安時,“六村堡道情”藝人一行15人在人民大廈三樓外賓接待室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六村堡道情”的演出人員都是亦藝亦農,文化程度不高,不識樂譜,傳承方式主要是口傳心授。由於老藝人的逐漸離世及道情藝術的相對衰落,天長日久,歷經幾代人,老祖先遺留下來的劇目,內容在不斷減少,文理不通、避繁就簡。獨門演奏樂器損壞、年輕人外出打工,無人傳承,對這門藝術的發展有很大的局限性。“六村堡道情”一度面臨失傳的尷尬。2001年在村委會支援下,“六村堡長安道情社”恢復成立,已能演出經過搶救整理後的《王祥臥冰》傳統劇目。

“六村堡長安道情”曾被電影《白鹿原》劇組選中,後因其唱腔婉轉優雅無法展現劇情,終被“華縣老腔”替代,失去一個被世人所熟知的機會,這對“六村堡長安道情”這個“漢代活化石”挖掘發展、延續都是一個損失。

“六村堡長安道情”能夠在長安(西安)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落戶並長期存在,曾一度蓬勃繁榮,是在特定環境中人們對它的一種需求,這種需求是建立在特有的社會、經濟、文化上的要求。經過歷代傳唱,需要不斷注入新的內容,賦予新的內涵,培養新生力量。因此可與西安音樂學院、唐樂宮、陜西廣播樂團等專業院校和文藝團體聯合,如請專業演奏人員學習樂器演奏,在一些演齣劇目裏,加入“六村堡長安道情”的元素,使這門古老的藝術重放異彩。

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兵馬俑、大雁塔、大明宮遺址公園、漢長安城遺址等,每天都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吃肉夾饃、逛大雁塔、看秦腔、品“長安道情”己成為西安一道靚麗風景。

“長安道情”雖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對政府和主管部門來説處理好繼承與發展、改革與創新之間的關係,除給予政策和經濟上支援外,還應加大宣傳力度,借著西部大開髮絲綢之路文化大開發東風,在經營秦腔、民間舞蹈、剪紙等藝術門類的同時,發展“六村堡長安道情”,使這個古老的劇種隨著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才是對它的最好保護方式。